重讀領袖毛主席《沁園春、雪》緬懷感恩伯樂范文瀾先生

重讀領袖毛主席《沁園春、雪》緬懷感恩伯樂范文瀾先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


重讀領袖毛主席《沁園春、雪》緬懷感恩伯樂范文瀾先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


重讀領袖毛主席《沁園春、雪》緬懷感恩伯樂范文瀾先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近在整理重讀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詩詞,今天重溫毛主席的《沁園春、雪》

就用頭條搜索引擎查閱一些資料,結果就查到了下面一段文字,讓我在崇敬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時候不由得對范文瀾先生肅然起敬。下面就把這段文字分享給朋友們。

范文瀾(1893—1969)是著名歷史學家,是一位集歷史學家和古典文學研究家素質於一身的學者。他的文學造詣很高。中共黨員。他20世紀40年代初期在延安所著的《中國通史簡編》,是第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地敘述中國歷史的著作,累計印數達數百萬冊,在當代中國史學界和學術界產生過很大的影響。他1945年冬季離開延安赴晉冀魯豫解放區,1946年4月抵達,不久擔任北方大學校長。同年10月20日,他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沁園春譯文》。筆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知道歷史學家范文瀾所作的這篇白話譯文,更不知道在范文瀾的鼓勵下音樂工作者創作的曲譜。筆者只知道,毛澤東的詠雪詞在1945年11月被傳抄發表以後,生活在國民黨統治區的柳亞子、郭沫若,在延安的黃齊生,晉察冀解放區的鄧拓,山東解放區的陳毅,蘇北解放區的蔣錫金(作家、編輯)等人,或以詩詞唱和,或揮筆為文,衷心讚頌、正面闡釋了毛詞。前幾年,筆者從一本名為《翰墨春秋》的書(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年10月版)中,見到引錄的范文瀾《沁園春譯文》一段文字。此後,筆者到處查找範的這篇譯文的全文,未能如願。直至2001年秋天,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在一位學者家中作客,才得悉了範的這篇譯文發表的具體日期和處所。於是,按此線索,幾經周折,終於從某圖書館塵封的庫房裡,找到了那張刊載范文瀾譯文的報紙。范文瀾(1893—1969)是著名歷史學家,中共黨員。他20世紀40年代初期在延安所著的《中國通史簡編》,是第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地敘述中國歷史的著作,累計印數達數百萬冊,在當代中國史學界和學術界產生過很大的影響。他1945年冬季離開延安赴晉冀魯豫解放區,1946年4月抵達,不久擔任北方大學(北方大學與晉察冀邊區的華北聯大合併,建立了華北大學現在的中國人民大與晉察冀邊區的華北聯大合併,建立了華北大學現在的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同年10月20日,他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沁園春譯文》。在該文中,他把毛澤東的詠雪詞譯成白話文如下:這是北方的風景啊!千里萬里的大地,被冰封住了,大雪飄飄的落著。老遠望去,長城裡邊和外邊,只是一片空曠;黃河高高低低,波浪滾滾的河水,一下子凍結不流了。一條一條的大山,好像白蛇在舞蹈;一塊一塊的高原,好像白象在奔跑。大山高原,都在跳動,要和老天比一比誰高。等到晴天,看鮮紅的太陽照起來,像個美女抹著胭脂,披著白衣,格外的美妙。中國國土這樣的好,引起無數英雄爭著要。可惜那到勝利的皇帝,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武功雖然很大,對文化的貢獻卻嫌少。名震歐亞的成吉思汗,只懂得騎馬射箭打勝仗這些人都過去了,算算誰是真英雄,還得看今朝。

范文瀾在譯文的前面,寫有一段小序,扼要闡明瞭他對毛澤東詠雪詞的認識和評價,並且說明把這首詞譯成白話文的緣由。小序全文如下:這是毛澤東用沁園春調子,詠雪景的一首詞。氣魄的雄健奇偉,辭句的深切精妙,不止是蘇(東坡)辛(稼軒)低頭,定評為詞中第一首,就是三百篇以下各體歌詩中如大雅大明篇,漢高帝的大風歌,魏武帝的短歌行,宋太祖的日出詩,公推為著名雄篇,但與本篇較長短,不免尚有遜色。因為毛主席的氣魄,表現了中國五千年曆史的精華,四萬萬人民的力量,不是創立一個朝代的封建皇帝所能比擬,這才是真正的英雄氣魄。我慫恿周沛然同志製成歌譜,沛然同志細心的製成了,我請他高歌三遍,在響亮的歌聲裡,好像望見了我們光輝的救星,偉大的導師,立在西北第一高峰上,指揮四萬萬人民大軍,對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蔣介石汪精衛之徒,展開大戰鬥,敵人一個一個的倒下去,我身似飛,我喜欲狂。我希望沛然同志提著琴,到處去傳播這首歌,沛然同志要求我把原詞譯成通俗文字,以便廣大群眾容易領會,我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筆不停揮的寫下來。自然,我的學力不可能恰當地傳出原詞的精神,所有錯誤,請允許我慢慢改正。這篇熱情洋溢的小序,首先對毛澤東詠雪詞作了十分精當的評價,指出該詞的顯著特點是:“氣魄的雄健奇偉,辭句的深切精妙”。這14個字,畫龍點睛,鞭辟入裡,高度概括。小序著重對詞作者的氣魄作了馬克思主義的分析,說這種氣魄,“表現了中國五千年曆史的精華,四萬萬人民的力量,不是創立一個朝代的封建皇帝所能比擬的”。這就把詠雪詞所表達的人民性明白無誤地點出來了。正因為這首詞具有先進的思想性以及高超的藝術性,所以,“不止是蘇(東坡)辛(稼軒)低頭,定評為詞中第一首,就是三百篇以下各體歌詩中”的“著名雄篇”,若“與本篇較長短,不免尚有遜色”。范文瀾關於毛澤東詠雪詞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地位的這一判斷,同詩人柳亞子大約一年前對該詞的評論極為相似。歷史學家范文瀾對詠雪詞這種古典形式的文學作品發生濃厚的興趣,並且能夠寫出漂亮的白話譯文和頗具文采的小序,絕不是偶然的。這除了他的政治眼光之外,還在於他是一位集歷史學家和古典文學研究家素質於一身的學者。他的文學造詣很高。他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出版的諸多學術著作中,就有《文心雕龍講疏》、《中國文學史》、《文心雕龍注》等文學理論著作。他在抗日戰爭期間撰著的《中國通史簡編》,一反以往史學教材多用文言文寫作的傳統,採用口語文體,行文造句獨具風格,講究文采,盡洗“八股”的積習,讀來引人入勝。這也是該書暢銷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讀《沁園春譯文》,可以再一次體會到范文瀾先生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與范文瀾文章同時發表的那首曲譜,就是范文瀾文章中提到的周沛然(筆名勞舟)所創作的曲譜。這是毛澤東詩詞的早期曲譜之一。大約從1940年起,一首由王承駿(久鳴)譜曲的《長征》,在敵後抗日根據地開始為人傳唱。周沛然為毛澤東詠雪詞譜寫的歌曲,是繼《長征》之後出現的第二首毛澤東詩詞歌曲。這一曲譜的最大特點是平易流暢,曲調簡樸,節奏平穩、單純,能使廣大群眾容易學唱。儘管現在看來它還有一些不足之處,但是它將毛澤東詠雪詞原作中對祖國河山的讚美和對歷史人物的評點,以及只有人民群眾才能掌握祖國命運的思想,用音樂語言表

達得較為得體。這一歌曲,在我國解放戰爭期間曾流傳於華北各解放區,新中國成立後,被收入國家正規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毛澤東詩詞歌曲選》(春風文藝出版社1959年9月第一版),在更大的範圍內得以傳唱。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首作為歌詞的詠雪詞,與毛澤東的原作對照,有一處不同,即多了一個字(“引起”的“起”字)。什麼原因,不得而知。

下面是用頭條搜索引擎查閱的范文瀾老先生的介紹;

范文瀾(1893年11月15日—1969年7月29日),字芸臺,後改字仲澐(一說字仲潭),浙江紹興人,中國歷史學家。

1913年考入國立北京大學文預科,翌年進文本科國學門,受業於國學名師黃侃、陳漢章和劉師培等人,並常聆聽魯迅講碑帖、金石學,當時曾以繼承乾嘉訓詁考據之學為己任。1917年在北京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曾一度任校長蔡元培的私人秘書。1918年春,赴瀋陽高等師範學校任教;同年夏,往河南汲縣省立中學授課。1922年任天津南開學校國文教員,後兼南開大學教授,講授中國文學史、文論名著和國學要略。1925年,應顧頡剛之約,加入文化團體樸社;在天津出版《文心雕龍講疏》一書,博得梁啟超等人的好評。同年,五卅運動爆發,他參加了天津各界反帝大遊行。此後,開始閱讀宣傳新思潮的書刊,並改寫白話文。翌年秋,在天津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秋,開始在北京大學、師範大學、女子師範大學、中國大學、朝陽大學、女子文理學院、中法大學、輔仁大學等校任講師。1932年10月出任女子文理學院國文系主任,次年10月任該院院長。 [1]

他主編《中國通史簡編》,並長期從事該書的修訂工作,還著有《中國近代史》(上冊)、《文心雕龍注》、《范文瀾史學論文集》等。其中《文心雕龍注》一書,徵證詳核,考據精審,究極微旨,為一時名著。

下面我重溫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

作者: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再一次對發現並重推《沁園春、雪》的伯樂范文瀾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感恩他在革命的搖籃時期,為中國革命的鼓與呼!


重讀領袖毛主席《沁園春、雪》緬懷感恩伯樂范文瀾先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


重讀領袖毛主席《沁園春、雪》緬懷感恩伯樂范文瀾先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

想要懂得更多的內容,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


重讀領袖毛主席《沁園春、雪》緬懷感恩伯樂范文瀾先生


重讀領袖毛主席《沁園春、雪》緬懷感恩伯樂范文瀾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