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你暗示自己腦子不要想起某件事情(東西)的時候,反而會一直去想?

MAN高蒼健


這個問題,本不想回答,因為心理學中有個很經典的效應,默認同行們都知道並且回答過了,結果...


不廢話了。


心理學中有個很經典的效應,叫“白熊效應”,也叫做反彈效應,這個效應源於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的一個經典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他要求被試嘗試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你猜結果怎麼著。結果,這些被試腦海中很快浮現出一隻栩栩如生的白色的熊的形象,也就是思維出現了強烈的反彈。


就比如有的人失戀了,你越告訴ta:“哎,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要再想ta了”。你覺得ta就能停止回憶嗎?怕是回憶的更加快,更加生動。


再比如,睡覺前警告自己不要胡思亂想,閉眼的過程中求自己不要胡思亂想,結果,你真的沒想嘛...

對於傷心的回憶,我們總提醒自己不要回想,但結果卻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呢?


推薦一種方法,也是心理學中如今很火的一個概念,正念,大概含義就是,有意識的覺察、不做評價、活在當下。

覺察什麼?覺察你的身體狀態,覺察你的周邊,覺察你當前能感知到的一切,如果被想法又帶走了,也不要急不要慌,再帶回來就好。


如果被想法帶走了,不要對自己的這一行為進行評價,也不要對想法進行評價,不要對其他任何事物評價,靜靜地活在當下就好。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心沐陽


當你暗示自己不要再想這個事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刻意的行為。是在加強這件事在心中的印象,所以,就會越暗示越會想。
那如何更好忘記這件事呢?
1、最好的忘記就是順其自然。是不要刻意去想,也不要刻意讓自己不想。
2當我們腦袋出現我們不想想的事情,你不需要排斥這個事情。
也不需要琢磨這個事件,而是把這個事情放一邊,然後做你當下該做的事情。
3、思緒就如流水經過腦袋,來了也會走掉,如果刻意去暗示就等於在流水中加了壩,擋著不讓走。越暗示越過不去了。





心理諮詢師羅羅


您好,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很多時候當我們按時自己不要去想什麼的時候,腦子裡卻偏偏想起的是就是不想想的東西。表面上看起來很奇怪,實際上很正常,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負性強化的結果。往往我們害怕什麼,就偏偏來什麼?讓人很無語!

我們害怕面對公眾講話,開始講話前,一再告誡自己不要緊張,結果反而越來越緊張;我們擔心出門會堵車,結果真的堵車了。

在心理學上,弗洛伊德將人的意識分為潛意識、前意識與意識三個層次,我們平時所能覺知道的意識就像海面浮出的冰山,只是小小的一角。在海的下面還深藏著更為廣泛的潛意識。而潛意識的運作規則有幾個特點:意識不接受否定性的指令,比如我們告訴自己不要去想那頭紅色的大象,而大腦裡出現的卻偏偏是投紅色的大象;二是不接受複雜的指令,由此在提醒與告訴自己時需要最簡潔語言;三是對形象敏感。等等,當然還有其他特點。

單就潛意識不接受否定指令來說,每當我們對自己的潛意識下達一次不要緊張的指令,實際在潛意識接受到的是緊張的指令,也就是說我們下達一次指令就是在重申一次緊張的指令,我們越是下達不要緊張,就相當於在告訴潛意識越要緊張。由此,當我們面對這樣的情形時,需要地從正面去下達指令,比如像不緊張,就告訴自己我很放鬆,那麼潛意識接收到的就是放鬆的指令。這也積極心理學的基礎之一。由此,對於那些我們越想要忘記的過往,就月是不要去提醒自己要忘記,因為每一次提醒都是在重新回憶,在強化自己深處的記憶。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轉移李,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興趣的、正面、具有積極意義的事情與想象上去。

洗我我的解答會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