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落”是實現橫豎勁力轉換的關鍵

起落”是實現橫豎勁力轉換的關鍵

練拳應以點及面,不能跳躍,基礎是關鍵。在體系訓練中,首先要開發好身體的骨節,使每一個單一關節可以藉助筋骨崩彈,具備速度和勁力。在此基礎上,才可以練習綜合勁力,使多關節進行整合,形成整體的動。

組合的勁力並不難,難的是單一關節的盤練,由開始的不能彈,到能彈,是需要通過不斷的微調和數量的累積實現的,而綜合勁力所需要做的,是整合的工作,更多的是調整,使多個關節可以在瞬間同步崩彈,達到我們所需要的整身動如簧。

而拳則是建立在單個組合動作的前提下,多個動作的連接,比起前面兩者來講,則要簡單的多。如若脫開前面兩者而直接進行動作的連接,則如同空中樓閣,雖耗時巨大,卻難有建樹。

“筋骨與關節”是“撐筋拔骨”的組成部分,如同“弓架跟弓弦”的關係,是產生速度與勁力的前提條件。“內臟與橫隔膜”,是構成內臟“上下提墜”的主要元素,橫隔肌帶動內臟,由於內臟間肌腱的牽引,整體運動。但要形成“驚起驚落”,還缺少了“驚勁”,瞬間驚起,帶動橫隔膜的上下顫動,引起內臟的“驚起驚落”,從而能夠帶動整個身體的重量快速移動。如果可以將“筋骨、關節、內臟”三要素合成一體,就能產生巨大的動能,如同彈簧般的崩彈勁力,如泰山壓頂般的攻擊,如機關槍般的連續進攻!


起落”是實現橫豎勁力轉換的關鍵

人在什麼狀態下力量最大?無疑是挑擔的時候,人的縱向的支撐力是最大的,用上了身體最大的潛能。我們在打拳時,如何才能最有效將自己的勁力發揮到最大呢?兩個字“起落”。“起落”勁力實際上是用整個身體的重量在對抗,所以霸道。如何將身體的重量轉接到打擊的梢節上,實現“橫豎”的轉換才是關鍵,身有千斤力,使不出來也是枉然。

“橫隔膜”是介於胸腔與腹腔之間的薄膜型肌腱,可以帶動內臟上下提墜,與夾肘合肩相合,巧妙的將身體縱向力轉移至手臂上,形成了“將身體掛在手上”的效果,似乎兩肘與內臟之間有一根彈簧連接著,手起則“內提”,“內墜”則身落,實現了整體如球般的打擊!

搏擊是多練為上,內家不是這麼練的。我們練拳只是個藥引子,可不是越多越好,要恰到好處,火候非常重要,沒師父盯著會出問題。功夫不是練出來的,我們更多的要從日常生活中去悟,所謂行走坐臥皆是拳,行拳生活化才是真諦,所以此法妙難思,就是說耍聰明瞎琢磨沒用,聰明人練不出來,聽話的老實的機會才多。誰要是這點上做不到,不如先去學佛修心。

嚴格地講,內家拳不練肌肉,甚至幾乎所有的門派都不練,我們練的是氣血筋骨膜。練肉必拙。

所謂筋膜一體。人後天練肌肉可以增加一部分力量,是因為肌肉充血後刺激了筋的功能,但是用進廢退,一段時間不練就會衰退。言而總之的一句話,是筋生氣,氣生血,血生筋。然易筋非從抻拔而始,而是從氣血旺盛榮養開始,故形意拳初練劈崩,一氣一血,則無不明澈。

起落”是實現橫豎勁力轉換的關鍵

​太極拳也能一年打死人,看你怎麼個打法練法。練一年攻架身體本應強健過人,打架不會麼?學會了打法就只管出去打,硬打硬進,勇猛絕倫,幾年過後打得熟了才能慢慢體會引進落空、借力打力。太極拳只是多了一套以柔克剛的打法而已,其它的該有都有,哪樣都不缺。過去形意門能打,大約用三句話可以概括,一是未學拳先學打,二是打法須得先上身,三是形意一年打死人。形意拳是高度對抗性的拳法,有一套獨立的打法體系,或可簡言之技巧手法,入門之初要先學會打法,從第一天就要開始打,所以過去形意門弟子都是在你死我活中成長起來的,否則就難以解釋為什麼歷屆民國的大型擂臺賽前十名裡多數是練形意拳的。

內家拳其實不難懂,關鍵是得遇上明白人。比如外頭那野貓,趴那曬太陽,腦袋埋在膀子下頭,看著像睡著了,可你悄悄走過去,人家一激靈腰弓就起來,渾身跟脹起來似的!

記得趙道新說過一句話,某些拳法完全是自己和自己較勁,那咱們審視一下自己,如今練的是不是和自己較勁?但凡是較勁的,就永遠走不出體重量級的限制。什麼叫拳無拳?入門規矩肯定重要,等到拳法已經熟到不用走心,架子就不重要了,也就是說,從形要進入到意,心意做主的層次。而意無意,就是不走心,不琢磨,不在後天裡。無意之中有個真意,先天本能的萌動,通過拳法把它用在技擊上。老師和我說過一句話,兩人動手,一方精神被籠罩了,乾脆就別打了。

再說說太極拳。歷代大家都說過“一氣之鼓盪”這句話,可很少聽國內哪個太極名家說、或者說明白過。練太極拳沒練出來一氣之鼓盪,就根本談不上技擊應用,那些動手就是王八拳的大抵都是如此。那麼什麼是一氣之鼓盪?孫公祿堂說過,一氣即太極,太極即一氣。也就是真意萌動。形意和太極其實是一個道理。平時練太極拳,沒有這個一氣之鼓盪,就都是在後天上做體操。當然,少量的體操對身體也是有益的,但改變不了生命本質和自身氣質。練太極拳的人多,受益的反而少,就是沒練到先天上,懂了先天身心立馬改變,和佛道兩家色身轉變一樣。所謂順中用逆,實為人先天之本能。記得老師和我講過,剛出生的小孩伸手夠東西,越伸手自己越是往後走。這話一開始還不大理解,後來於拳法中自己練到了,才明白老師始終告誡我們練拳要返先天是什麼意思。其實我們真不是要練出什麼東西來,只是逆反回真到本來面目而已。這個面目越是真實的,功夫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