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那些笑过之后,越想越有意思的笑话

红楼梦中有意插写了几个笑话,主要集中在第54回元宵夜聚会和第75回的中秋夜赏月两次


每个笑话就是一个小故事。正如薛姨妈在听完巧嘴媳妇笑话后所说:“笑话儿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发笑。”这种“对景”不只是上述的针对性,还在于对贾府乃至整个社会的针砭和揭示,这才是红楼笑话的意义所在。
吃猴子尿的巧嘴媳妇
  第54回元宵夜的晚上众人击鼓传梅,点到的人说笑话。恰恰第一次传梅至贾母手中时,鼓声停了。于是贾母说了个笑话:

红楼梦里那些笑过之后,越想越有意思的笑话


一家子养了十个儿子,娶了十房媳妇。惟有第十个媳妇最聪明伶俐,心巧嘴乖,公婆最疼,成日家说那九个不孝顺。这九个媳妇委屈,去庙里烧香问阎王原由,结果阎王没有来,孙悟空来了,’那日你们妯娌十个托生时,可巧我到阎王那里去的,因为撒了泡尿在地下,你那小婶子便吃了。你们如今要伶俐嘴乖,有的是尿,再撒泡你们吃了就是了。’”说毕,大家都笑起来。
凤姐笑道:“好的,幸而我们都笨嘴笨腮的,不然也就吃了猴儿尿了。”这就不由得使别人笑她:“咱们这里谁是吃过猴儿尿的,别装没事人儿。”母说这个笑话的目的在于,不要以为嘴巧是好事,一般的“媳妇”们不必为了“嘴巧”自讨苦吃。这是贾母让大家不要因为她偏爱凤姐而心中忿忿不平。
 放大而言,牙尖嘴利、善于拍须钻营的人,未必是好事。普通人也不必去强求,还是“难得糊涂”为好。
一个“没说完”的笑话
  第二次击鼓传梅,梅花落在凤姐手中,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合家赏灯吃酒,真真的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滴搭搭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嗳哟哟,真好热闹!””贾母笑道:“你说你说,底下怎么样?”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底下就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


红楼梦里那些笑过之后,越想越有意思的笑话


  这是一个没说完的笑话。“众人见他正言厉色的说了,别无他话,都怔怔的还等下话,只觉冰凉无味。”等到凤姐说完下一个“聋子放炮仗”的笑话后,大家才想起这个没完的笑话,问他“先一个怎么样”,凤姐却将桌子一拍,说道:“好罗唆,到了第二日是十六日,年也完了,节也完了,我看着人忙着收东西还闹不清,那里还知道底下的事了。”众人听说,复又笑将起来。
这个笑话中,有祖婆婆、孙子媳妇、亲孙子等人的“一家子”,说的不正是贾府吗?而且“也是过正月半”。这个团圆夜贾府过得冷冷清清,颓势已显。这个笑话预示着贾府今日不知明日事,逐渐走向了败家的结局。
聋子放炮仗
  上个笑话还“没说完”,凤姐随后又说了另一个笑话:

红楼梦里那些笑过之后,越想越有意思的笑话


  凤姐儿笑道:“几个人抬着个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万的人跟着瞧去。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点着了。只听‘噗哧’一声,众人哄然一笑都散了。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捍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湘云道:“难道他本人没听见响?”凤姐儿道:“这本人原是聋子。”众人听说,一回想,不觉一齐失声都大笑起来。
  这个笑话的寓意最为深刻,首先,对于这次元宵夜而言,也正“对景”,凤姐笑道:“外头已经四更了,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又说得众人笑的前仰后合,贾母吩咐道:“他提炮仗来,咱们也把烟火放了解解酒。”
  其次,对于贾府而言,《红楼梦》第54回时已是“异兆发悲音”。这个“炮仗”指的是谁?是元春!此前一年元宵节后,元春作的春灯谜: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红楼梦里那些笑过之后,越想越有意思的笑话


谜底是爆竹,与炮仗同属一类。贾政对此深感不祥:“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爆竹或炮仗都是元春富贵荣华瞬间即逝的命运写照。笑话中“抬炮仗的人”便是贾府,贾府虽有皇亲为靠山而显赫一时,但“一声振得人方恐”之后,元春失势就如同“聋子放炮仗”一样,散了。

对于整个封建社会,“抬炮仗的人”便是皇帝,他象个聋子,被众人糊弄。而王朝这个炮仗并不结实,“没待放就散了”。
怕老婆的汉子
  第75回中秋夜贾母折桂花玩击鼓传花。若花到谁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恰恰在贾政手中住了。贾政说了个笑话:
 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的。这个怕老婆的人从不敢多走一步。偏是那日是八月十五,到街上买东西,便遇见了几个朋友,死活拉到家里去吃酒。不想吃醉了,便在朋友家睡着了,第二日才醒,后悔不及,只得来家赔罪。他老婆正洗脚,说:‘既是这样,你替我舔舔就饶你。’这男人只得给他舔,未免恶心要吐。他老婆便恼了, 要打,说:‘你这样轻狂!’唬得他男人忙跪下求说:‘并不是奶奶的脚脏。只因昨晚吃多了黄酒, 又吃了几块月饼馅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说的贾母与众人都笑了。

红楼梦里那些笑过之后,越想越有意思的笑话


贾政在《红楼梦》中是个表面上道貌岸然、端方严肃的“正人君子”,却说起这么个“怕老婆”的笑话,反映了他那卑俗的一面,假正经还是真正经?
  
偏心婆婆
接下来,花停在贾赦手中。于是贾赦也说了个

一家子一个儿子最孝顺。偏生母亲病了,各处求医不得,便请了一个针灸的婆子来。婆子原不知道脉理,只说是心火, 如今用针灸之法,针灸针灸就好了。这儿子慌了,便问:‘心见铁即死,如何针得?’婆子道:‘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是了。’儿子道,‘肋条离心甚远,怎么就好?’婆子道:‘不妨事。 你不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众人听说,都笑起来。


贾赦是荣国府中的长子,却得不到贾母的欢心,私底下觉得贾母偏心,这可由贾赦欲强娶鸳鸯为妾一事中看出。因此这个笑话太“对景”,不由得使贾母心生疑窦,笑道:“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
贾母是贾府的权力中心,这个笑话中的“母亲”就象征着贾府。贾府虽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也已经病入膏肓了。贾府的心脏已严重“偏心”,针灸也不起作用。

红楼梦里那些笑过之后,越想越有意思的笑话


  
假墙(贾蔷)
红楼梦八十回后也有一个笑话,这是后四十回中唯一的笑话。第117回邢大舅巧妙地利用“假墙”谐音“贾蔷”,编了个拿贾蔷寻开心的“笑话”:
有个村庄上有一座元帝庙,旁边有个土地祠。元帝庙里被了盗,便叫土地去查访。土地禀道:‘这地方没有贼的,必是神将不小心,被外贼偷了东西去。’老爷坐的身子背后两扇红门就不谨慎。小神坐的背后是砌的墙,自然东西丢不了。改了墙就好了。’元帝老爷便叫神将派人打墙。众神将叹口气道:‘如今香火一炷也没有,那里有砖灰人工来打墙!’元帝老爷没法,叫众神将作法,却都没有主意。于是龟将军请缨自己用龟壳当面墙过了几天,那庙里又丢了东西。众神责问土地,有墙为什么还会丢东西,土地把手摸了一摸道:‘我打谅是真墙,那里知道是个假墙!’”众人听了大笑起来。
贾蔷是宁府中的正派元孙,因父母早亡,自小跟着贾珍过活。他总管梨香院的女戏班,与戏子龄官爱切情深。但后来他和贾环越来越不象话,偷典偷卖。因此,邢大舅把他比作“假墙”,吃里扒外,确相当“对景”。

红楼梦里那些笑过之后,越想越有意思的笑话


如果把元帝庙看作贾府,那也相当贴切。贾府的“院墙”早已百孔千疮,而这些不孝的儿孙只知道偷鸡摸狗,不把院墙砌好,最终只能落得“家破人亡各奔腾”的命运。我们把元帝庙看作封建王朝,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不多说,诸君也已明白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