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與“劉備”的正統之爭,從“尊劉貶曹”的傾向性說起

三國這段歷史一直是學術研究和民間討論的熱門話題,而“尊劉貶曹”的觀感更是在民間有很牢固的基礎。這雖然與當前流行的《三國演義》版本有很大關係,但如果考究歷史淵源,會發現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

“尊劉貶曹”的出現,背後的根源其實就在於曹操和劉備之間的正統之爭,以及在這一爭論之下所滋生的民間訴求。

“曹操”與“劉備”的正統之爭,從“尊劉貶曹”的傾向性說起

“尊劉貶曹”傾向的探源和《三國演義》的版本問題

“尊劉貶曹”的傾向性是出現在《三國演義》小說和各種以三國為題材的戲曲、傳奇、話本、評書之中,並不是正史的傾向。諸如《三國志》等正史之中,皆以“魏”為正統。而南宋之後的學者以“蜀漢”為正統的觀點是有特殊的歷史緣由,這一點在稍後會講到。

“尊劉貶曹”是民間固有屬性還是後期發展?期間又經歷了什麼過程?這是值得探求的。

“三國”故事的成書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已知歷史來說,最主要的來源是晉代陳壽的《三國志》,而同樣就在晉代,也出現了郭衝等人撰寫的“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這類野史雜文。南朝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的時候,同樣收錄了大量的軼事、傳說,可見在距離三國時代不久,“三國”題材已經有很高的熱度了。

值得注意的是,裴松之註解《三國志》的時候,對史料的處理和陳壽不同。陳壽撰寫《三國志》,所選史料是經過其確認之後的,對於不能確認真偽的史料不予採用。而裴松之作註解的時候更注重史料的豐富性,一些真實性有待考證的史料,裴注也會將它列在對應條目之下,留待讀者自行甄別。而

這些羅列的史料中,有很多是關於曹操的負面評價,這就對曹操的人物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曹操”與“劉備”的正統之爭,從“尊劉貶曹”的傾向性說起

唐朝安史之亂,權臣誤國,軍閥混戰,自然就引起了唐人對於三國曆史的聯想,對於曹操這一軍閥、權臣的抨擊成為了士人借古諷今的方式。

比如李賀就曾經在詩中寫:

鄴城中,暮塵起。將黑丸,斫文吏。棘為鞭,虎為馬。團團走,鄴城下。切玉劍,射日弓。獻何人,奉相公。扶轂來,關右兒。香掃途,相公歸。

借民謠的口吻來寫曹操的專橫,實則是對時事的諷喻。這也可以看出,當時已經有對曹操的貶低了。

在宋代話本之中,明顯出現了“擁劉抑曹”的情感傾向。在士人群體中,朱熹等大儒將“蜀漢”列為三國正統;而在百姓群體裡,同樣對“蜀漢”產生極大的同情,並對“曹魏”有所厭惡。

比如蘇軾在《東坡志林》當中記載了說書人現場的景況:

聞劉玄德敗,顰蹙而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暢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

其後,金元雜劇中也有著諸如《襄陽會》《大劉備》等劇本四十餘種,並且形成了第一個三國故事的寫定本——《全相三國志平話》,也叫做《三分事略》。雖然質量不高,但大體情節已經完備。

這些作品中都已經表露著“擁劉抑曹”的傾向性了。

“曹操”與“劉備”的正統之爭,從“尊劉貶曹”的傾向性說起

在這一背景下,吸納了《三國志》等正史、民間傳奇、話本、戲劇等等內容的《三國演義》,自然就表現出了“尊劉貶曹”的情感傾向,只不過在成書之初尚不明顯。

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版本《三國演義》是明朝嘉靖元年刊刻的嘉靖本,也就是這個版本上標註著:

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

所以將《三國演義》的著作權給了羅貫中,而羅貫中本人史傳無載,資料匱乏,所以現在仍有爭議,有人認為羅貫中只是《三國演義》某一版的編纂者,並不是最初作者。因為有研究表明,在嘉靖本之後的一百多版《三國演義》中,有來源於元代版本的,比如刊刻於嘉靖二十七的《新刻按鑑漢譜三國志傳繪像足本大全》。

但可以確定的是,目前最流行的《三國演義》版本不是羅貫中的這一版,而是清代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對嘉靖本的修訂本。

在這一版中,毛氏父子主要對章節回目進行修整,使其成為了一百二十回的工整對偶名目,並且給小說內容配上了詩文,比如明代楊慎的詞作《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就是此時才成為了《三國演義》的卷首。

這個版本最大的影響就是,毛宗崗父子刪除了大量的有關曹操的正面描寫,使得“尊劉貶曹”的傾向變得極為明顯。小說演義中只記載劉備攜民渡江的情節,刪去了曹操兵敗之後保護百姓撤離的景象。

而“尊劉貶曹”的變化,其實根源就在於誰能代表漢朝正統地位的爭端。能代表正統的自然是正面形象,另一個即為亂臣賊子。

“曹操”與“劉備”的正統之爭,從“尊劉貶曹”的傾向性說起

“曹操”與“劉備”的正統之爭分為兩個階段

南宋之前,以“曹魏”為正統,這也是符合史學邏輯的觀點。

民間認為的劉備為正統憑藉的是他“皇叔”的身份,本為漢室宗親,所以理所當然地成為正統。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成立。

根據史料記載,劉備的身份是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十七代孫。這個身份什麼概念呢?看看下錶的圖譜就知道了:

“曹操”與“劉備”的正統之爭,從“尊劉貶曹”的傾向性說起

可以說,劉備和漢獻帝其實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漢景帝第八子是中山靖王劉勝,劉勝沉迷酒色,有子嗣120餘人,所以劉備的祖上就是庶出,早已經沒有了皇位的繼承權。到了劉備這一代,連個爵位都已經丟失了,稱他一句“皇叔”,其實名不副實。

也就是說,劉備和漢獻帝在十七代人之前是一家,就相當於現在一個和你同姓的人,說五百年前咱們是一家。

這樣一個出身怎麼可能是正統呢?當時有漢室宗親身份的還有巴蜀的劉焉、劉璋,荊襄的劉表等人,都是既有爵位又有勢力的,哪裡輪得上劉備來代表正統地位呢?

“曹操”與“劉備”的正統之爭,從“尊劉貶曹”的傾向性說起

曹操就不一樣了,他名義上是大漢的丞相,有著漢朝唯一合法皇帝漢獻帝的支持,敵對勢力說他:

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是,按照曹操陣營的說法,是:

奉天子以討不臣。

曹丕代漢自立,是經過“禪讓”程序的,不論是不是漢獻帝的本意,只要完成了這一程序,曹魏就合法地取代了漢朝正統的地位。

所以,不論是從史學邏輯還是從現實情況,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權才具有合法的正統地位。而劉備於漢獻帝在位階段,只能自稱漢中王,稱帝是在漢獻帝禪讓之後才進行的。這也間接證明了當時“曹魏”的正統地位。

“曹操”與“劉備”的正統之爭,從“尊劉貶曹”的傾向性說起

南宋之後,很多學者開始以“蜀漢”為正統,最為典型的是大儒朱熹。

朱熹在《通鑑綱目》中持此觀點,將曹操定性為亂臣。這一觀點被後世很多人所推崇,除了朱熹的身份地位,更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士人群體需要用這一方式來進行自我麻痺。

“尊劉貶曹”傾向性為何會被接受並宣揚

“尊劉貶曹”的傾向成為主流觀點,其實是和社會環境分不開的,其中有兩點原因起到了主導作用。

其一是南宋官方的推崇,尤其是名儒朱熹等人的觀點,因其在儒家中的聲望,讓後代士子不敢反駁,這起到了給歷史爭議蓋棺定論的作用。

兩宋的積貧積弱導致了這個大一統國家經常被北方遊牧民族所欺辱,而北宋更是在大金的鐵蹄下亡國,只剩南宋偏安一隅,苟且偷生。這在以儒家為代表的士人群體中是不可接受的,現實的殘酷使得南宋文人的內心世界都較為苦鬱。

在這個時候,將“蜀漢”這一同樣偏安的政權作為正統,其實是為了宣揚南宋的合法地位,以蜀漢“劉氏”政權來影射當時宋王朝的“趙氏”,以此來整頓人心,增加凝聚力。

這是“蜀漢”作為正統地位的根源所在,也是“尊劉貶曹”傾向成為主流觀點的重要原因。

“曹操”與“劉備”的正統之爭,從“尊劉貶曹”的傾向性說起

其二是民間訴求,代表著社會底層對兩宋朝廷的不滿。

宋朝對外屈辱妥協,那麼只能對內以犧牲百姓的利益為保障。這與兩晉以來曹操“苛政”、“殘暴”的形象有了對應,更能突出劉備的仁義與賢明。

劉備被民間推崇,其實就是因為“愛民若子”的品格。民間百姓迫切希望出現一位賢明君主來對國家進行統治。但現實是殘酷的,宋王朝內憂外患的局面並不因百姓的希冀而改變,所以只能在精神上支持有“仁愛”之稱的劉皇叔,自然就會貶低其對立面的曹丞相了。

兩宋之後,又經過元朝的兵荒戰亂,後世對血脈有了更高的期待。劉備的正統地位雖然不太現實,但起碼是宗室後裔,這是一種在精神上的支撐。

經歷了長時間的“尊劉貶曹”,自然就會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隨著“三國”故事的傳播,就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思維模式。

“曹操”與“劉備”的正統之爭,從“尊劉貶曹”的傾向性說起

所以,“尊劉貶曹”的傾向其實是有歷史沿革的,其背後有著更為深刻的目的和緣由,不是一部小說可以左右。而這種情緒上的變遷同樣反映了對歷史的闡述不僅僅有記錄歷史和警示後人的作用,同樣有著現實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