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工作原因,也是因為想給想給孩子創造更好的上學環境離開了為之奮鬥了近十年的單位,自己最好的青春年華都留在了那裡——縣域的最西北部。
2000年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到了西北部荒涼陌生之地,帶著滿腔的教育熱情,帶著青春的遠大抱負走進這所狹小偏僻的校園。2004年新校建成,第一年的校園沒有院牆,沒有大門,說句不好聽的連路都沒有。下雨了泥濘的路實在無法下腳,所有的老師們一塊磚一塊磚的方知從教室到餐廳,從餐廳到宿舍;晴天了荒蕪的連棵草都沒有的校園黃沙漫天,塵土都會跑進嘴裡。晚上怕學生宿舍出事,沒有宿管員老師們輪流值班;白天餐廳裡飯做得不及時,老師們再抽空去幫忙。新學校建成可是教師公寓還是敞篷,很多老師只能在外租房住,早晨大霧瀰漫,沒有路燈的鄉下上早自習的老師經常找不到校門,晚自習下課又是黑濛濛一片……就這在這樣的環境裡憑著一腔的熱情,一腔的不服輸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
時間流逝學校環境也在變化著,硬化了路,通了暖氣,種植了行道樹,有了一片屬於校園的楊樹林,開闢了一條獨有的林蔭小路,漸漸浪漫瀰漫了校園。
暑假的晚上孩子們玩滑板,練輪滑,跳皮筋……玩的不亦樂乎;大人們打撲克,下象棋三個一夥五個一群……其樂融融;老人們席地聊天拉呱好不熱鬧……想想那段歲月可能是最美好的最舒服的時光了。
後來離開了那裡,離開了青春奉獻的校園,戀戀不捨改變不了什麼,這座西北部的校園變成了我的青春記憶。
時光流轉到了2020年的10月,兩單位的交流合作給了我重回舊園的機會,離開八年多了第一次回去,心情還是很激動的也是五味雜陳,因為一切已是物是人非。
好朋友們還都在那裡,從來不用為到哪裡吃法發愁。中午時恰好閒暇溜達在校園裡,法桐早已遮蓋了近乎半個廣場,粗大與蒼老是最好的描述詞語。還是那片楊樹林,行走在當年充滿暢想,溢滿了浪漫的林蔭路上,腳下是一層凋零的金黃的樹葉,還有水分的金黃踩上去軟綿綿的只是沒有了喜歡聽的吱嘎聲。瘦小的楊樹早已筆直地參天,它的每一根枝丫沒有旁逸斜出的,甚至每一片未落的樹葉也是豎直向上,參天是它的終極目標,雖然遙遠卻永不放棄。樹幹上的排列著一雙雙眼睛,彷彿在洞視著這個世界的美與醜。這裡曾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忍不住動手輕輕觸摸。
一張張熟悉面孔,一道道熟悉的聲音,還是那麼爽朗的笑聲,還是那麼親切稱呼,似乎從未離開過。不想見的人刻意地避開了,畢竟美好是短暫的,故地重遊的心是滾燙的不想節外生枝罷了!
不知何時竟溜達到了曾經居住的地方,牆壁已經斑斑駁駁,土黃色的外牆變得找不出顏色,是啊,水泥的,紅磚的都經不住歲月的侵襲何況脆弱的人呢?不想勾起往事的悲傷回憶,物是人非的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吧!轉身離開我想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滴滴的信息聲不斷地傳來,工作的信息已經屏蔽,不用看也知道是我的鐵朋友們在呼喚我了。雖然離開了這裡多年,但是心裡卻從未離開好友們,一群生死相交的摯友。生命無論是平坦還是曲折,感謝歲月的眷顧好友不離不棄。
黃昏是帶著未能久留,未能與好友徹談的遺憾離開,今日一別不知何年再歸來?歸去來兮,人生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