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建築人必知的十大新趨勢


19年建築人必知的十大新趨勢


市場國際化

自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即“一帶一路”戰略,有近100多個國家參與支持,50多個國家明確表示願意參與“一帶一路”戰略。這意味著,在歐亞大陸上至少有一半的國家已經明確表示願意參與,再加上國內三四線城市的建設需求,這為中國建築企業帶來了跨越式發展的良好機遇。同時,由於“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國家地區基礎設施相對落後,據測算未來十年每年亞洲基礎設施的投資資金規模約8000億美元,這為建築行業打開了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


19年建築人必知的十大新趨勢


BIM更普及

自從2002年BIM概念誕生以來,近二十年的發展,這股顛覆傳統建築行業的技術近幾年終於在國內開花結果,大量BIM應用試點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大大推動了BIM相關技術的推廣,也培養出一批熟悉中國建築行業特點的BIM技術人才,而師夷長技過程中形成的“反向BIM”也有望在未來兩年內得到扭轉,正向BIM(或者說BIM技術在建設工程項目全生命週期內的正確使用)將會成為國內建設工程領域的主流,正如當年CAD概念從國人心中的一款軟件(AutoCAD)到計算機輔助繪圖的思維轉變一樣,現如今的BIM概念正從國人心中的一套軟件(Revit、Navisworks等)向4D、5D等概念轉變。


19年建築人必知的十大新趨勢


裝配式建築

裝配式建築絕不是新概念,但是裝配式建築的發展卻見證著國內建築發展的高潮,從上世紀末的混凝土預製件,引進一批先進工法的同時,無論從施工質量還是施工技術都大幅度提升,而本世紀初熱火朝天的鋼結構建築一經面世就被打上“未來建築”的標籤,建築高度這一指標被打大解放,施工速度也更好的滿足了國家發展,而施工技術的發展永遠是螺旋上升,如果說在鋼結構建築之後講PS(Prefabricated Steel)算作是“炒概念”,那麼在三十年之後再談PC(Prefabricated Concrete)一定是“微創新”。與上世紀九十年代興起的混凝土預製件不同,受到日本等國家影響,完善後的裝配式混凝土技術,更加註重節點處理,抗震性能大幅度提升,混凝土與鋼結構的裝配式結合將成為未來建築結構發展的主流。


19年建築人必知的十大新趨勢


工程物聯網

裝配式建築的核心就是把大量現場工作遷移至工廠完成,既大大提高工程質量,又便於進行排產組織,近二十年來國內公路網絡的高速發展,為工程物聯網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契機。鋼結構構件、混凝土構件工廠運用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訂單式生產,做到人機料的合理調配,藉助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對貨物信息進行定位、跟蹤、追溯,假想如果能夠搭建全國的工程物聯網平臺,將會大大盤活工程建設加工製造行業,並能更好的促進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19年建築人必知的十大新趨勢


平臺化系統

互聯網的技術基礎就是web技術,管理系統、移動應用等都是如此,但是單一的系統、應用、程序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更何況是複雜的建築領域,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專業軟件開發商在更多的細分領域(企業信息化、項目管理信息化、財務信息化、工地應用信息化等)為建築業信息化進行軟件研發服務,相信隨著開發的深入,會有更多貼近工程人需求的綜合平臺上線,比如針對施工現場的生產+質量+技術+安全+物資的綜合監控平臺,再比如結合BIM、AR、GPS等技術的現場能像管理系統。


19年建築人必知的十大新趨勢


數據可視化

2016年前後,數據可視化伴隨著大數據的浪潮來到中國的土地,現如今卻只剩下“數據駕駛倉”(Dashboard)和“用戶畫像”(Persona)這兩種表現形式,實際上,數據可視化的前提是大數據分析,數據往往是按照時間順序隨機產生的,這些數據不會自動建立起彼此的聯繫,需要我們週期性記錄和模型化分析,從而更好的指導甚至是預判未來的生產活動,也就是人工智能、工業智能、商業智能、工程智能。數據可視化是大數據分析的結果表達,除了數據量大,對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也有很高的要求,數據可視化的結果能夠更直觀的讓人們瞭解未知的大數據。簡言之未來從“看(ji)數(gong)據(jiao)”到“用(kai)數(hao)據(che)”,工程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9年建築人必知的十大新趨勢


移動工作流

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擁有如此龐大的移動設備用戶群,移動網絡的高速發展,不僅豐富了國人匱乏的精神世界,也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做好了充分準備。十年前中國人學習如何用電腦辦公,十年後中國人學習如何用手機辦公,移動辦公工作流的趨勢已經形成,IDC的研究表明,2016年中國社交化移動辦公軟件市場的累計註冊用戶達到1.6億人,累計企業用戶達到1158.4萬家;同比2015年分別增長92.4%和87.2%。如果說社交是移動辦公的入口,那麼更多專業的移動辦公應用將會搭建起移動工作流的生態圈。


19年建築人必知的十大新趨勢


可穿戴設備

民用級的可穿戴設備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智能手錶、全息眼鏡等等,而工業級的可穿戴設備將會成為建設工程領域新的發展方向,從對傳統勞保用品安全帽、安全帶等的改造,再到勞動工具的升級開發,大量的硬件廠商加入到建築人的“軍備競賽”。既然是工業級產品,性能和耐候應放到首位,建築業信息化公眾號建議建築企業在選擇該類產品時,不要被商家宣傳的花裡胡哨的功能點所迷惑,核心功能是否可以在現場、工廠等高溫、粉塵、噪音特殊環境下保持正常持久的運行才是衡量的唯一標準。


19年建築人必知的十大新趨勢


全方位監控

傳統的門禁打卡、視頻監控、環境檢測,很好的做到了人員管理、安全監控、環境監控,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打卡可以作假、保安會打瞌睡、數據不會說話,怎麼辦?門禁打卡+人臉識別、視頻監控+危險源算法、環境監測+監控平臺,傳統設備與互聯網算法、平臺、應用相結合,加之機器人、無人機等設備的普及,科技八抓魚要把觸角伸向生產一線,讓考勤管理更透明、讓安全管理更及時、讓環境預警更精準,未來的趨勢便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


19年建築人必知的十大新趨勢


勞務實名制

目前全國建築勞務實名制管理平臺已經上線,涵蓋承包企業、作業企業、監管機構、建築工人四個層面,以實現工人職業化、作業現代化、管理標準化、監管數字化、服務社會化為目標,構建和諧生態圈,創新發展建築勞務產業。近年來中國建築行業爆發式發展,不僅市場亂象叢生,市場規則亟待規範,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的提出,多少讓從業者,尤其是中下游企業“削足適履”之感,但是中國建築人應當客觀且坦誠的意識到,這是我們勞務管理從粗曠到專業缺的那一課。當我們每次羨慕國外工地乾淨整潔、機械化程度高、施工質量好的時候,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橫向比較,技術引進了推廣難、設備購買了使用少,癥結在哪裡,“從業者素質”躍然紙上,因此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勞務實名制只是建築行業走向規範化的開始,二十年養成的“臭毛病”還要一樣一樣慢慢改!

本文作者還發布過如下精彩文章,點擊圖片即刻閱讀:


19年建築人必知的十大新趨勢



版權說明:本文由建築業信息化編輯部編輯整理,配圖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素材整理自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