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伯克希爾公司的影響

新冠疫情對伯克希爾公司的影響

本文要點:

1-疫情下伯克希爾公司的股價和市值現狀

2-疫情中巴菲特的投資策略

3-伯克希爾投資組合的現狀

4-歷史上危機中伯克希爾的表現


巴菲特是現代歷史上最有名而且最成功的投資大師,他在2020年熊市期間的投資操作也成為了最讓投資人關心的舉動之一。巴菲特的理念主要集中於,認清公司的基本價值,並且在長期的股市中保持領先地位。由於股票價格在熊市會明顯下降。他也經常把熊市看作是價值投資公司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如果用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你要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新冠疫情對伯克希爾公司的影響

​話雖然簡單,但是背後的道理卻不容易掌握。在2016年的致股東信中,巴菲特寫到:在類似的這種讓人恐懼的時刻,你不能忘記兩件事情:第一,作為投資人,廣泛的恐懼是你的朋友,因為它提供了逢低買進的機會。第二,個人的恐懼是你的敵人,這也是毫無必要的。投資者應避免過高和不必要的成本,持有大型、適當籌資的企業股票,並持有一段時間。

換句話來說,巴菲特認為,不要掉入大恐慌的圈套之中而著急拋售股票,財富積累的投資都是長期持有的。在最近的一次全球流行病-新冠肺炎中,標普500在三月從二月高點下跌34%,符合對“熊市”的定義。而巴菲特此時在暗中又有許多新操作,預計在伯克希爾提交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第二季度財報中才能有明顯的分曉。

新冠疫情對伯克希爾公司的影響

(伯克希爾年初至今股價)

伯克希爾公司的投資組合中有許多不同的公司,涉及到保險、零售、能源和交通等多個領域。雖然這種組合幫助公司在2008年的大衰退中堅持了下來,但現在由於冠狀病毒的廣泛傳播,“大撒網”策略是否完全奏效還有待觀察。到目前為止,伯克希爾投資組合中的一些公司已經能夠適應新冠疫情下的新常態,但其他公司則受到了隔離關店和裁員的打擊。

新冠疫情對伯克希爾公司的影響

(伯克希爾公司持股公司疫情期間市值變化情況)

從2月20日-3月18日,伯克希爾在10筆最大的股權投資上造成了超過700億美元的虧損。新冠病毒引發的市場拋售導致其持有的蘋果、可口可樂、達美航空和其他藍籌公司的股票大幅縮水。蘋果股價在不到四周的時間裡下跌了約23%,伯克希爾持有的蘋果5.6%的股份價值縮水了約190億美元。美國銀行的股價同期暴跌43%,使伯克希爾對這家銀行的投資減少了近140億美元。


疫情中巴菲特的投資策略


1.進軍債券市場


在3月25日,伯克希爾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向債券市場出售優先票據的草案。此次股神共發行總價值摺合18億美元的日元計價債券。其中,十年期債券利差為105個基點,期限最長的債券到期日則到了2060年。伯克希爾表示,出售股份所得將用於“一般公司用途”——這是大多數公司通過出售債券或股票籌集資金時所使用的一種默認的類別。然而,目前的日本債券市場2年期和5年期政府債券的利率為負,10年期日本政府債券的利率為零。

同樣,伯克希爾在歐洲債市也貌似在尋找相同的策略。在歐洲債券市場負利率的情況下,伯克希爾可以使投資者以0利率進行借貸。通過發行歐元債券在一些投資者看來,對此,一些投資者猜測,巴菲特可能會考慮在海外市場收購前景看好的公司。在伯克希爾的現金儲備中加入一些日元可能因為此原因。此外,伯克希爾或預期歐洲央行QE規模或進一步擴大,屆時債券收益率將進一步被壓低,這樣一來當前所持債券便會增值。


2.現金為王


在2020年,伯克希爾的資金負債表上已經有1280億美元的現金,考慮到公司現有的資金規模,巴菲特的“吝嗇”讓許多關注公司財報的投資者不解。很多人認為,巴菲特在2019年的牛市中股票表現落後於整體市場。巴菲特對現金的態度與其他一些公司所面臨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例如,波音公司近年來一直在積極增加股息,並進行股票回購,但隨著收入來源枯竭,以及冠狀病毒爆發導致生產中斷,該公司目前面臨流動性緊縮的嚴重問題。波音公司已經降低了信用額度,到目前為止一直避免從美國政府那裡拿救助,但由於這家航空巨頭面臨其業務有史以來最大的中斷,其股票大幅下跌。


3.相對“保守”的熊市投資?


2020年和2008年都將成為歷史上的熊市,但或許這是唯一的相同點。2020年和2008年的顯著區別就是今年金融系統原本並非面臨崩潰,這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伯克希爾相對“保守”的進攻,並且流行病造成的股市崩潰帶有巨大的未知性。根據最近巴菲特接受採訪的評論來看,巴菲特認為新冠病毒對投資者來說是“嚇人的東西”,但又很圓滑的解釋道並沒有改變對股市的長期樂觀態度。


今年第一季度,伯克希爾出售了價值3.14億美元的達美航空股票、價值7,400萬美元的西南航空股票和價值3,100萬美元的紐約梅隆銀行股票,該公司尚未公佈本季度買賣活動的全部情況。迄今為止,伯克希爾公司股價已經下跌22%,從二月中旬開始損失超過700億美元。伯克希爾副董事長查理•芒格最近告訴《華爾街日報》,巴菲特在當前市場上的投資“相當保守”。芒格說:“在美國,沒有人見過這樣的事情。這是不同的。每個人都說好像他們知道會發生什麼,但沒有人知道會發生什麼。”

新冠疫情對伯克希爾公司的影響

(美國證交會顯示的伯克希爾減持情況)

4.雙倍賺錢或雙倍賠錢


如果我們觀看2019年末伯克希爾的持倉情況可以發現,排名前十的公司大多數是銀行股、航空股、和近幾年旗下兩位投資經理的新寵- 蘋果股票。如果疫情結束之後市場可以構成恢復較快的V型反彈,那麼意味著這些對經濟變化敏感的公司股價會快速重回高點。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如果新冠型病毒造成經濟長時間的傷害,那麼經濟將成U型反彈,這是任何投資者都不願意遇到的一個過程。巴菲特便可以用手上的大幅現金來回購自己公司的股份。

新冠疫情對伯克希爾公司的影響

伯克希爾公司2019年末主要持倉情況

巴菲特在最近的一封致股東信中提醒投資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希望伯克希爾的股票數量下降,股份越少,每一股的比例利益就越大。”但他補充稱,"伯克希爾只有在查理和我認為其股價低於實際價值的情況下,才會回購其股票。"伯克希爾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去年回購了4440股A股,以及1760萬股B股。總花費為50億美元,平均價格相當於每股207美元,而如今伯克希爾B股的股價為185元左右。

在最壞的情況下,伯克希爾或許會為即將面臨的雙倍損失焦頭爛額。如果把旗下持股分為大概兩類的話,一類是伯克希爾百分百控股的旗下公司,例如汽車保險公司GEICO,伯靈頓北方鐵路公司,Dairy Queen冰淇淋和See’s糖果等,這些以“價值型”股票構成了伯克希爾的護城河。一類是伯克希爾參股的公司,例如美國運通、蘋果、美國銀行、紐約銀行等。這些公司對經濟變化十分敏感,尤其是銀行和航空股。在最壞情況下,對經濟變化敏感的公司股價下跌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伯克希爾的業績,而“價值投資”的概念又因為近幾年興起的“成長型”股票被不斷挑戰,“價值型投資”是否過時?人們或許會這樣想。加上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年歲已高,投資者也會對未來的公司走向打一個問號。

伯克希爾投資組合的現狀

伯克希爾的一些業務已經感受到了新冠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4月初,旗下的See’s糖果宣佈其零售員工將暫時休假,目前該公司正在測試是否能夠重新開放部分門店。鞋店老闆Justin Brands關閉了密蘇里州的所有門店。

工業經營也受到了打擊。2016年收購的精密機件公司(Precision Castparts)為航空航天和發電行業製造零部件。該公司4月初曾表示,由於客戶減少訂單,它將暫時停止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一家工廠的運營。

同時,伯克希爾的的一些最大的收入來源仍然穩固。如汽車保險公司Geico就表示,全美各地的“隔離”政策已經減少了汽車行駛里程,這意味著事故會減少。包括能源公司和重型製造商在內的業務也在進行中。

在化學品製造商路博潤(Lubrizol)表示,新冠病毒迫使無數企業轉向一個業務上的“新常態”。該公司CEO施納爾(Eric Schnur)表示,在幾個月前就開始處理亞洲業務中新冠狀病毒對此的影響,隔離和在家辦公的措施現在很普遍,而且公司已經習慣於嚴格的安全標準,因為危險化學品是公司工作的一部分。

施納爾認為,他和其他伯克希爾子公司的負責人受益於一種分散化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允許經理們在順境和逆境中都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這種類型的模型允許對業務有最深入瞭解的主管成為具體實施策略的人。不過,施納爾認為,如果需要的話,他也可以與伯克希爾非保險業務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的討論一些專業的知識。

歷史上危機中伯克希爾的表現

當然,現在給巴菲特2020年的投資下結論還為時尚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美股最高跌幅達到40%,雖然伯克希爾也受到嚴重的影響,但是在投資者撤出股市的時候,當年10月16日,巴菲特在《紐約時報》上刊登了《Buy American I Am》(《我投資美國》),聲稱自己在大跌中一直建倉做多。眾所周知,巴菲特作為老牌的美國投資人,一直是美股市場的著名“看多者”,在文章裡他寫道:但是,對美國許多穩健公司的長期繁榮感到擔憂是毫無道理的。這些企業的收益確實會出現波動,就像以往一樣。但大多數大公司將在5年、10年和20年後創造新的利潤紀錄。“

他說,短期市場表現很難預測,相反,他希望美國人關注長期前景。當經濟好轉時,股票肯定會上漲。他敦促美國人投資那些看起來有吸引力的股票,投資那些前景看好的公司,而不是事後後悔。巴菲特甚至把當時的金融危機與30年代的大蕭條做比較。

當2008年金融系統崩塌,人們對金融體系的信心開始動搖時,這位“奧馬哈先知”分別向高盛(Goldman Sachs)和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 GE)注資50億美元和30億美元,後來又向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注資50億美元;2009年,他斥資約260億美元收購了伯靈頓北方鐵路。伯克希爾在危機時期的投資總額超過250億美元,在這些交易的頭五年裡就實現了100億美元的利潤。可見當時的巴菲特這筆交易有多麼的合算。

他在《Buy American I Am》文章中的另一個比較或許可以強化他對熊市的觀點,他寫道: 在大蕭條時期,道指在1932年7月8日跌至41點的低點。然而,經濟狀況持續惡化,直到1933年3月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就職。到那時,市場已經上漲了30%。同樣,在20世紀80年代初,購買股票的時機正是通脹肆虐、經濟陷入困境的時候。簡而言之,壞消息是投資者最好的朋友。它可以讓你以低價買到美國的未來的價值。從長期來看,股市消息將是利好消息。

總體來看,巴菲特在熊市週期的觀點一直是建倉做多,較低的股價就是價值股用來投資的好時機。在今年的巴菲特大會上,我們或許可以對伯克希爾一年的持股變化情況有著更加清晰的認識。波動率大幅上升的2020年和首次改為線上的股東大會也為今年的奧馬哈抹上一層未知色彩。而一些投資者普遍關注的問題,例如本次的熊市週期他是否還會延續以往的投資策略、對航空股大幅轉彎態度的原因、手持鉅額現金的 用途、伯克希爾進軍債券市場的原因,以及往年投資者裡來關注的繼承人問題將會得到更好的解答。這位“奧馬哈先知”在今年熊市中是否還會延續以往的傳奇投資色彩,我們也拭目以待。

貝瑞研究Lura

版權聲明:本文為貝瑞研究原創,如需轉載,需獲授權。

新冠疫情對伯克希爾公司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