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之中,孩子與母親要經歷8次“分離”,一次比一次讓人難捨

文/荔枝媽媽

人的一生就是由無數次相遇和別離組成的,而要說分離次數最多的兩個人,就是孩子與媽媽了,這一生孩子大約要跟媽媽經歷8離別,從原本的骨肉相連,到孩子長大成為獨立個體,最後變得漸行漸遠。

一生之中,孩子與母親要經歷8次“分離”,一次比一次讓人難捨

一生之中,孩子與母親要經歷8次“分離”,一次比一次讓人難捨

1、寶寶脫離孕肚

當孩子還是一個小胚胎的時候,是完全靠著母體的存活的,臍帶就是母體為胎兒傳送營養物質的介質,這個階段母親與胎兒相偎相依,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

而當預產期來臨,孩子從腹中脫離出來,寶寶迎來了跟母親的第一分別,從依附生存,變成完整的獨立個體。

一生之中,孩子與母親要經歷8次“分離”,一次比一次讓人難捨

2、寶寶能走路

在嬰兒時期,寶寶大多數都生活在媽媽的臂彎裡,當孩子第一次學會走路,掙脫媽媽的懷抱,義無反顧的向前走去,也開始了與媽媽的第二次分別。

一生之中,孩子與母親要經歷8次“分離”,一次比一次讓人難捨

3、寶寶上幼兒園

幼兒園是孩子脫離父母后,進入的第一個集體生活,這時候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比在家裡的時間更多,孩子可能會不適應,可能會出現分離焦慮症,但是卻必須要經歷,父母也要學會放手。

一生之中,孩子與母親要經歷8次“分離”,一次比一次讓人難捨

4、青春期

在孩子12歲以後,開始慢慢到了青春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開始有獨立的思想,對於媽媽的一些行為、話語看不慣,在思想上不再與媽媽高度統一,一味地聽媽媽的話,思維上來了一次大別離。

5、到陌生城市上大學

18歲以後孩子將去到一個沒有父母的完全陌生的城市,在那裡孩子將結交新的朋友,養成新的生活習慣,幾乎半年才能回一次家,每次回家媽媽不再像以前那樣當做平常日子,開始準備一大桌子孩子愛吃的菜,每天都想膩在孩子身邊。

等到孩子走的時候,還依依不捨一步三回頭的送。

一生之中,孩子與母親要經歷8次“分離”,一次比一次讓人難捨

6、孩子開始工作

大學畢業後,孩子找到第一份工作,正式進入社會,這個時候會跟父母有一個經濟上的分離,有能力的孩子,不再需要父母經濟上的支撐,甚至還會給父母一定的經濟補貼。

7、結婚生子

孩子會遇到一個相愛的人,兩個人步入婚姻的殿堂,然後生下愛的結晶,組成自己的小家,而曾經的家變成了父母的家,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只是偶爾回去看看媽媽,兩人的生活漸行漸遠。

一生之中,孩子與母親要經歷8次“分離”,一次比一次讓人難捨

8、最終離別

終有一天媽媽和孩子的緣分走到盡頭,迎來最終的離別,原本血肉相連的兩個人,被冰冷的土壤和石頭隔離開,媽媽在裡孩子在外,永不能再相見,誰也不願意這一次分離來臨,但又不得不經歷,這一次不是孩子離開媽媽,是媽媽離開了孩子,但沒有哪一個媽媽願意離開自己的孩子。

一生之中,孩子與母親要經歷8次“分離”,一次比一次讓人難捨

在面對分離的時候,媽媽應該如何安撫孩子呢?

一:學會放手

有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像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很多家長都會偷偷哭泣,或者躲在背後觀察孩子,但還是卻坦然處之,與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好,這時候媽媽就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去獨當一面才能成長。

一生之中,孩子與母親要經歷8次“分離”,一次比一次讓人難捨

二:懂得表達愛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很含蓄,父母不會直接表達愛,孩子與父母是血肉相連,沒有必要害羞,每次離別媽媽都應該跟孩子說:“我愛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三:當孩子堅強的後盾

不管孩子走多遠,飛多高,都記得家裡還有老母親在家裡等著,這就是幸福,在孩子長大了,與父母分離後,父母應該做的就是當孩子的堅強後盾,讓他一回頭就看到媽媽在支持他。

一生之中,孩子與母親要經歷8次“分離”,一次比一次讓人難捨

一生中,孩子要跟媽媽經歷上述8次離別,你現在到哪個階段了?歡迎留言交流。

我是一個萌娃控,和我一起關注兒童心理,一起解讀成長的那些煩惱,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鳴,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注:(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父母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