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地震應急預案體系趨完善 探公眾安全“守夜人”

甘肅地震應急預案體系趨完善 探公眾安全“守夜人”

圖為甘肅省地震局組織地震救援演練。(資料圖)甘肅省地震局供圖

中新網蘭州5月2日電 (記者 馮志軍)1日深夜,甘肅酒泉市肅北縣發生3.0級地震,約十分鐘後,甘肅省地震局即通過官網和微信公號等平臺,及時發佈了有關震中的地理區位、歷史沿革、天氣預報、甚至風土人情等詳盡訊息。作為公眾安全的“守夜人”,近年甘肅探索的地震預警“大應急”模式趨完善。

記者2日從甘肅省地震局獲悉,近年來,甘肅積極探索“大應急”模式,健全應急指揮技術系統,錘鍊應急救援隊伍能力,探索建立區域聯防聯動機制,全省地震應急救援能力明顯提升,為國家應急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地方經驗。

為更好更快融入和服務“全災種、大應急”,甘肅省地震局開發了甘肅省地震信息發佈系統,研發了甘肅省抗震救災信息通報系統、小型移動指揮平臺和自動成圖系統,為震情快速推送和災害快速評估提供了智慧化方案。

甘肅地震應急預案體系趨完善 探公眾安全“守夜人”

圖為甘肅張掖中心地震臺工作人員在祁連山主動源地震科學觀測站點架設水位儀。(資料圖)甘肅省地震局供圖

在夯實地震應急預案基礎上,甘肅省地震局推動形成了省市縣三級地震應急預案體系,編制更加符合“大應急”模式的《甘肅省地震應急預案》,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甘肅共編制各級各類地震應急預案件逾1.9萬多件,全省14個市(州)政府和98%的縣(區)政府已完成各自的地震應急預案。在全國率先開展編制《甘肅省重特大地震災害應急處置手冊》,為全國地震系統應急預案編寫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甘肅省地震局稱,已建成的蘭州國家陸地搜尋與救護基地,為地震救援技術培訓、實戰拉練、比武對抗、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提供場地平臺。截至2019年,先後為除港澳臺以外的全國所有省級專業救援隊累計培訓近3000人次,共計1.5萬名社會公眾走進搜救基地參觀體驗,學習防震減災和應急避險知識。

甘肅是中國地震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地震災害分佈廣、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災害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