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无名、也不负国!李爱珍曾4次落选中国院士,却当选美国院士

他们是国家脊梁,宁可无名,也不负国的科学家。

有多人想要成名?他们中有真才实学的科学家,也有哗众取宠的“小丑”。然而,在中国崛起的背后,并不是所有科学家能够成名,有许多成为了科学背后默默的奉献者,但是他们宁可无名,也不负祖国培养。

正是因为有着一代又一代这样的科学家,才硬生生让一个贫瘠的中国脱胎换骨,拥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成为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背后力量。

而李爱珍就是背后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中的一位,她淡泊名利,是我国著名材料学家。

宁可无名、也不负国!李爱珍曾4次落选中国院士,却当选美国院士

复旦大学毕业的李爱珍,有着扎实的科学功底。195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开始了材料学信息科学领域的半导体量子纳米结构和器件的研究工作。她研究的领域在国防、环保、医疗、经济等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当时,该领域在国内可谓“一片空白”,没有可借鉴的资料,在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等困难因素下,还要面对国外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该项研究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李爱珍不仅没有退缩,而且还迎难而上,因为她清楚,这是国家需要的关键技术,她要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在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李爱珍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终于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让西方学界,看到了中国人的骨气,看到了中国女性也不容小觑。而且在日后的工作中,她还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让该领域的相关国际会议在中国召开。

宁可无名、也不负国!李爱珍曾4次落选中国院士,却当选美国院士

在李爱珍从事科研的五十多年中,她取得了许多个国内第一,拥有十几件国家专利,也得到了国际上的多次认可。

然而,李爱珍这个不被大众熟知的科学家,因为先后在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4次被多名院士力荐参选中国院士,却4次落选,而进入人们的视线。

无疑,李爱珍在科研上取得无数成绩,获得诸多院士认可,但是却未能成为中国院士,无不让人觉得惋惜,但是她没有抱怨过国家,继续坚持着自己的科研。

2003年,她当选为亚洲太平洋材料科学院院士,而且在2004年,还被第三世界科学院(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授予工程科学奖。2007年,李爱珍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了当时国内第一个获得此荣誉的女科学家。

宁可无名、也不负国!李爱珍曾4次落选中国院士,却当选美国院士

“我想向社会表达我的两重感受:一是,我今天能够当上外籍院士,如果没有国家给我那么多平台、项目研究经费、科研环境等支持,就不会有我李爱珍的今天,对国家的恩情我是不能忘本的呢?第二个感受,我非常感谢推荐我的院士,我想他们的压力肯定非常大。总让他们失望,我感到非常愧疚,他们年纪也不小了,每一次都要为我写推荐信、审查推荐材料等,每年增选院士时,我都不敢面对这些院士。”

李爱珍就是这么一位科学家,尽管她没有获得中国院士的头衔,尽管她成为了美国外籍院士,但是她没有觉得国家亏欠她,更多的是感恩国家给予她的一切,心态如初。而她正是有着许多默默在背后努力的科学家之一,他们宁可无名,也不辜负国家培养,才让中华儿女能够幸福地生活着。

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在为我们国家强大而努力。相比较,那些大放厥词,羞辱祖国的留学生,忘记了是谁给了他们安静的学习环境。可惜的是他们吃饱饭,有祖国这样后盾,却还没有任何成就,就以为学富五车,以为了解西方文化和制度,背弃养育之地,却不知道其实只是一个“精神巨婴”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