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區復甦」天津意式風情街盼“歸哏”

「街區復甦」天津意式風情街盼“歸哏”

每一座城市都會有那樣幾條街,深深紮根在當地人的生活裡,用店招、用樹、用燈記錄著城市的五光十色和人的千姿百態。

2020年的春天,這段記錄註定不平凡,人們深居簡出,旅遊、商業、餐飲隨之停擺,經濟損失難計其數,街區驟然沉寂,商家經歷至暗時光。

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漫長的蟄伏變為蠢蠢欲動,各地街區迎來了遲到的甦醒,五一前夕,我們走訪了北京的簋街、天津的意式風情街、杭州的中國服裝第一街四季青三個街區,他們主題各異,客群不同,經歷著自救,也期待著復甦。

【街區復甦 · 天津意式風情街】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月芹“有嘛想不開的,您看看我。”這句天津人愛說的口頭禪,在疫情之下的天津意式風情街有了新的演繹——因為生意慘淡,餐館經理與店員、店長與隔壁店長開始相互安慰。

五一前夕,往年人擠人的風情街顯得特別冷清,中午飯點時間,整個街區遊客不過百。一街之隔,塞納河法餐店員王小伍能斬釘截鐵地說出對面德國巴伐利亞啤酒坊的入座率。而意大利威尼斯音樂餐廳經理,能估算出隔壁餐廳的營業額,去年同期一天營業額6萬-7萬元,如今“腳踝斬”至3000-4000元。各家亦在互相觀望其他家五一假期推出的吸引客流的方案。

“歸哏”,哏即笑料,流露出天津人樂樂和和的生活態度——早起上班,晚上遛彎,節奏緩慢,但平淡中不能沒有樂子,遇到一切不如意之事,都付之一笑,順其自然。

但沒有客人,是風情街當下最著急的事。疫情影響之下,風情街將如何“歸哏”和自救?押注五一,風情街的餐館們能否迎來轉機?

開店多虧點,不開店少虧點

風情街,小洋樓成群,馬可·波羅廣場、但丁廣場吸引眾多遊客駐足,從天津站步行可到,從天津西站過來只有6公里,海河穿城而過,河對岸是天津著名商業街濱江道。

這個街區原是1902年意大利在天津的租借地,2009年經過修繕開發,近200餘棟保存完整的歐洲建築群被打造成集旅遊、商貿、休閒、娛樂和文博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區,匯聚了全國乃至世界的遊客。

「街區復甦」天津意式風情街盼“歸哏”
「街區復甦」天津意式風情街盼“歸哏”

陳月芹/攝

現在呢?

4月27日12:47,午飯時間,位於風情街主街的德國巴伐利亞啤酒坊,兩位服務員在門口粘貼新的“津門戰役”健康碼,這不是著急的活兒,因為開店數小時以來,還沒有一位客人上前掃碼進店。

巴伐利亞啤酒坊租下的整棟意式建築,算是意風區面積較大的一棟,面積近5000平方米,僅後場便超過1000平方米。

餐廳經理趙健向經濟觀察網透露,餐廳年租金超過150萬元,不包括人工、物料、水電等支出,每天2500元租金是硬性支出。

作為第一批在風情街開業的餐廳,趙健已管理餐廳11年,以往清明假期過後,整個風情街就開啟旺季模式,天津人開始出門遛彎,大巴車載著遊客紛至沓來,京津冀自駕遊遊客亦不在少數。

趙健回憶,天熱時,晚上來風情街喝酒的人多了,三層餐廳加前後露天區共300桌座位夜夜爆滿,老客戶常常提前一天預定,一天營業額達到6萬-7萬元是“輕輕鬆鬆”的事,最旺時能超10萬元。

然而,受疫情影響,跨省旅遊被拉上封條,京津冀省際遊也因防控壓力和遊客心理而成效甚微。

趙健向記者展示了自4月1日復業以來的經營流水:4月4日,清明假期,全天營業額剛過1000元;4000-5000元已是生意較好的情況。

晚上7、8點是店裡生意最好的時段,但目前最多隻有5、6桌客人,偌大餐廳裡琉璃吊燈全都亮起,顯得有些冷清。

“開店多虧點,不開店少虧點。”這筆賬怎麼算?趙健透露,原本餐廳有20餘名員工,在不裁員的情況下,目前只能分兩班次上班,上一天歇一天,按天計薪。

前述在門口貼“津門戰役”二維碼的兩位服務員,也是餐廳上白班的全部前臺人員。問及現在的薪酬,兩人彷彿一捧哏一逗哏,打趣地說,基本工資3000元左右,績效基本沒希望,分兩班倒工資減半,加之因疫情而縮短營業時間,連以前超過12點的每月500元夜班補助也吹了。

“但我們還是很感激老闆,他們在賠錢開店,房租都彌補不上,還給我們發工資。”

止損與自救

對趙健而言,餐廳復工是最大的自救措施,但也可能是加速虧損的一條路。她介紹,街區內的典禮廊、天堂電影院等老牌餐廳至今未開業,考慮到開店的各類花銷以及現階段客流帶來的收入,這筆賬算不勻,不開店也是一種自救辦法。

「街區復甦」天津意式風情街盼“歸哏”
「街區復甦」天津意式風情街盼“歸哏”

陳月芹/攝

為減少物料損失,多家餐廳選擇減少菜品、酒水品類,改為99元、118元等價位的優惠套餐。同時,加大在互聯網平臺的推介,例如花費3000元左右可在大眾點評將店鋪置頂半個月,增加曝光度。

主打德國生啤的巴伐利亞啤酒坊面臨減少菜品和滿足老客需求的兩難。趙健算了一筆賬,店內共8種生啤,生啤開桶後有效期僅一週,以前單個品種一天內要換1-3次;現在打開一桶60升的酒賣不了幾杯,近千元的生啤每天都在報廢。

趙健為難地說,目前店裡還不敢減品種,因為在疫情期間仍光顧巴伐利亞的客群,多是開店11年攢下來的老顧客,也許千里迢迢過來只為了這一口黑啤,如果再減品種,可能連穩定的老顧客都慢慢磨掉了。

包括巴伐利亞餐廳、普拉納啤酒坊、福樓法餐等第一次加入“外賣”大軍,但由於風情街屬於景區,周圍辦公、居家人群較少,加之外賣形式不太適宜強調氛圍和情調的西餐正餐,效果不盡理想,開業20餘年的福樓法餐最終也選擇放棄。

還能怎麼自救?趙健想到了貸款。為了維持餐廳的正常運轉,近期她跟銀行諮詢過貸款的相關流程。

為推動街區復工復產,街區管理方天津市海河風貌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已召集街區內企業負責人,表示可幫助有融資需求的商鋪與銀行對接,現場多家商鋪均做了登記。

作為主街唯一一家中餐館,“狗不理”是天津街知巷聞的一張名片,但疫情之下亦難避衝擊。其店長也為自救發愁,看到遊客寥寥可數,感慨這棟近百年的建築應該也和她一樣,第一次見到這麼少人的情景,這位在“狗不理”工作了30年的老店長,疫情期間的工資按照天津市最低工資標準2050元發放,和其他店員一樣。

盼望著

根據稅務總局出臺的相關稅收政策,生活服務業自2020年1月1日起的銷售收入可以全部免徵增值稅。此外,天津市中小微企業可免徵2月至6月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的單位繳費部分,大型企業減半徵收2月至4月三項社保的單位繳費部分。

此外,3月17日,天津對承租天津市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收3個月房租,3個月房租減半。

多家餐廳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網,稅收和社保減免已經享受到了。針對餐飲業租金減3免3的政策,一個月前,海河風貌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已組織各租戶提交營業執照副本複印件、2019年度財務報表、商戶減免租金申請表、租賃合同及相關補充協議複印件等,現場提交上述資料後,工作人員口頭要求商戶將2019年欠的租金交齊後可享受減3免3。

成桂餐廳經理王淮表示,風情街區實行先營業後交租金的政策,由於2019年下半年生意慘淡,尤其是冬天淡季,原本計劃靠春節營業補上2019年12月及今年1月的租金,但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節奏,長達兩個月的“疫情閉店期”,房租、用工、食材等成本壓得餐飲喘不過氣,現金流吃緊。

“成桂在天津開業36年了,如果不是真的現金流緊張,我們肯定按時交。”王淮說。

針對這一情況,記者向天津市海河意式風情區管委會求證,截至發稿暫未獲得回應。

“復工復產不是一家餐廳自救就能實現的。”趙健說出了自己的顧慮,五一將近,很多市民仍然不敢出門消費,甚至不知道風情街已經恢復。

這時候,巴伐利亞餐廳選擇在3月虧本開業,是希望靠一家又一家商鋪的堅持,一幢一幢小洋樓的燈火明亮,來告訴大家,風情街仍有喝酒處。即使不能完全恢復至以往推杯換盞、夜夜人滿的狀態,至少商鋪還能存活。

4月30日零時起,京津冀同時將應急響應級別從一級調整為二級,三地在戴口罩、社區、交通、公園景區活動等方面的管控均有所調整。

五一會迎來轉機嗎?”盼望著。”趙健說。

更多:

【街區復甦】“中國服裝第一街”杭州四季青入夏

【街區復甦】小龍蝦的季節來了,簋街還需要排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