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養老離上海老人有多遠

在去年落幕的第八屆中國國際業博覽會上,日本展團和先進的日式養老理念讓人印象深刻。其實,一些日本養老品牌、養老理念已經在幾年前就進入上海,有的還合資開設了日式的養老機構進行"試水"。上海老人能接受日式養老嗎?

日式養老離上海老人有多遠

日式養老院

讓我們做一下差異對比:中國重"包辦" 日本重"自立"

日式養老離上海老人有多遠

日本老人普遍思維開放,動作靈活

日本現在已經完全步入了高齡化社會,社會的方方面面也都體現著"老齡化"。比如醫院中病床、衛生間的設計,處處都體現著對老人的"關懷"。日本也出臺很多傾向老人的政策,比如看病負擔比例降低到20%,規定療養中入院的飲食費用標準等。

日式養老離上海老人有多遠

智能機器人教導早操

日本有一個產業,叫做"介護產業",嚴格意義上說,日本的"介護"概念,並不等同於"養老"。在中國,"養老"就是照顧老人,但在日本,"介護"是建立在"自立支援"的基礎之上的。"自立支援"是指老人根據自身具備的能力去做一些事情,並不是所有事情都由護理人員包辦。

日式養老離上海老人有多遠


日式養老離上海老人有多遠

老人正常的身體機能如果老是不用的話,慢慢就會退化,從而陷入臥床不起的惡性連鎖反應中。而在日式的養老理念中,老人首先會做一個介護評估,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會劃分五個不同的等級,來制定介護的方案和內容。儘量讓老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日式養老離上海老人有多遠

中國現在也步入了老齡化社會,但由於人口等各方面原因,社會福利方面還不能和日本比。主要養老支出是老人的退休金和子女的補貼。也就是說大部分話語權都在子女身上,又由於中國傳統觀念裡面講究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享福模式,所以各大養老院採用的基本都是"保姆"模式

日式養老離上海老人有多遠

中國式保姆護理

從長期的實踐來看,"自立支援型"比"保姆型"的養老效果要好,老人能動的這部分機能都被利用起來,動得多了身體狀況也會得到改善,對壽命延長也有一定的幫助。

中國的養老市場"不簡單"

與多位日本介護產業相關的人士聊天時,他們都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那就是:中國的養老市場"不簡單"。從事幾十年養老事業的他們口中,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還是相當的"吃驚",但是隨著溝通的深入,我發現國內的"養老市場"是有著濃厚的"中國特色"。實際上,和數年前相比,最近進入到中國養老市場的日本企業的"意識"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最開始日本企業認為:想要在人口眾多的中國開始養老事業,就必須建一座巨大的"養老院"(日本稱為:老人ホーム)。而現在,"日本企業不要輕易開設養老院"的想法佔據了日本企業的主流。

日式養老離上海老人有多遠

老人ホーム

其實理由很簡單,日本企業經過實踐發現,在中國開設的日式養老院,沒有吸收很多老人的入住,而且從事介護的員工也不容易培養,最終只能走向"關門大吉"的道路。

日本企業為何無法玩轉中國養老市場?

文章寫到這裡,肯定有人會問:為何日本企業沒有在中國養老市場取得成功呢?從我們的分析來看,主要有下面3點:

1. 調查不足,特別是"選址"方面尤為明顯;

2. 沒有充分考慮中國人的習慣、文化以及愛好;(同樣為中國人,也會有很大的地區差異)

3. 缺乏成本以及商務意識;

關於上述三點,在下面我會重點分析。

  • 調查不足

最開始在中國開設養老院的日本企業選址有很大問題,他們多是和一些沒有經驗的房地產商企業合作,屬於明顯的"調查不足"。在日本的養老院,一般開設在較為偏僻的地帶,但是國內的養老院,選址十分重要。

上海祥福頤養院董事長這樣說到:國內的養老場所最重要的就是選址,其次是保證從業人員。對於外國企業來說,其難度更高。如果不是和十分熟悉中國市場的企業合作的話,是很難成功的。

這家養老企業在上海擁有莊園式養老院、老年公寓等養老產業,每家養老院入住率幾乎都是100%,從業人員的離職率只有1%。從這些數據來看,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養老企業。其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選址,該企業的養老院都在十分方便的都市地帶。

日式養老離上海老人有多遠

祥福內景

在日本,許多大型的養老設施為了能夠提供價格低廉的服務,一般將養老設施建設在郊外,因為土地成本便宜,可以節省大部分的成本。並且這種做法已經成為日本業內"默認"的規則,所以日本企業來到中國投資的時候,並未考慮太多選址的事情。

  • 沒有充分考慮中國人的習慣、文化以及愛好

中國養老設施和日本養老設施最大的不同是"理念",日式介護的理念是:維持老人殘存機能和自立。在日本的養老院,大多是老人儘量靠著自立來應對自己的生活,而介護人員起到"輔助"的作用。

日式養老離上海老人有多遠

在國內家屬們最好一個老人四個幫

但是這種理念在國內並不被理解,很多人認為:我將老人送到這裡,就必須24小時滿足老人的所有要求,做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一關就難到了許多日本企業,如何向中國人介紹這種理念,成為了一件頭疼的事情。

  • 缺乏成本以及商務意識

日本介護產業做的很好,但是那正是因為日本有介護相關的政策才能夠做到這一步。日本施行的有一種叫做"介護保險制度",該制度是以"收入"為前提來進行的介護服務。雖然中國也有一部分城市施行了類似於日本的保險制度,但是受眾面依然很窄。

在日本,介護產業與其說是"生意",不如說是"福利"。所以,日本企業天生對於介護產業的"商務以及成本意識"就不強。日本企業可以提供"高價值高服務"的介護,但是無法提供"便宜且符合市場"的介護。

前文中提到了上海長寧的一家養老院,其實這家企業的董事長曾經提議開展"老年痴呆"老人專業服務的想法,並且還諮詢了許多日本"老年痴呆的專家",想到導入日本應對老年痴呆的技術。最終結果是不符合預算,引入日本技術的成本太高。

專家:設施容易置 理念不好學

有專家指出:日本的養老理念重視"以人為本",國內養老機構在這方面的意識則比較欠缺。近年來,國內很多養老機構都去日本考察,無論是從建設之前的設計,還是無障礙設施以及養老用具的選擇,中國都參考了很多日本的經驗。但是在軟件上,國內養老機構引入日式理念的程度並不高。

在飲食、娛樂、精神、護理等方面,國內養老機構和日本的差距還很大。

日本的"自立支援"理念其實適用於所有中國老人,國內的養老機構也在學習這種先進理念。就如前文所提上海長寧的那家養老企業,他們就在常規生活之外想盡辦法調動老人積極性建設時間銀行、發行內部代幣、室外耕作、外出旅遊等等活動及措施來鼓勵老人走出房間參與社交。

日式養老離上海老人有多遠

老人生活


日式養老離上海老人有多遠

老人生活

老人社交活動一多活力就會明顯提升。但是養老觀念的革新不光是養老院的經營理念更新,還有一大半關係是老人家屬身上,只有雙方都進行理念革新並互相理解才能對現在普遍的養老模式進行提升。

大家都覺得日本的養老經驗先進,但日式養老的理念要想廣泛地被接受,還需要一個漫長過程。未來養老產業必然會快速發展,因為從人口推移來看,我國將要面臨全世界最為"迅速"的老齡化,並且經歷全世界任何國家都未曾經歷的"龐大老齡社會"。

現在養老產業的發展只是"起步"階段,路還遠,廣闊的前景就在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