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高尚爱财有道就是有原则、守底线、讲良心

人格高尚爱财有道就是有原则、守底线、讲良心

  

人格高尚爱财有道就是有原则、守底线、讲良心


读《柳毅传》,悟彻“大天苍苍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深思悟透了,便懂得人与人之间非但相貌不会完全相像,人生境遇、仕途官道、婚姻家庭、财富贫贱等均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人人都有独立人格。

独立的人格,也分高尚与卑贱。

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的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佳话;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周敦颐,拒绝官场腐败,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陶渊明辞弃官职,居住在一个宁静的村庄,因此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人格。这些都是高尚的人格,

不妨来看看这个陶渊明,他曾担任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职。彭泽县令,是他仕途生活中的最后一任官职。这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叙述得最为详细。《传》中说他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当彭泽令。他一到任,就令部下种糯米,糯米可以作酒。所以他说:“我常常酒醉,就心满意足了!”他的妻子坚持要种大米。于是,将二顷五十亩田种糯米,五十亩田种大米。这就是陶公独立人格之所现,谁学也学不来。

电视连续剧《蜗居》演得很现实,那个市委秘书宋思明在剧中有许多经典台词很令人回味,其中有关于金钱的话题,老宋是这样说的:“现在的社会太现实太残酷了,没有人再认为亲情是重要的了。但我告诉你,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大问题。

人这一辈子,有许多困扰是无法解决的,比方说生老病死,比方说众叛亲离,比方说勾心斗角,比方说不再相爱。

所有的这一切,都比房子啊,钞票啊要严重得多。一个人可以背金钱的债,却不能背感情的债。背金钱的债你有还清的希望,而背了感情的债也许到死都会愧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道”,就是有原则、守底线、讲良心。

  曾瑞《中吕·山坡羊·叹世》云:“鸡鸣为利,鸦栖收计。几曾得觉囫囵睡!使心机,昧神祇,区区造下弥天罪。富贵一场春梦里。财,沤泛水;人,泉下鬼。”鸡鸣的时候出门去挣钱,暮鸦归巢的时候回家计算利润,起早贪黑,勤劳致富,这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使心机,昧神祇,区区造下弥天罪”,说明发的是有昧良心的不义之财,所以连觉都睡不安稳。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的手段聚敛钱财,或可富于一时,却不可富于一世,等到人去财空,便恍如“一场春梦”。

晋·陈寿《三国志·管宁传》:“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是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和追求。有那么些人热衷于功名利禄,自己有些许资本,然后就到处宣扬,说别人的事业没什么前途,说别人没有什么出息,试问:你的前途是什么?你的出息是什么?“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你眼中的利禄可能在他眼中恰恰是最肮脏的,也最不屑于提的。

笑铀

2020,3,2.


人格高尚爱财有道就是有原则、守底线、讲良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