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亡故,兒女必重孝,漫談河南戴孝習俗

河南老人去世,兒女必戴重孝。這裡說的重孝,就是傳統葬俗中的披麻戴孝。由於河南地域廣闊,導致各地戴孝習俗有一定差異,但老人去世,兒女戴重孝一說還是比較一致的。

當地人的重孝是指:戴白布孝帽、穿毛邊白大褂孝衣(豫東地區叫孝衫)、腳穿孝鞋、手持哀杖等。儘管各地都稱“重孝”,但制式卻有諸多不同。

老人亡故,兒女必重孝,漫談河南戴孝習俗

鄭州一帶男的孝帽用一塊方布折成,戴在頭上,有的還在右額邊塞一塊白布或白紙,它相當於孝帽垂下的麻球。孝衣對襟、衣長及膝、無領有袖、無扣有帶,腰束一批兒生麻。下穿白孝鞋,雙親死一,孝鞋不糊嚴,雙親皆故,將孝鞋糊嚴。

媳婦頭頂孝布,一般長約三尺,寬約六寸,從額前繞過,繫於腦後。上身穿對襟長孝衣,長可過膝,肩上披一匹生白布,公死披左肩,婆死披右肩。這匹白布是由媳婦孃家專門送來的。下邊所糊孝鞋,若婆家和孃家雙方四個老人未全故,則不能糊嚴。

老人亡故,兒女必重孝,漫談河南戴孝習俗

豫南光山等地,兒子所戴孝帽,是用長長的白布做成的,一般來說,長度以孝子身高的兩倍為宜。交叉打折,戴在頭上。父母亡一人者,兒孝帽垂一條到地,父母雙亡者,兩條皆垂於地。喪主家族的大小,只需看一看有多少“長頭布”就知道了。孝帽前面要蓋住額頭甚至眼睛,兩耳處垂二草球,叫“毛頭塞耳”。毛頭,光山人解釋說是孝衣無邊。孝帽後面的交叉處,要用小麻繩繫住,父母亡一人,麻繩用一條,雙亡,用二條,要求麻繩長皆垂地。長孝衣的大小與現今的大衣差不多,孝衣要毛邊、對襟、立領、領抵頸,系時用叄對帶子,腰束叄股生麻繩。父亡,繩左垂地;母亡,繩右垂地,雙亡,繩的兩頭垂地。膝以下,要用麻繩拴起來,稱麻腿。

老人亡故,兒女必重孝,漫談河南戴孝習俗

在豫北輝縣等地。兒媳及女兒要穿毛邊大孝衣,全為麻質,男的孝帽上還要再頂麻袋,麻袋上帶有一個個的麻絨球,女的肩上斜披兩塊生白布,白布上要綴有許多麻絨球。孝衣、孝褲,腰束生麻,手持素杖,讓人一見就想垂注。

兒女穿的毛邊麻孝衣,在古代五服中稱“斬衰”,哀愈深,布便愈粗,古時衣服皆麻,所以為表哀痛,兒女戴孝一律穿粗麻,且不緝邊。

老人亡故,兒女必重孝,漫談河南戴孝習俗

除了重孝外,其他人就不講究了,穿什麼都有,有的侄兒,侄媳戴孝帽,穿齊邊短孝衣,也有的只戴孝帽不穿孝衣。在杞縣,有的孫輩和兒輩頂上一樣的孝帽,在鄭州有的孫子孝帽上綴一塊藍布,在方城,還有孝帽上綴紅布的。重孫子的孝帽有綴紅布的,也有綴黃布的,女人的白孝布也大小不一,有的約長叄尺,叫“孝子頭頂叄尺白布”,也有的是一塊方布,摺好頂起。再就是往鞋上糊孝,南陽等地叫漫鞋,一般是亡後一日,由家庭主婦或家族中懂禮有經驗的老婦帶頂,家族中該穿孝的人各拿來一對鞋,按輩分高低,血緣遠近等規矩,用白線往鞋面縫孝布。前面說過,若有老人健在,兒女的鞋不能糊嚴,具體糊起來,各地規矩又各有不同。

老人亡故,兒女必重孝,漫談河南戴孝習俗

南陽方城一帶,父死母在者,兒、媳的孝鞋上沿留毛邊。母死父在者,孝鞋下沿留毛邊。父母雙亡者,孝鞋上下均留毛邊。其他人等,只糊鞋頭,不留毛邊。孝鞋不能換布,即不能嫌孝布不好撕掉再換,俗信換左腳死父,換右腳死娘,換雙腳父母都死。孝鞋也不能撕,撕孝就是撕死者的皮,死者會報復的。鞋上的孝布要聽任其自己爛掉。一般侄、孫和遠房人等,孝爛了就不能再穿了,兒女和媳婦不行,特別是兒子、女兒、媳婦,一定要穿年孝。

民間有謠:“爹,爹,十二個月,娘,娘,叄年長。”娘孝重於爹孝,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自然的,親情的,一是社會的,禮道的。小孩頭叄年是在娘懷中長大的,“吃孃的奶,抓孃的心,引個小孩跟孃親。”吃奶叄年,穿孝叄載,以報娘恩,表現的是親情。社會的是指與姥孃家的關係。

老人亡故,兒女必重孝,漫談河南戴孝習俗

五十年代以前,爹死了比娘死了麻煩事少,俗語有“好理的爺爺,不好理的奶奶。”娘死了,做兒子的常受姥孃家的制約,若舅對外甥有成見,或者兒子確有不孝行為,姥孃家就會趁機發難鬧喪,或壓喪不許埋人,或故意找茬鬧事。不過,這樣不能說沒有一點好處,許多不孝之子確實得到了懲罰:賠錢並丟人。兒女們的孝鞋穿爛了,再做一雙純白鞋穿上。

近年來,機制鞋驟增,男女人等多買一雙白鞋充任。爹穿一年,娘穿叄年。男人的孝帽和女人的孝布僅限於喪期、叄天上墳、“頭七”、“五七”甚至百天上墳時用,其他時間不穿。守孝期間,女兒頭繩用白,兒子戴帽,有在前帽根處綴一白布條的。七十年代後,不少人常縫一白“孝”字。另外還有講究,譬如兒子百日不剃頭,鬍子長長了也不能剪,“五七”內兒子不能洗腳,不然,洗腳的髒水得由陽間的父母替喝。

老人亡故,兒女必重孝,漫談河南戴孝習俗

女婿著孝在河南一帶最為複雜多樣。未婚女婿穿藍孝者多,在登封和豫北等地,甚至已訂婚出閣的閨女都服藍孝。已婚的女婿需穿白孝,在南陽方城一帶,女婿腰間束白布,打布結於腰前,孫女婿腰間也束白布,但打結於一側,還有的地方孫女婿斜披一條紅布帶。在黃河北岸的原陽一帶,著孝時興“耍女婿”。女婿的孝,需由妻侄們穿,一群“孩子們”胡亂鬧著,常給穿得亂七八糟。女婿不但不能發惱,還得樂哈哈地給“孩子們”發賞錢。有的女婿不懂此俗,一到岳父家便把孝衣穿上。妻侄們還得給他們“扒”下來,重新給穿上。原陽的女婿穿孝較重,除腰間不束生麻,其他一切與兒子同。(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