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飛絮是怎樣產生的?會傳播新冠病毒嗎?

“最美人間四月天。”春日暖陽下,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然而,在北方不少地區,空中常飄來白色楊柳飛絮,入鼻入眼,惹人煩惱,過敏體質的人們更是苦不堪言。

飛絮會不會造成新冠病毒傳播?該如何防治飛絮?能不能把產生飛絮的楊樹、柳樹“一砍了之”?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為您答疑解惑。

楊柳飛絮是怎樣產生的?會傳播新冠病毒嗎?

每到春季,北方不少地區都會迎來漫天飄飛的楊柳絮。

飛絮是怎樣產生的?還要飄多久?

楊柳飛絮現象由來已久,主要發生在北京等北方的十來個省市區。楊樹和柳樹都屬於楊柳科,雌雄異株,而所謂飛絮,其實是雌樹的種子和衍生物。楊柳雌花發育後長成小蒴果,裡面有白色絮狀的絨毛,中間藏著一些芝麻粒大小的種子。隨著小蒴果不斷成熟,逐漸裂開,那些白色絮狀的絨毛便攜帶著種子漫天飛散,傳播繁衍下一代。

其實我國北方每年的飛絮分為兩撥。一般4月上中旬左右迎來的是楊絮,柳絮則來得晚一些,在4月底至5月初發生。楊絮、柳絮盛飄期會各持續兩週左右。

目前,北京大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山東大部、山西南部等地進入飛絮盛飄期。預計4月20日前,山西北部、北京西部北部山區以及河北唐山、秦皇島等地進入飛絮盛飄期。預計4月20日後,山西北部的朔州、大同以及河北北部的張家口、承德等地進入飛絮盛飄期。

楊柳飛絮是怎樣產生的?會傳播新冠病毒嗎?

面對飛絮,敏感人群應做好防護。

飛絮會傳播新冠病毒嗎?該怎麼防護?

“四月飄雪”看著浪漫,實則讓人煩惱。飛絮一旦進入眼睛、鼻腔,容易引起不適或炎症,特別是易過敏人群,暴露在大量飛絮之下,會刺激加重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此外,飛絮可能影響交通和公共安全,北方春天本就乾旱,飛絮又有“見火就著”的特性,如果清理不及時,一旦接觸明火,極易引發火災。

有人還擔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漫天飛舞的楊柳絮會不會傳播病毒?對此,北京同仁醫院鼻科副主任王成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根據現有的研究,沒有證據證明楊柳絮中存在新冠病毒。”

雖說不必擔憂飛絮傳播病毒,但大家還得注意防護。專家提示,老人、小孩、鼻炎患者等敏感人群應做好防護,可佩戴口罩、儘量不穿易黏飛絮的衣物、減少出門次數。如果連續兩天以上高溫無雨,容易引起飛絮高發。戶外鍛鍊等室外活動儘量選擇在早晨、傍晚或雨後等飛絮較輕的時段。過敏者可用藥物預防,回家後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若飛絮不慎入眼,儘快用清水沖洗。

專家還提醒,相關部門及個人需及時清理飛絮,避免堆積;要科學清理,採用高壓噴水等措施,不能為圖省事一燒了之;還要管好火源,不能點燃飛絮,學校和家長要加強對中小學生的防火意識教育。

楊柳飛絮是怎樣產生的?會傳播新冠病毒嗎?

園林綠化工人正在使用高壓水槍治理飛絮。

為啥飛絮年年治、年年來?能不能“一砍了之”?

有人不解,既然楊樹、柳樹有飛絮問題,當年幹嘛種那麼多?

這要結合國情、結合歷史來看。以北京為例,現有的楊柳樹主要種植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我國城市綠化處於起步階段,經費投入有限,可選擇的樹種較少。而楊柳樹適合北京水土、可防風沙、易成活、長得快、養護成本較低,自然成了綠化的主力樹種。

然而,由於當時的科技侷限性,楊柳樹在幼苗時期較難分清雌雄,且雌株通常比雄株易成活、生長快,這為後來飛絮氾濫埋下了隱患。近年來正好趕上當年栽種的楊柳樹集中進入成熟期,雌樹紛紛開花結果,飛絮量大就成了“災”。

據統計,每棵成年楊柳樹每年生出28萬—1485萬枚白絮,合計重約1千克。以北京五環內為例,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楊柳樹雌株28.4萬棵,總共會產生約284噸楊柳絮。以一頭大象重5噸計算,換算一下,這些楊柳絮的重量約為57頭大象!

此外,當年做綠化計劃時未曾考慮生物多樣性,種植的多是“純林”,即單一樹種的成片樹林。楊柳樹集中分佈在道路邊、河流邊和村莊周邊,而這些地區又缺少其它樹種,一旦開始飄絮就越積越多。城市裡高樓大廈的樓間小氣候也會影響飛絮的擴散,飛絮打著轉,卻怎麼也飄不走。

近年來,各地採取了一些治理辦法,例如給樹幹“掛吊瓶”(注射花芽抑制劑,抑制花芽分化和飛絮形成)、讓雌株“變性”(截除柳樹雌株樹冠,高位嫁接雄株接穗)等。但這些舉措要麼無法一勞永逸,要麼技術要求高、成本高,很難大面積應用。

有人說,既然問題源頭是楊柳樹,乾脆把它們都砍了,換成其他樹種不就行了?專家表示,“一砍了之”萬萬使不得。因為北方城市的楊柳雌株數量十分龐大,更換樹種不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還需要配有較大數量的採伐限額,很難大範圍推行。而且直接砍樹弊大於利,林學及生態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強調,楊柳樹的生態作用遠大於飛絮的影響,現有的楊柳樹大都已形成大樹,具備釋氧固碳、降溫增溼等功能。如果大量伐除,不僅會引起城市環境質量的下降,還會造成更為嚴重的生態損失。

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瞭解到,作為北京市重要鄉土樹種,楊樹、柳樹的森林蓄積量佔全市總蓄積量的42%。楊樹通常能長到二三十米高,遮陰效果最好,如果沒有楊樹,北京的“綠色天際線”將下降5%—10%。柳樹春季發芽早,冬天落葉晚,是北京城鎮綠化中綠期最長的闊葉樹種,如果沒有柳樹,北京綠色較多的時間將會減少30來天。

保持生態系統以及樹種配置的多樣性,是解決楊樹、柳樹飛絮問題的根本途徑。早在2015年初,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就下發了文件通知,對根治楊絮柳絮問題進行了專門部署。

各地相關部門正在想方設法治理飛絮:減存量、控增量,治標與治本結合,慢慢調整現有林分結構;在新建城市綠地中,科學配置樹種,選育既速生又無飛絮的優良新品種;加強城區外圍綠化隔離帶建設;在楊柳樹多的綠地地面上種植灌木和草本植物,吸附飛絮,並在開花時節採取高壓水槍沖洗、修剪枝條等人工措施。

相信多措並舉之下,能逐步讓飛絮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不對敏感人群造成困擾。

(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