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火燒赤壁到底是誰的功勞?

歷史緣來有此


赤壁之戰是我國曆史上的一次比較出名的大戰役。公元208年,曹操收降了荊州劉琮,順勢直下江東。《三國演義》中曹操率領大軍83萬,號稱百萬,大有一統天下之勢。

東吳陣營出現了重大分歧,孫權在戰與降之間搖擺不定。此時諸葛亮代表劉備出使江東,在會見孫權前,諸葛亮舌戰群儒,最終說服孫權,使孫權傾向於聯合劉備以抗曹。

但東吳有孫策遺言:“外事問周瑜,內事問張昭”。所以最後促使孫權下定決心抗曹的是周瑜。主戰派魯肅和黃蓋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孫權決心一定,軍事指揮就完全交給了周瑜。後來,周瑜運籌帷幄,部署大戰。這期間,周瑜利用蔣幹盜書的反間計殺人曹操的水軍都督蔡瑁和張允;龐統獻連環計使曹操把戰船連在一起;黃蓋獻苦肉計和周瑜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諸葛亮草船借箭又借東風等等計中有計、爾虞我詐、精彩紛呈。

赤壁之戰,各方人物的表現淋漓盡致,戰鬥場面雲詭波矞,戰爭結局是以弱勝強。令人歎為觀止。

作為旁觀者,從功勞苦勞兩個方面看,周瑜貢獻最大。再應該是決策者孫權和發起者劉備和諸葛亮。再就是斡旋推動者魯肅了。再是先鋒人物黃蓋。還有很多有貢獻的人,比如:東吳猛將甘寧、韓當、程普、丁奉、徐盛等還有給曹操送詐降書的闞澤。劉備方面的張飛、趙雲、劉封等人也有些許的功勞。當然獻連環計的龐統也功不可沒。

遺憾的是,劉備陣營的頭號大將關羽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好像寸功未立。其實,正因如此,劉備才得以生存並且趁機贏得了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的大好局面。所以,關羽華容放曹操居功至偉。

俗話說得好“一將功成萬骨枯”,在大戰中犧牲的和倖存下來的無數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是不是也應該記上一功?


大愛無恨劉成軍


《三國演義》中火燒赤壁是周瑜知道曹操那邊派他的下手蔣幹到他們那裡探聽軍中情況之後,周瑜就和鳳雛先生龐統商量了一個計策,等蔣幹一來,周瑜假裝對他的到來十分生氣,將他安置在一個帳中,用兩個士兵看守,到了夜裡蔣幹出來散步,碰到龐統,勸他投降曹操。龐統假裝答應,跟蔣幹去見曹操,為他出了一個計策,叫′連環計’叫曹操把所有的船綁在一起,用鐵鏈牢牢鎖住,戰馬可以在上面奔跑,讓那些不習慣水戰曹軍可以比較好作戰,曹操哪裡知道只要一隻船燒起來,所有的船都會燒起來,曹操在無形之中上了龐統的當,所以火燒赤壁是周瑜和龐統的功勞。


四季芬芳500


實際上完全是周瑜的功勞,宋代的蘇東坡寫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說明了是周瑜的傑作,與諸葛亮沒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