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散文:打穀場上的童年

原創作者:馬孝國

鄉情散文:打穀場上的童年


童年的記憶,美好而短暫。回首童年的歲月,如同在故鄉的老屋裡做了一個夢,夢醒了,人也長大了;又如在故鄉的打穀場打了一個滾,翻個咕嚕轉過身來,不覺人到中年。然而,那打穀場上留下的童年記憶,依然鮮活依舊,如在眼前

打穀場是村外田野中間的一塊大空地,各家按照人口比例分佔其中的一份使用。每年盛夏農忙是打穀場最熱鬧的時候,也是村裡人最辛苦的時候,為了趕著好收成,每到這時候,村裡人都鉚足了勁的幹活。一般一週左右的時間,空蕩蕩的大場子上,變戲法似得冒出一片片黃燦燦的麥秸捆:有的散開在地黃燦燦的一片,有的如一個個小兵神氣站立在地上,腰間束著一道金黃色的麥秸腰帶,挺著腰身,傲嬌的綻開著一頭金色沉甸甸的麥穗;有的則如無數個小兵湊在一起形成各樣的圖案和陣容,陳列在大場上很是壯觀。

鄉情散文:打穀場上的童年

到了脫粒的時候,散開的麥秸捆攤開在大場上,如厚厚的一層金色地毯,有時候厚度有我們小孩子半身高。頂著盛夏的太陽,人們把鋪在大場上的麥秸翻個面的晾曬,幾次翻曬之後,就開始碾麥粒出穗子了。最早是用黃牛或者驢子套著石轆子在麥秸稈上碾,牲畜慢騰騰的拉著石碌碌在上面吃力的走,牽牲畜繩子的人領著牲畜從外向內的繞圈往裡碾。過了一個時辰左右,漸漸厚厚的麥秸稈地毯縮矮了一半,然後牽著氣喘吁吁的黃牛到大場外邊的樹下陰涼地休息。人們鬧哄哄的抄起叉子一擁而上,順著一邊把整個大場上的麥秸稈翻個面,在曬一個時辰左右,又開始重新一次碾場。

鄉情散文:打穀場上的童年

有時候,牲畜在前面慢慢地走,我們一群小孩子手裡拿著幾根樹枝,挨著牲畜身邊幫著吆喝,但往往都會被大人趕回來,於是繼續不甘心的站在場外大喊大叫起鬨。等著翻場的大人們趁著這個時間躺在麥秸稈上休息一會,也懶得管我們瞎鬧。就這樣,場子碾壓了二遍之後,麥粒基本就脫落和糠摻合在一起了。再後來就改用手扶拖拉機拉著石碌碌碾麥穗脫粒,拖拉機冒著煙飛快的在大場上跑,於是,我們感覺全沒有了用牲畜拉石碌碌碾場的興致。

鄉情散文:打穀場上的童年

而到了揚場的時候,人們一木鍬一木鍬的把混合著麥粒和麥糠揚在風裡,麥粒和麥糠分落在不同的地方。一個人迎風揚場,一個人用大掃帚在麥粒落下的地方撣麥穗,這都是技術活。我們有時候趁大人不注意,赤著上身光著腳丫子衝進麥粒落下的地方,於是身上被落下的麥子砸的癢癢的,頭髮力耳朵邊肩膀上都是麥粒,然後趁著大人還來不及趕我們,哈哈笑著抖著一身的麥粒,趕緊跑的遠遠地。

鄉情散文:打穀場上的童年

再到後來用脫粒機直接脫粒,需要一戶戶按照次序輪流進行。我們又一次可以參與進來,在脫粒機嗡嗡的怪叫聲中,在脫粒機嘩嘩脫粒的聲音中,我們幫著大人手忙腳亂的解著麥秸捆,或者從遠處把麥秸捆託到大人們的身邊,每次都和大人們一樣,搞的灰頭灰臉。

鄉情散文:打穀場上的童年

幼小的我們不懂得農忙的艱辛,這大場上,那沉甸甸的麥穗,那黃燦燦的麥粒裡,留下家人們多少血汗和付出,又包含了多少希望和幸福。

鄉情散文:打穀場上的童年

農忙過後,顆粒歸倉,大場上留下個一個個乾柴垛。有的圓圓的如大大的黃蘑菇,有的長方形好像一塊塊方形蛋糕,於是大場上童話般冒出這些黃蘑菇和方形蛋糕的乾柴垛來。尤其到了村裡偶爾一次放電影的時候,這些乾草垛就是成了人們的沙發靠椅,人們靠著依著躺著在柴垛上,看著電影,我們卻會把乾柴垛掏個大洞,直接鑽在裡邊,只留個腦袋在外看電影,可有時候看著看著電影就在麥垛裡睡著了。往往電影散場了,大人們拿著手電喊叫著,把睡著的孩子從柴垛裡提出來帶回家去。

平時打穀場更是我們的遊樂園:捉迷藏,跳柴垛,玩老鷹捉小雞等等。那時候我們在打穀場得到的快樂,回想起來,竟然比後來遊玩迪士尼感覺更加酣暢淋漓。

鄉情散文:打穀場上的童年

後來,再回故鄉,記憶中的打穀場已經變成一處廢墟。在那熟悉而陌生的廢墟邊 ,我徘徊良久,彷彿聞到了那記憶中熟悉的麥秸香味,眼前浮現出一片片麥秸的金黃:那魂牽夢繞的打穀場上,堆著金燦燦的麥穗,也存留著我金燦燦的童年快樂時光!

附1)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2)感謝讀者厚愛,歡迎閱讀關注和轉發,如有意在相關刊物上發表本作品,請尊重原創版權,和作者聯繫後進行,有違者必究,敬請配合,非常感謝!

#原創散文##原創美文##我要上頭條#家鄉情結##故鄉風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