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事件後,餘錢是買理財還是買房?

哈爾濱身邊事兒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感謝關注

1 原油寶事件是一次突發事件,也是因為油價大跌導致的,今年的金融市場很魔幻,美股四次熔斷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沙特和俄羅斯的價格戰,也使得原油供應太多,同時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停滯,原油需求下降沒有支撐,一路跌破新低,而原油期貨市場甚至出現負數油價,空頭倒閉多頭交割日止損出局。

這次事件首先是中行產品風控缺失,才會出現賠光保證金還要客戶倒貼3倍錢的情況,其他同類銀行產品早在國際期貨交易所提醒油價風險的時候,就完成了交割,避免了損失,這次事件是中行把不適合普通儲戶投資的高風險金融衍生品開放給客戶,又沒有讓客戶瞭解這個產品風險,對於只知道做多,以為最多虧掉本金的散戶來說,自己都傻眼了。

今年的疫情也不是炒房時機,很多房地產為了回籠現金,打折賣房,也有人鼓吹房價要漲,深圳更是出現經營貸款違規流入樓市,百萬喝茶費的問題被監管部門批評。在住房不炒的基礎上,房價不會大漲,維穩第一。大眾炒房賺錢已經是過去式,如果是剛需住房不是投資,那看自己財務情況,在保留足夠現金流情況下,再去考慮房產配置。

綜上:今年的疫情,大家應該明白的是一份工作的價值,還有就是保留充足現金流的價值,而不是去冒險炒房投資,去做高風險理財,現在你需要做的事情是踏實工作,多賺錢少冒險,保留急用週轉資金。


路人蟻


普通人炒股、理財稍稍不慎就虧,特別是股市千萬別去。


用戶歲月滄桑


從事件的角度看,原油寶是個例,卻也反映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選擇理財還是買房更多的要看你個人的情況。下面就來做一下詳細的解釋和說明。

1. 原油寶事件是個例

我們先來說原油寶事件,這件事是幾個小概率事件同時發生後才會出現的。比如,原油價格跌至負值,中行的風控存在漏洞,中行在關鍵時刻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單獨哪一項都是小概率的,組合在一起概率就更小了。說是百年不遇也並不為過,這真的是一次極端的意外情況。

2. 原油寶事件中反應出的共性問題

我在微頭條和文章中都提到過,澎湃新聞的一份調查問卷顯示,65%的投資者,並不知道他們買的原油寶到底是什麼。這其中有中行不當的銷售和宣傳的責任,但也不能完全推卸掉投資者自身應該承擔的那部分責任。

很多投資者說,之所以會購買是因為相信中行,沒想過銀行會這麼不靠譜。可這和購買P2P遇到暴雷的投資者又有什麼區別呢?同樣是相信背書的機構,同樣是沒有搞清楚自己買的到底是什麼,同樣的發生了虧損後覺得問題並不在自己,需要維權去保護自身利益。

醒醒吧!成年人難道不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嗎?你相信他,但他騙了你,責任就都在他。這是小孩子才會有的邏輯,這也是讓我們無法成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原油寶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讓投資者們虧損的一個共性問題,沒有搞清楚資產的底層邏輯。也就是說,根本不知道到底買了什麼,買的這個東西要怎麼去賺錢。

不要覺得說我把錢給了他,他就一定會去替我賺錢,這樣的邏輯不成立!你必須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3. 餘錢買理財還是買房?

這一點還真的是很個性化的,我想不管是誰,在不瞭解你實際情況的時候,都很難給出一個適合你的答案。所以這裡我會用一些問題做引導,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有什麼問題也歡迎隨時交流。

如果買房,你計劃在哪座城市買?現在的房產市場,早就不是多年前隨便哪裡買都能賺到錢的行情了。核心城市,核心區域,核心地段,才更有升值的空間。

如果確定要買,你的財力是否足夠支持你的這一舉動?如果只能先支付首付款,那麼你的還貸壓力有多大?是否會給生活帶來額外的負擔?如果在承受能力範圍內,買房確實不錯,如果會讓自己過得太累,就需要做個權衡。

如果不買房去做理財,你有沒有規劃過自己和家庭3年的支出預算。什麼時候需要用錢,收支情況如何,哪些錢可以長期投資,哪些短期內就需要用到?

在理財中大家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就是追著收益選產品,而忽視了其實投資理財中,自己的資金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一個投資標的,長期持有收益豐厚,可是你的資金只能投入半年,這就是不匹配的,收益再高都不適合你去進行投資。

所以,關於投什麼別人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幫你進行分析,最終的決定還是要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出。

希望上面的回答能夠給你一些啟發,有什麼疑問歡迎隨時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