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或將有8年沒航母!

作者:李 傑(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知名軍事專家)

來源:華語智庫公眾號


俄羅斯或將有8年沒航母!


俄羅斯海軍恐怕有8年時間不會有航母!這不能不說是俄羅斯軍方的悲哀,也是俄羅斯海軍的重大遺憾:首先,我們先看老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未來幾年很難修復好,也就是說這艘老航母根本指望不上;即便修復好,還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試驗與測試,短期內也難以恢復戰鬥力。實際上,早在2017年該航母的維修工作,在敘利亞地區的部署返回北方艦隊之後就已經開始;2018年4月,俄國防部與俄聯合造船集團簽訂了一份價值約為600億盧布的航母大修和現代化升級合同。根據這份合同內容顯示,此次大修和現代化升級,除了全面更換“庫”艦原裝的主動力系統外,也將對該艦的船電和武器系統進行大規模的升級。原定整個工程將在2020年底完成,再經過7個月的測試後,“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將於2021年重返俄羅斯海軍服役,並一直服役到2030年以後。

其實,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之所以今後多年也“難以歸隊”,還在於它的存在對於目前和今後的俄海軍來說,作用不大甚至極微。該艦自1991年服役迄今已近30年,更要命的是從它設計到服役,就始終是以載機巡洋艦的身份示人的,所以它並非完全以艦載機來實施與完成全部的作戰任務,艦上還搭載有數量可觀且“威力巨大”的導彈。正因為如此,“庫”艦顯得有點兩不能或“兩不像”,所搭載和使用的艦載機和艦載導彈,對付弱國還勉強可以,但是與強國對抗時便無法達到一劍封喉或完全取勝的目的與結果。因此,俄軍方即便對其大修後完全恢復到原先的作戰水平,可是美國等國對其依然有點“不屑一顧”,畢竟艦上只搭載有“可憐巴巴”的20餘架三代艦載機,且使用的是滑躍式起飛方式,不僅飛機數量少,而且出動率低,難以形成有效的打擊力,也很難奪取局部制空權。如今,美國“福特”級“福特”號航母已搭載最新的隱身四代機F-35C及“黃貂魚”無人機等一系列先進的艦載機,而俄航母上的蘇-33、米格-29K等戰鬥機即使憑藉自己出色的機動性,較強的機載武器,全力前去拼搏,恐怕也勝算不大!想到這樣的結果,俄羅斯海軍修復它的信心和勇氣也就鼓不起來!

近些年來,已進場大修多年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出現的故障與問題越來越多,且越來越“不受待見”。除了該艦的作戰功能十分有限和打擊力不強等因素外,還在於它在許多方面表現實在不夠理想。按當下航母的服役年限來看,30年艦齡的航母實際上還屬於”中壯年期“,可是“庫”號航母自服役後不久便基本長年在碼頭“趴窩”;好不容易出去“轉悠一趟”,本應該好好表現,但不是在英吉利海峽航行時艦上煙囪冒出“頗為丟人”的滾滾黑色濃煙,就是在敘利亞作戰行動中戰果一般卻接連摔了兩架戰鬥機!俄軍方和海軍已非常清楚:如今的“庫”號航母真正能派上用場,發揮作用的機會已寥寥無幾、越來越少。推而廣之,今後類似噸位或更大噸位的航母,俄羅斯海軍真不知道拿來幹啥用?因為俄羅斯海軍與當年的蘇聯海軍的戰略定位已截然不同,後者當年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與美國海軍爭奪“海上霸權”,所以大中型航空母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現如今俄羅斯海軍已在世界各大洋全面退縮,它所執行的是“近海防禦”戰略。鑑此,航空母艦自然不再是俄羅斯海軍的“最愛”,它在俄海軍艦種中的排序已落到較後的位置。

俄航空母艦不僅面臨著自身戰略定位下降,戰鬥力不強,以及日常表現不理想外,其實俄羅斯海軍長期以來還面臨著軍費拮据及海軍各種作戰平臺及重大武器的優先順序不斷調整等問題。最近幾年來,俄羅斯軍費雖略有提升,但與其龐大的兵員數額及大批武器裝備急需更新與發展,海軍軍費在諸軍兵種一均攤便顯得捉襟見肘,根本不夠用;不僅如此,由於航空母艦在俄海軍各種艦艇中的排序,幾經調整,已置於比較後列的位置。目前,在其前面,除了有戰略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潛射彈道導彈、先進的護衛艦、高性能激光武器外,連性能比較卓越的常規潛艇也都排在其前端位置。因為前述的幾款作戰平臺及重要武器,或是威懾力或是打擊力,均非常強;而且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立即用於戰場,迅速發揮出作用。航空母艦則不然,其大修、保養及運用都要拖上很長的時間,動輒就需要大批軍費及物質予以保障,而且日常運行費用也非常之高,稱得上是真正的“燒錢機器”。眼下儘管只有一艘,也令俄羅斯海軍有點承受不起。

俄羅斯軍費的不足,不僅體現在作海軍戰平臺與武器裝備的建造與發展上,而且體現在軍工企業的建設與發展上。這些年俄軍工企業的費用不足、設施落後,大批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的流失,都導致“庫”號航母的維修、保養及大修,各種問題連連,事故不斷。2018年10月,原本能容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進行現代化改修作業的PD-50號船塢因停電進水沉沒,導致艦上飛行甲板被浮動船塢上的起重機砸開了一個約20平方米的大洞;這次事故讓俄羅斯國內僅有的幾個能夠容納大型航空母艦建造與維修的船塢只剩下一個(還在太平洋艦隊)。屋漏偏遭連陰雨!2019年12月,轉場到俄海軍北方艦隊摩爾曼斯克軍港的第35造船廠維修的“庫”號航母又“遭遇”了一場大火;大火從艦體內的第一輪機艙開始發生的,初步調查的火災原因是由於維護工人的不規範焊接,從而導致焊接火花引燃了艙內柴油,最後導致較大面積火災的發生,整個過火面積達120平方米。這場大火使得多災多難的“庫”號航母再度淪入不劫的深淵。

近期,又傳來消息: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第35造船廠為“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進行大修的船塢,由於承擔船塢改造的承包商遇到了破產訴訟問題,從而延長了改造船塢的工期。這其中既有工程進度到2020年3月底只完成了15%的這一嚴重問題暴露,而且還發現了經故障檢測後,維修航母的必要工作量比發包方預計的又多了1/3(僅此一項工程進度就要增加8個月)。一位俄羅斯權威專家表示:改造大型船塢是一項複雜且漫長的項目,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這個說法實際上向世人表明:要等到2023年前後才能改造好能確保“庫”號航母入塢大修的船塢,然後才能進行“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大修,這又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由此看來,即便一切順利,“庫”號航母大致要2025年前後才有望入役俄羅斯海軍;換言之,從2017年進廠準備大修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最快也要到2025年才能投入使用,而屆時俄羅斯航母將整整經歷8年的“空窗期”。當然,從內心來說,俄羅斯海軍恐怕更多的是想保住擁有一艘大型航空母艦的“名分”,因為作為大國海軍不能沒有航母,而且五大常任理事國也無一例外都擁有航母!

至於俄海軍新航母的設計與建造,恐怕也將是遙遙無期,由於無論是軍費、技術水平、熟練工人、武器裝備,還是艦載機等,如今都無從落實,就連最直接需要的大型船塢眼下也都不知從哪裡“尋的”。原先多次嚷嚷要上馬的“暴風”號航母,大概今後8-10年內將是水中月、鏡中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