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什么时候开始养成自己的性格?

婴儿从出生到性格基本成形,以下5个时期影响了孩子不同的性格特征:

  1、婴儿期:信赖—不信赖此阶段,婴儿的生理需要完全依赖成人及时给予满足。如果婴儿与亲人之间没有建立依赖关系,就会产生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出现情绪问题。

  2、幼儿期:自主感—羞愧及怀疑自我意识萌芽,但饮食和大小便等还要依赖成人,所以,在此时宝宝身上,“违拗性”与“依赖性”会交替出现。

  3、学龄前期:主动—内疚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主动性加强,但当主动行动遭到失败时可产生失望与内疚的心情。

  4、学龄期:勤奋—自卑当孩子发现自己有某些方面突出、成熟的能力,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如果孩子不能发现自己勤奋的潜力,则将产生自卑。

  5、青春期:身份感—身份混淆青春期孩子的体格、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都在变化,如果在感情问题、伙伴关系、职业选择、道德价值等问题上处理不当,即可产生身份紊乱。

婴儿什么时候开始养成自己的性格?

  好性格需要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要想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性格,父母应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

要知道即使新生的宝宝也会有自己的情绪哦,而当宝宝一周岁后就有了自我意识,就开始了性格的塑造,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满意或者不满意。而在以后的成长中,孩子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和情商。

婴儿什么时候开始养成自己的性格?

  当然,孩子不可能一生都处于心理的形成阶段。在某段时间,孩子会快速地完成心理的发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3到12岁是孩子性格和智商形成和发展最关键的阶段。而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3-6岁的“潮湿水泥期”,这个时期是孩子性格塑造的最重要阶段,孩子80%~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在逐渐形成。比如,自我欣赏和接纳自己、同情心、勇于表达、独立性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第二,7-12岁的“正凝固的水泥期”,这时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经形成了,并且这个时期孩子的学业压力逐渐增加,学习和生活习惯也正在养成。这个时期,孩子的决策能力、自信心、压力处理、专注力、冲突解决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

婴儿什么时候开始养成自己的性格?

  如果在这两个时期,爸爸妈妈能很好地抓住孩子的“心理信号”,促进孩子地心理发展,那么孩子就会养成好性格、高智商,而这些可以让他的一生受益无穷。

如果父母能从孩子出生起,就给孩子持续、稳定并且根据孩子的成长适度小幅调试的家庭教育,为而不仅仅看到吃喝拉撒,孩子的能力、素质、心智的健康成长,都不过是水到渠成、未来可期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