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回到魯國後,為什麼要“刪詩書、正禮樂”?與其從事的教育工作有關嗎?

王營評教育


孔子十五志於學,刻苦學習“六藝”;三十而立,立下“一文化人、克己復禮”的志向;四十而不惑,對三桓攝政、禮崩樂壞等社會現象有了深刻思考;五十而知天命,認清了自身的使命擔當。

從五十一歲開始出來做官,從中都宰、司空到大司寇;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五十五歲開始,到六十八歲,周遊列國十四年,經歷了非人之難,對撫平人生理想和社會現實之間的鴻溝,感到已經無能為力了。

孔子一生推崇自己的政治主張未果。他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其中子貢家產富可敵國,能文能武,出使各國如魚得水;子路俠肝義膽,誓死追隨恩師;子游、子夏、冉有等十哲個個是真金白銀,貨真價實,智囊團實力雄厚。再加上孔子身高1.93米,孔武有力,假若揭竿而起成立一個國家,簡直易如反掌。孔子到了楚國之後,楚昭王曾打算給孔子一百畝地的封邑,但相國子西堅決反對,怕的就是孔子一行控制了楚國的地盤

孔子人性最大的光輝是恆心。《論語》中記載了他引用《易經》恆卦的卦辭,“非恆其德,或承之羞”,強調做事情要持之以恆。

“刪詩書,正禮樂”是孔子“一文化人”的第二個戰場。這也是他之所以能終開儒家學派的最好詮釋。


環評紅樓


君有問有答已拜讀,甚有道理。只所以刪詩書正禮樂,因為孔子是個有追求有情懷有理想的人,辦教育利於當代,功在千秋。孔子到了晚年,潛心於授徒和整理古籍。相傳儒家經典差不多都經過他的整理:“筆則筆,削則削",不僅使孔子贏得了極高的名聲,而且確實有助於中國古典文獻的保存和流傳。既為後世儒家提供了豐富的智慧資源,也為文明中華的文化發展與繁榮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同時,正是由於這些傳世的儒家經典曾經過孔子的整理與詮釋,於是這些經典在後世中國便具有的地位,於是有人認為:“曾經聖人手,議論安敢道"。孔子的學術旨趣是“述而不作”,即對古典文獻只是整理而不是創作,值得後來者稱頌。


琴簧汗舞


這是孔子晚年回到魯國後說的一句話。據史料記載,孔子周遊列國,理想不能實現,於魯哀公十一年從衛國返回魯國,結束了長達十四年的流亡生涯。他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於是把注意力轉移到興辦教育上來,正是在這個時候,孔子“刪詩書,正禮樂”,使當時流傳甚廣的詩書禮樂文化得到糾正和改進。

孔子晚年為什麼要“刪詩書、正禮樂”?

一是教學的需要。孔子把詩、書、禮、樂、易、春秋確定為教學的基本內容,但當時的社會已經禮崩樂壞,導致這些內容繁複複雜,沒有一個統一的版本,不適合學生學習,於是孔子動手根據自己的意願,重新進行了整理和編撰,以便於學生理解和學習,從而也使中國西周以前的詩書禮樂文化得以保存。

二是維護傳統禮制的需要。《詩經》中的“雅、頌”部分是直接運用於祭祀等重要儀典的“廟堂詩”,使它們迴歸正確的位置,表示孔子繼承了周公“制禮作樂”的事業,維護了傳統禮制,這當然是孔子想做和必須做的。

由此我想到了當今語文教材的編寫。據報道,不久前投入使用的語文出版社新教材中,大幅增加了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章比重。一至六年級相關課文約佔全部課文的30%;七至九年級相關課文約佔全部課文的40%,每冊安排兩個單元的古詩文。語文出版社進行的這次教材修訂,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絕對是一件好事。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載體,也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好的語文教材應當思想淳正、文質兼美,讓學生興趣盎然,併產生長久的依戀感。語文教材中大量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這是教材編寫的正本清源,也是語文教育本色當行的標誌。語文教材不應當是狹小封閉的空間,而應當貫穿今古,為學生開闢廣闊的生活天地,增強學生認識世界、審視世界、改變世界的能力。所以,語文教材的編寫應當像孔子“刪詩書、正禮樂”那樣,給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應當像我們使用的“旅遊指南”一樣,引領學生走進古人的心扉,踏上令人神往的旅途;也應當像體育場上的跑道,給孩子們提供自由奔跑的平臺和場所。

很高興回答這一問題,個人管見,不當之處歡迎”關注“作者繼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