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校史盘点(大东篇1):沈阳一中

【沈阳校史盘点】

作为一个沈阳一中的毕业生,好像还真没为母校做过什么写历史的活儿,做了这么多年沈阳历史考证活动了,今天想为沈阳的各家学校盘盘历史。说说这些学校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发展到现在的,这个过程里,有什么可圈可点的记忆吗?如果你当时就读于沈阳某个学校,希望你可以评论里联系小旮,帮你写出你那个时候的中学记忆。(注意,文尾有征集)


沈阳校史盘点(大东篇1):沈阳一中


六次改名,一中原来叫五中?


1990年,我入校的时候,沈阳一中还是一个二层的小红楼呢,那时候的窗户还是竖版外推的,很古典。后来,莫名其妙就拆了。如果要是现在,高低不应该拆,那小楼还是挺好看的,而且那种楼里透着有一种书香气的感觉。这个是后来贴大白瓷砖的新楼是完全不能比的,即便现在被改成了深红的猪肝色。话不多说,开始说一中的历史。


沈阳校史盘点(大东篇1):沈阳一中


沈阳一中的前身,是奉天私立兴权中学,这个学校创办于1929年3月,当时的校舍是位于现在航空航天部606所院里的。当时也不是一个特别出名的学校。1933年8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整个东北之后,开启了对东北的奴化教育,当时的伪奉天教育厅利用兴权中学校舍,办起了“奉天省奉天第三初级中学”。1936年的时候,当时奉天省奉天两级中学的日本校长池田诚俊,强行与学校对调校舍,于是,学校又改名为“奉天省奉天两级中学”。1938年,日伪改“新学制”,原中学被改为“第五国民高等学校”,时人称之为“五高”。一中最早叫五中?这个历史,沈阳五中知道么?


沈阳校史盘点(大东篇1):沈阳一中


1945年10月10日,沈阳民主联合政府成立,“五高”更名为“第五中学”。1946年1月3日,国民党在沈阳设教育局,第五中学由于年久失修,帅生无法继续上课,便由原兴权中学校址(现606所院内)迁至日本“在满小学”校址,即小河沿路五段一中里,就是现在一中所在的位置。这个在满小学,其实是日本人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原奉天兵工厂(现在黎明航发集团所在地)之后,为解决当时兵工厂日本管理人员和职工子女的上学问题而专门建立的小学。当时这所小学,只面向日本人招生。一直以来,一中的校舍都是延用着在满小学的校舍,就是我上文所说的,那栋二层的红色小楼。这个时候,学校再次改名为“辽宁省立第一高级中学”。“一中”这个名字第一次在历史中出现。


沈阳校史盘点(大东篇1):沈阳一中


解放后,才定名“沈阳一中”

1948年11月4日,沈阳解放后,沈阳市教育局根据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指示,改省立中学为市立中学,于是辽宁省第一高级中学正式命名为“沈阳市第一中学”。1949年3月,沈阳市教育局确定沈阳一中、沈阳四中、沈阳第一师范学校等5所学校为重点学校,沈阳一中,结束了六易其名、两易校址的飘泊,正式开始了重点中学的生涯。


沈阳校史盘点(大东篇1):沈阳一中


1950年12月,在全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中,一大批学生光荣加入志愿军。1951年8月,沈阳市文教局成立后,一中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52年-1954年期间,百余名东南亚华侨子女回到一中就学;1953年,初中毕业率达到89.5%,高中毕业率93.1%,这个数据在当时来说还是很高的。在之后的1958年大跃进和1966年到1976年的文革期间,一中的教学受到影响,教学质量有所下降。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一中的教学得到极大的恢复。1983年,沈阳一中与181中学、138中学、161中学建立了教协作关系,组成教学联合体。1991年3月2日,沈阳市投资280万元,建成了6403平方米的教学楼,班级由24个扩大到30个。

再后来,我就不是太清楚了,一中签了一个什么航空协作校的协议,然后一中校园里就出现了一架真飞机。小旮本人应该是1991年拆楼再建楼那年入的校,算是见过了老校舍和老校园,也建设了校园了,但总觉得现在看上去的沈阳一中跟过去比,好像不太像一个学校似的。也可能是我们这拨人被后浪摁在了沙滩上吧。


沈阳校史盘点(大东篇1):沈阳一中


回忆,与一中有关的那些

对于学校的记忆,其实我之前写过一篇比较放浪版的。如果真实算得上怀旧的,还应该是那尊校园里的雕像,好像叫”深思的少女“吧,现在应该还在校园,好像是82还是83年毕业生送给学校的礼物。现在一中看起来,

完全不是那个学校了,再也没有灰土暴扬的操场了,现在都是塑胶跑道。再也没有我们建校劳动的时候,在南墙根儿底下挖出一个“造反派”袖标这种事儿了,现在孩子都一个,好像也不怎么建校劳动了。“袖标出土”的地方,也安了一个超大的飞机。校舍也不是那个全身白瓷砖的“准公厕”版教学校了,现在给上了色了,远远望去,被校友戏称为“一坨猪肝照碧蓝”。


沈阳校史盘点(大东篇1):沈阳一中


好了,不开玩笑了,也不黑母校了,总之在一中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了。虽然大东的教学当时是“东老五”,但一中在全市高考成绩还是可以的。现在啥样,就不是太清楚了。现在我当年的一中同学都成了一中的老师了,我之前还不知道,拿着记者证,看门大爷都不让进,说是不知道证件的真假,我都无语了我。害得我“不走寻常路”了一把,才算进到校园,要不是学校在整修操场,估计我根本不可能进得来,也根本不可能出得去。虽然教学主楼的颜色改了,但楼顶当年茶色玻璃的好像麻将里“三条”一样的装饰,还在,让我还能认得出,这个学校是我当年上过的那个学校。


沈阳校史盘点(大东篇1):沈阳一中


只是,这个学校里当年的老师们,要么退休,要么已经都不在了。虽然小旮并不算什么好学生,但一中对小旮的教导余音在耳。教化学的于老师,教历史的何老师,教物理的陈老师,教政治的那老师……很多老师都已不在啦,只是,某天看到我在一中当老师的同学时,猛然间发现,她们好像又变成一个鲜活的老师出现在我的面前。

于是,再次站在一中校园里,蓝天、绿树、跑道、体育馆,还有那尊“沉思的少女”,让瞬间模糊了视线……

就在这旮,读懂沈阳!

(征集:“关于你的母校故事”。现在小旮想写一写沈阳一些学校的历史了,当然,每个人求学的经历都算是历史,如果你想把你母校的事儿跟我分享让我落成文字的话,可以评论里找到小旮的联系方式,跟我把学校那点儿事儿,说一说。等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