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曾曉芃:跟“小蟲子”鬥智鬥勇30年

有三件事,曾曉芃認為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是最有意義的。

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曾曉芃:跟“小蟲子”鬥智鬥勇30年

從1990年到北京市疾控中心工作一直到現在,曾曉已是疾控中心的主任。30年間,他一直在跟“小蟲子”鬥智鬥勇,大家都管他叫蚊蟲的“剋星”。

在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到來之前,他要解決的,就是大家都討厭的蚊子。

北京奧運會開幕前那兩年,曾曉芃和團隊幾乎走遍了所有奧運場館周邊大大小小有水的環境,下水道、河流、小河湖、管井……他們把精心挑選好的、對水體環境影響相對較小的滅蚊藥,紛紛投進各個水體裡。曾曉芃心裡其實很清楚,想要徹底擊退蚊蟲,得把幼蟲扼殺在搖籃裡,讓蚊蟲徹底不能滋生,而幼蟲最主要的滋生環境,就是在水裡。

想要知道哪裡蚊蟲多,還得靠監測。二氧化碳誘蚊燈是曾曉芃團隊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合作、參照國外的一些做法研究出來的。除了燈誘蚊蟲方法,還有更直接的蚊蟲密度監測方法——人誘法,就是用大活人來當誘餌吸引蚊蟲。那時候,曾曉芃和團隊裡的每一位成員都試過,傍晚的時候,到鳥巢周邊各個場館,找個地方坐著,把整條小腿暴露出來,乾坐半個小時,厲害的時候,腿上能被叮咬10多個包。

到奧運會開幕前,監測到的蚊蟲數量是0至2只。蚊蟲密度降低了500倍,真正實現了健康奧運、綠色奧運。在國際奧委會編著的一份北京奧運會遺產書目中,病媒生物作為單獨的一個章節,用的就是曾曉芃團隊那兩年的研究成果。這一大型活動病媒生物保障模式,在奧運會後的杭州G20峰會、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大型活動保障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除了滅蚊蟲,曾曉芃還有個有意思的頭銜——“蟑螂博士”。曾曉芃團隊是最早從基因組學角度研究蟑螂基因功能與抗藥性機理問題,首次破譯了蟑螂轉錄組,分離鑑定了重要的抗性相關基因,並通過實驗室與現場進行殺蟑膠餌的藥效篩選與改進實驗,為北京市2009年統一滅蟑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這次滅蟑行動之後,北京市的蟑螂密度下降了90%。

還有一件有意義的事,曾曉芃的整個職業生涯一直在做,就是研究國家關於病媒生物的標準規範。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截至目前,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病媒標委會的主任委員,曾曉芃已經帶領團隊和全國同行研究了病媒生物的整個控制體系,發佈了51項國家標準,包括病媒生物的監測、控制、評價等體系,都形成了一套標準規範。

除了在實驗室裡做研究,曾曉芃大量的時間都待在了這些蟲害生存的環境中,全是亂糟糟、髒亂差的地方。哪裡最髒,曾曉芃就往哪裡鑽。

如今,57歲的曾曉芃和團隊又開始跟花蚊子較上了勁,“近幾年作為登革熱傳播媒介的白紋伊蚊(花蚊子)密度比較高,需要重點監測防治。”曾曉芃說,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老百姓愈發關注蟲害,關注蟲害傳播疾病,他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有意義。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駱倩雯

流程編輯:tf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