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圍剿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清廷的綠營、八旗腐敗無能,不堪一用。所以清廷打開了“辦團練”這隻潘多拉魔盒,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人登上歷史舞臺,勢力不斷壯大,為有清一代漢人掌兵開了先河,為曾國藩日後起兵反清埋下可能的條件。但為何曾國藩最終沒有起兵反清呢?是因為愚忠的不想?或者是不敢?還是因為什麼呢?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人中,無論論資歷、聲望還是實力,曾國藩都是最有資格反清自立的。但他卻未曾越雷池一步,攻滅太平天國後還自斷羽翼、削減湘軍,以減緩清廷猜忌。後世讀史者常有人為他叫屈,或惋惜其愚忠,少了一代帝王開國的熱血戰史;或鄙夷其膽怯,甘為清廷走狗而不敢光復漢人江山……這些多少有點書生意氣,筆者個人認為,他還真不應該起兵反清自立。有幾個原因,註定他只能留下“鼎之輕重,未可問焉”的遺憾。
其一,天下大勢。此時太平天國雖滅,餘部猶存,捻軍依舊活躍,二者互相呼應,其力量不可小覷。湘軍剛剛攻滅太平天國,加上之前多年血戰,可以說和他們不共戴天,這股力量只怕難以收買,若曾國藩自立,則依舊為其死敵。至於左宗棠之楚勇、李鴻章之淮軍,實力雖不如湘軍,但也是兩支舉足輕重的力量。左李二人是人精,審時度勢、見風使舵為一流,對曾而言二人更像是對手、盟友,絕非忠心的部下。一旦曾國藩造反,清廷若大力拉攏二人,只要給的價碼夠高,二人只怕毫不猶豫調轉槍口去打湘軍。
除非曾佔有絕對優勢,他們才會相助,換言之,這股力量,要麼錦上添花(曾佔優時相助),要麼落井下石(曾落敗時相攻),絕不會雪中送炭(曾不佔優時義無反顧相助)。這樣曾國藩可信賴的力量只剩下自己的嫡系湘軍、以及湖南子弟作為後備軍。而他攻克皖蘇等地燒殺搶掠,當地人對他並無好感,在當地招兵怕不可能。清廷則可以集天下之力對付曾,甚至以清廷的尿性還可能借助洋人之力滅之,那時曾國藩可能就成了第二個太平天國了。
其二,人心向背。左李前文已分析過,他們能中立就不錯了,屬於見風使舵的力量。底層人民對誰當家無所謂,反正自己都不落好,但不希望有戰爭,畢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洋人倒無所謂,他們對曾的態度取決於曾對西方的開放程度,若曾大力開放口岸與西方通商,則洋人必支持他們。誰坐江山無所謂,保障本國有錢賺就好。湘軍是忠於曾的,但這是拿錢買來的忠誠。下層士兵讀書少,不知忠孝禮義為何物,眼中只認錢,誰給錢多跟誰幹。一無所有時為亡命之徒,有錢後反倒惜命了。打了幾年仗,僥倖存活的士兵手裡也有大把銀子了,比起和朝廷為敵橫死沙場,拿這錢回鄉娶媳婦過日子不香嗎?這樣湘軍下層士兵的戰鬥力便很成問題。甚至曾國藩自己,對是否起兵反清也不十分堅定。
造反是為了榮華富貴,可要冒著極大的風險,一旦失敗,性命與名聲就都沒了。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起事,其他人見勢不妙可以投降,唯獨他沒有退路。現在自己的聲望、官位、財富都已經達到頂峰,多走造反這步,收益無窮小,風險無窮大,又有什麼意思呢?當個富家翁不好嗎?這樣,真心擁戴曾反清自立的恐怕只有他手下那些勸進的將領了,這些人勸進最為積極,一是因為想著改朝換代自己成了開國功臣享受榮華富貴,二也是儘儘師生之誼,三則有幾分書生意氣,想學古人,黃袍加身。曾國藩只有幾個有點熱血又有點私心的書生將領挑動,遠沒到得人心的地步,如此如何能反?
其三,軍力對比。湘軍當時在國內已經是很強大的一支軍隊了,可即便如此之前照樣與偏居一隅的太平軍纏鬥了十餘年,死傷無算。打下天京後,看似氣焰正盛,內在已經師老兵疲。尤其大掠一番後人人思歸享受榮華富貴,誰還想打仗送死,兵無戰心,此時戰鬥力最差。淮軍、楚勇,甚至清廷的僧格林沁部、多隆阿部(騎兵強),還有洋槍隊,戰力都不差。且湘軍水師很強,但北方戰場更需要騎兵,這更有利於僧格林沁、多隆阿他們發揮,不利於湘軍。
其四,所佔地盤。湖南為曾國藩大本營,戰爭中則奪了鄂皖蘇贛幾省之一部,此四省久經戰火,飽受摧殘,既非險要,又非富庶可養兵之地,若養活湘軍怕是還要仰仗江浙滬富庶之地,但此處為左李地盤,必不容他人染指。如此,所恃者惟湘一省而已。此非進取天下之地,最多圖個自保。既無險要進可攻退可守,財貨糧餉又不足以供養數十萬大軍,連個稍大的割據政權都比不上。歷來南北對抗,除明朝開國滅元一例外,南方皆輸,舉南方之力北伐尚不能竟全功,何況區區一湘省?若持久戰,則需湘軍全據南方或可南北對抗。若速勝,則學林鳳祥北伐、一路不要命直攻北京,或有一絲勝算?
其五,家族原因,家天下政治下,皇帝個人及家族情況極為重要,若皇帝無子嗣或子嗣尚幼,難免引發內亂。曾國藩的兩個兒子曾紀澤、曾紀鴻,當時一個不滿30,一個不滿20,而攻下南京後曾國藩已經53了,在古代也算是高齡。即便打下了天下,兒子尚幼,根本沒有經驗應付當時複雜的國內國際環境,將來傳位是個大問題。傳給兒子?主少國疑,一個沒經驗的毛頭小子能對付他手下的軍頭們和洋人?(參考英國克倫威爾死後他兒子的故事)。傳給弟弟,搞個兄終弟及?不怕兄弟殺了他兒子讓他斷後?(參考吳王闔閭的父親四兄弟兄終弟及後的故事,還有金完顏亮殺絕太宗一脈之事)。再強大的帝國,沒有穩定的傳承,也只是曇花一現。既然其子不足以治理天下,與其留個危機四伏的爛攤子給他,不如留點財寶安穩度日,豈不美哉?
其六,名聲。相比與前面五個,名聲是最不值一提的,但也很重要,畢竟造反也得講究師出有名。朱棣之反建文,名曰靖難。祿山之背玄宗,稱誅國忠。曾國藩之前屢屢受到清廷不公正待遇,剿太平軍極為賣力卻一直不給實缺,反了也無可厚非。但他偏偏要做聖人,事事忍讓、以德報怨,結果就是給自己立了牌坊上了枷鎖。現在滅了太平軍,清廷也給了封賞,此時造反於理有虧,別人會覺得他是假道學、虛偽。先前受委屈時忍著不說不反,現在嫌封賞不足就反了,難道不是野心勃勃韜光養晦,等待一朝頭角就,撼搖霹靂震山河?後世史書怕要把他寫成王莽一類的人物了。
說到底,曾國藩是個老油條,能做到那個位置上,絕不簡單。他對局勢的分析、利害的計較遠勝於後世的普通人,他做出不造反、裁撤湘軍的決定,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如果真以為他只是因為愚忠而葬送了一段王朝霸業,那就是後人一廂情願了。正所謂,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