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需求降至1995年水平,這個4月或成石油史上最慘月份

OPEC+聯盟趕在本週一原油開盤前達成的歷史性減產協議給市場帶來樂觀情緒,但僅持續了一天。悲觀論調重新蔓延、原油期貨低迷之際,國際能源署(IEA)4月15日公佈的月度原油市場報告給國際油價當頭一棒,WTI原油期貨再度跌破20美元/桶,刷新18年來新低。

IEA最新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以930萬桶/日的創紀錄速度下降,根本原因是遏制新冠疫情的舉措導致187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員流動幾乎停滯。“即使旅行限制能在下半年有所放鬆,我們預計今年的全球石油需求仍將比2019年減少930萬桶/日,抹去近十年的增長。”此外,預計4月石油需求將同比減少2900萬桶/日,降至1995年時的水平。

IEA署長比羅爾表示,這個月對於石油產業來說可能是歷來最悽慘的一個月。“幾年後,當我們回顧2020年時,我們很可能發現這是全球石油市場歷史上最悽慘的一年,” IEA發佈月度報告後,比羅爾在電話會議上對媒體表示,“在那可怕的一年中,第二季度很可能是最悽慘的一季。在那個季度中,4月很可能是最悽慘的月份——它可能會成為石油行業歷史上的黑色4月。”他同時稱,今年的碳排放可能大幅下滑,但並不值得慶祝,因為這反映的是經濟下滑。

眾所周知,OPEC代表的是石油生產國,IEA則是石油消費國政府間的經濟聯合組織。IEA月度原油市場報告是三大石油機構權威報告之一,OPEC月報、IEA月報、EIA周(月)報都可能對油價走勢造成影響,因此頗受市場關注。

石油需求降至1995年水平,這個4月或成石油史上最慘月份

2020年1月至11月全球石油需求負增長預測曲線。灰色曲線代表全球需求變化情況,黃柱代表歐洲的需求變化、綠柱代表中國、淺藍色代表印度、深藍綠色代表美國。本文插圖均來自國際能源署最新一期石油市場月報

報告稱,需求和供應的雙重衝擊導致原油期貨價格在3月份下降40%。IEA預計,4月份的石油需求將同比下降2900萬桶/日,5月將再下降2600萬桶/日。6月,儘管需求仍將比前一年同期低1500萬桶/日,但市場逐漸開始復甦。目前還沒有可行的協議能夠削減足夠多的石油供應,來抵消短期需求崩塌。2020年第二季度,預計石油需求將同比減少2310萬桶/日。下半年石油需求狀況將逐漸好轉,但12月份的需求仍將同比下滑270萬桶/日。

低油價威脅著石油行業的穩定,而石油行業仍將是全球經濟運行的核心。IEA預計2020年勘探開發公司的資本支出將同比下滑32%,至3350億美元,為13年來的最低水平。

由於燃料需求劇烈萎縮,2020年全球煉油產量將下降760萬桶/日,至7430萬桶/日。隨著各地普遍減產停產,全球煉油產量預計在第二季度下滑1600萬桶/日,但庫存卻仍將以600萬桶/日的速度在增加。2020年下半年,煉油活動將緩慢復甦。

石油需求降至1995年水平,這個4月或成石油史上最慘月份

OPEC+聯盟減產計劃(左圖)、其他主要產油國的預計減產情況

IEA預計,在OPEC+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之後,5月份全球石油供應將史無前例地驟降1200萬桶/日。

石油需求降至1995年水平,這個4月或成石油史上最慘月份

全球石油供應走勢,2020年出現史上最大減產

“OPEC和G20成員國宣佈的產量措施無法讓市場立刻恢復平衡。但通過拉低供應過剩的峰值並使庫存增加的曲線趨於平緩,減產措施有助於複雜的石油系統消化這場危機中最糟糕的部分。這場危機對於石油市場的影響在短期內仍非常不確定。”報告稱。

IEA認為,OPEC+和G20的歷史性決定,有助於將石油行業從懸崖邊緣拉回來。成員國們的舉措將從三個方面影響石油市場。

首先,由於4月份的產量較高,5月份的有效減產量將達到1070萬桶/日、而非970萬桶/日。這可以讓市場在未來幾周的供應過剩中稍喘一口氣,降低庫存峰值。第二,中國、印度、韓國和美國四國在考慮利用油價下跌增加戰略儲備,或是向石油行業提供戰儲空間以暫時存儲多餘的石油,這將為行業高庫存增加額外的空間;第三,據IEA預測,由於油價下跌,其他產油國(尤其是美國和加拿大)未來幾個月的日產量可能減少350萬桶。

一種理想的情形是,如果產量確實大幅下降、一些石油進入戰略儲備、需求開始復甦,那麼到2020年下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超過供應。


來源:澎湃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