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肚、牛百葉、毛肚、金錢肚,草肚、傻傻分不清

我們經常在市場上看到關於牛肚的各種名稱,包括,牛肚,毛肚,金錢肚,牛百葉,還有草肚,沙瓜肚,看的是一頭霧水,是吧?再者,如何辨別沒有經過雙氧水等浸泡的牛肚呢?

牛肚、牛百葉、毛肚、金錢肚,草肚、傻傻分不清

牛百葉、金錢肚、草肚、毛肚,沙瓜肚,在我們日常餐桌上十分常見,是的,它們本質上都屬於牛肚,但確實是不同部位的牛肚。

牛有四個胃,每個都能吃

我們都知道,牛是典反芻動物,有多個胃室,能消化一般動物無法利用的纖維素。牛的胃根據功能和外觀不同分為四個部分,①瘤胃、②蜂巢胃、③重瓣胃、④皺胃

牛前三個“胃”其實是食道的一部分,最後的皺胃才是真正的胃。牛的四個“胃”都可以食用,它們就是我們常說的“牛肚”,但是不同部位的牛肚又有著不同的稱呼,而且質地和口感也大不相同:

牛肚、牛百葉、毛肚、金錢肚,草肚、傻傻分不清

第一個“胃”,草肚

瘤胃是牛的第一個“胃”,也是容積最大的一個,幾乎佔據整個左側腹腔,成年牛瘤胃的體積約有50多升,瘤胃內壁覆蓋著一層細密的“乳狀的突起”,長度約3-5毫米,毛絨絨的就像草坪一樣,正因如此,它被人們稱為“草肚”。有些地方也會將草肚俗稱為毛肚

牛肚、牛百葉、毛肚、金錢肚,草肚、傻傻分不清

網胃,第二個“胃”,金錢肚

蜂巢胃,也稱網胃,是牛的第二個“胃”,也被稱為“硬胃”蜂窩胃內壁佈滿了一個個蜂窩狀的六邊形突起,整體紋路看起來就像是一枚枚的銅錢,於是人們習慣稱它為“金錢肚

牛肚、牛百葉、毛肚、金錢肚,草肚、傻傻分不清

重瓣胃,第三個“胃”,牛百葉、毛肚

重瓣胃是牛的第三個“胃”,位於蜂巢胃前部。重瓣胃內壁形成了許多大小不等的“頁瓣”,層層疊疊,如同一頁頁的書,自然就被稱作“牛百葉”或“千層肚”;又因為表面無數毛糙的突起,於是也被稱為“毛肚”。毛肚和草肚的最直觀區別在於厚度,毛肚薄而柔軟,草肚厚實堅韌。

牛肚、牛百葉、毛肚、金錢肚,草肚、傻傻分不清

皺胃,最後一個胃

是牛的第四個胃,構造與功能與單胃動物的胃臟相似,是真正的胃,不同於前面三個“胃”,皺胃的外觀和普通的肚子相仿,一般被稱為“沙瓜”或乾脆就叫“牛肚”。

牛肚、牛百葉、毛肚、金錢肚,草肚、傻傻分不清

目前市面上的這類產品,有很多使用了各種化學品的添加浸泡,如甲醛,工業鹼、雙氧水等,如何辨別呢?

牛肚、牛百葉、毛肚、金錢肚,草肚、傻傻分不清

牛肚為了更加容易食用,正常可以用食用鹼搓揉發泡,口感會更滑嫩,牛百葉正常食用鹼泡發後會變為淡淡的土黃色,聞起來沒有刺鼻氣味,抓在手上的手感,是垂軟的,用手撕帶有韌勁,不是脆脆的,一抓就碎的感覺。

牛肚、牛百葉、毛肚、金錢肚,草肚、傻傻分不清

那種熒光白透亮的牛百葉,則是經過雙氧水漂白的,聞起來有淡淡的刺鼻氣味,住在手上,感覺特別肥大,脆脆的,一抓容易碎的,這個就是典型的使用過雙氧水泡發的。大家要注意辨別。

牛肚、牛百葉、毛肚、金錢肚,草肚、傻傻分不清

【世濱深海原創,如需轉載請與作者聯繫!公眾號:世濱深海,點擊瞭解更多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