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用錯一身病!教你幾招,要學會

有了煩惱不用慌,科學知識來幫忙,大小事情全搞定,生活從此不一樣。歡迎閱讀這一期的小塗每日說,我們來看看今天要給大家帶來什麼樣的科學小知識!

空調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電器之一,今天小塗要給大家幾個空調使用的知識趕快學起來。

1、空調26℃最合適

雖然人體有一定的體溫調節能力,但這個能力是有極限的,室內外溫差過大很容易生病。室內外溫差不應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高溫天氣一般在35℃左右,所以26℃左右的室內溫度是最合適的,不容易生病。同時,溫度不是太低,這時空調也是比較省電的。

空調用錯一身病!教你幾招,要學會



2、最好裝在1.7米處


空調用錯一身病!教你幾招,要學會


一般空調的進風口在上半部,出風口在下半部。若把空調安裝過高,經過熱交換的冷空氣還未沉落到房間下部,就被空調吸回。如果空調裝得過低,打開空調以後雖然很快就能涼快,但人會被吹得腰痠背痛。空調裝到比頭部略高的位置時,人的身體會處於最佳狀態。所以,權衡起來,空調最好安裝在1.7米左右最合適。

3、桑拿天多開除溼功能


空調用錯一身病!教你幾招,要學會


夏天,把空調模式從“製冷”調成“除溼”,不僅能讓房子如冰箱般涼爽,還可以少花很多錢,對人體的傷害也能降到最低。在空調的使用過程中,其實除溼和製冷都能達到降低室內溫度的效果,但二者的用電量就相差太大了。開啟“除溼”模式時,室內吹風機將保持低速運行,壓縮機也間斷運作,如此不斷地循環,使室溫保持在設定的溫度附近。而“製冷”模式工作時,空調壓縮機和吹風機會持續運作,直到室內溫度達到低溫後才會停機,所以更為耗電。


4、開3小時要開窗


空調用錯一身病!教你幾招,要學會


很多人不知道,3小時不開窗換氣,室內空氣就可能不新鮮;6小時內不換空氣,空氣就嚴重汙染,汙染的程度可能會危害健康。如感覺呼吸有壓力或感冒增多、嗜睡、反應力遲鈍等,都與在封閉空間裡待太久、氧氣供應不足有關。所以,空調開3小時就要開窗通風。

5、製冷時,風口朝上


空調用錯一身病!教你幾招,要學會


很多人在開空調時,並不善於利用風向。一般來說,冷空氣向下走,而熱空氣反之。製冷時,最好把空調風向朝上,讓冷空氣由上而下循環。制熱時,則讓空調風向朝下,可充分利用冷熱空氣自身的物理特性,自然交流。剛開空調時,可以使用高風檔加快房間空氣與空調進行熱量交換的過程,房間的溫度能夠快速接近設定溫度。當覺得舒適後,即可將風速設為低風檔,不但製冷迅速,還可以減小噪音,讓房間更“冷靜”。

6、空調屋放盆水


空調用錯一身病!教你幾招,要學會


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冷空氣會導致淚液蒸發過快,淚液減少。同時也會帶走皮膚和呼吸道中的水分,使得皮膚乾燥、嗓子乾燥癢癢。這時可以在空調的出風口放盆水,能有效緩解乾眼、皮膚乾燥的症狀。即便開著空調睡覺,第二天起來也不會出現口乾舌燥的現象。


7、短暫外出別關空調

不少人為省電,出去時會關掉空調,回家後重啟。這不僅更費電,還容易對空調造成損害,影響空調壽命。過於頻繁的操作,會對空調壓縮機造成傷害,而啟動時產生的500-1000瓦的高額電壓會更耗電。因此,如果短時間出去,最好不要關閉空調,比如1個小時內,這樣開著空調會更省電。

8、進屋後,彆著急開空調

很多人一進屋就急著打開空調。大熱天,在外邊血管是擴張的,進屋就開空調,溫度驟降,舒張的血管會猛然變成收縮狀態,會導致血壓一下子升高,甚至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心臟不好的人,進屋後彆著急開空調,等身體溫度恢復到正常後再打開空調。

原來吹空調還有這麼多學問,以前空調都用錯了!趕緊告訴親友們,一起科學吹空調,健康又省錢!好了,本期的小塗每日說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