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十面埋伏的前一天,你是项羽会怎么办?

樊溢明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项羽的事迹:他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二十四岁就开始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在其叔父战败身死后,被并入怀王帐下。因意见不合而杀了卿子冠军宋义父子,威振楚国,名闻诸侯。巨鹿之战,率领楚军击破强秦,后来又引兵屠杀咸阳,火烧阿房宫。当时诸侯被项羽召见,都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后来裂天下分封诸侯,立怀王为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可以说见谁不顺眼就打谁。因为义帝自做主张许诺刘邦为汉中王,怒火中烧,立即攻打刘邦,拉开了楚汉争雄的序幕;又派人暗中杀死义帝。

短短几年中,屡次打得刘邦落荒而逃,可惜不能任用范增的计谋,把刘邦放虎归山,也不能人尽其才,身边的陈平、韩信、英布等纷纷叛变逃离,为敌所用。

以至到了楚汉争雄后期,汉兵越来越多,自己却“兵罢食绝”,终于走到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地步。

那么,在十面埋伏的前一天,如果是我们的话,应该怎么办?

不能突围而走,这是韩信设好的陷阱,正等着你上钩。那等于告诉自己的部下,没有打胜仗的希望了。

不能儿女情长。做为统帅,不能带头高歌痛饮,又哭又泣,把悲观绝望的情绪传递给部众。不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胜败乃兵家常事,两强相遇勇者胜。想当初巨鹿之战,也是以弱胜强,十几家诸侯军都作壁上观,楚军都可以破釜沉舟,以一当十,置于死地而后生。当时楚汉力量的对比太概是1:4,差距都没有阴晋之战(战国时期)时秦、魏双方兵力那么悬殊。吴起能率领五万魏兵战胜五十万秦兵,项羽也完全有机会再来一次逆转。

可以试用反间计,派人策反彭越连合起来抗衡汉军,平分天下。这样就可以减弱刘邦的兵力。

无论如何,总要拚命一搏,成功或失败,尽力去尝试过了,才无悔这壮烈的一生。





我武维揚


我个人认为如果变成了十面埋伏之前的项羽,没有谁会比项羽做得更好,就算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当个事后诸葛亮,我们的处理方式最好的结局是和项羽一样,要说比当时的项羽做的更好,那是不可能的。


在十面埋伏的前一天,韩信已经做好了万无一失的计划。超项羽几十倍的兵力合围住了项羽,而且那天晚上还唱着楚地的民歌,借此来动摇项羽江东子弟的军心,项羽出了突围之外,别无他法。

就算这这样兵力悬殊的情况之下,韩信还是没有必胜项羽的把握,所以每一次埋伏都会给项羽留一个突围的口子,十面埋伏的本意是让项羽麾下的兵力折损殆尽,真正留给项羽的是垓下之围。

项羽自己也知道败局已定,从突围前一晚对别姬的情形就可以看出来,在突围的时候没有带着别姬,而是带着江东的子弟兵,因为项羽知道,是这些江东子弟兵跟着自己南征北战,才有了霸王赫赫战功。所以项羽突围并不是为了活下去,只是想把这些仅有的江东子弟带回去,不然全部战死,如何向江东父老交代。

所以在乌江边,所有的江东子弟战死死后,项羽也停止了反抗,更没有坐亭长小船回到江东。而是让亭长带着自己的乌骓马回去,自己在乌江自刎。


所以说,项羽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必死的,真正支撑他突围的是江东子弟兵的性命。就算项羽能回到江东,那么他也会向江东父老谢罪。


小北史话


假如再给项羽一次选择,还是先回江东吧,那里是故土,有荣辱与共的父老乡亲。不要再做孤胆英雄了!要礼贤重用谋士,斥责刘邦之流背信弃义,毁《鸿沟和议》,十面埋伏,千里追杀!不要再孤军深入了,要以江东为中心,建立稳固的大后方!不要再滥杀无辜了,要向关中父老谢罪,从此善待百姓!不要再春秋笔法了,要重整旧山河,厉兵秣马,楚汉再战,一统河山!但还是留在梦里吧!历史如此残酷,可曾让谁回首?但反省过,觉悟过,忏悔过,君心应无悔!

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置身人生绝境,必然会饱受痛苦煎熬,必然要忍受非人折磨,必然要自揭伤口触碰内心,对生命进行再回首!再思考!于是很多人绝望了!放弃了!面对绝境而不放弃何其难也!它千百次地对灵魂进行拷打!进行逼问:你意志坚强吗?你信念坚定吗?你心怀阳光吗?但真的强者真的不能逃避,不能放弃!唯有不放弃,才能扼住命运咽喉;唯有不放弃,才肯卧薪尝胆;唯有不放弃,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唯有不放弃,才能卷土重来未可知!

正视绝境吧,以之为砺石!只要心不死,就能真觉悟,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而这微弱的希望之光也许就能带我们突破樊篱,实现转折,书写神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