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为什么量子波动速读、蒙眼识字也有人相信?父母过度焦虑

最近,艾小萌被朋友圈的一则“奇奇怪怪的冷笑话”给笑噎住了。

心理学:为什么量子波动速读、蒙眼识字也有人相信?父母过度焦虑

动图里的孩子,据称接受过“量子波动速读”培训,可以在几秒钟蒙眼读完一整本书。他们的口号是:

“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

没错,你是不是也联想到了这句名言:

心理学:为什么量子波动速读、蒙眼识字也有人相信?父母过度焦虑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这句话本来是流行于科幻迷间的一个梗。

用来描述部分科幻作品中,作者对难以描述的情节强行用一些深奥高深,诸如“量子力学的原理”这样的词汇来忽悠读者。

心理学:为什么量子波动速读、蒙眼识字也有人相信?父母过度焦虑

谁知,这样的事情真的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事情源起于某教育机构组织的量子波动速度大赛视频。

据相关报道,这是部分教育机构对他们的“量子波动速读培训”成果进行的一次比赛检测。

心理学:为什么量子波动速读、蒙眼识字也有人相信?父母过度焦虑

虽然从视频来看,孩子们更像是在检测纸张的坚硬度和质量......

心理学:为什么量子波动速读、蒙眼识字也有人相信?父母过度焦虑

据称只要学了该培训课程内容,在读书上就可以无往不利。几分钟就可以看完几万字的书,而且看完后还可以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

而这样的培训班,费用动辄要好几万,甚至供不应求。

如果真的能这样,小萌早就可以去哈佛剑桥深造留学了,哪还用得着做这个......(逃避总编辑的追打中)

怎么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

有记者采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者熊丙奇,他表示:“这跟之前被报道的蒙眼识字、听声音识字等培训就是一回事。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也违反基本的教育常识。”

为什么类似这样的“智商税”类培训骗局能够反反复复得逞呢?

很明显,大家首先会想到家长把自己在外界接收到的焦虑投射给了孩子,诸如同事之间对孩子成绩的攀比、学校老师的苦口婆心,还有各大教育培训机构贩卖着永无止境的焦虑,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家长难免会做众多联想。

学习成绩不好=中/高考不好=考不上好大学=毕业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老婆=人生毁了

所以,学习成绩不好=人生毁了

心理学:为什么量子波动速读、蒙眼识字也有人相信?父母过度焦虑

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与自我暗示的催动下,面对市场上大肆宣传可以快速提升孩子记忆力和阅读量的培训,家长们必然会趋之若鹜啦!

而除了外界的压力,是否还有别的原因存在于其中呢?

心理学家西蒙兹曾将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分为:不关心型、残酷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五种

心理学:为什么量子波动速读、蒙眼识字也有人相信?父母过度焦虑

不遵循学习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短频快

。其实更贴合“过分保护型”的教养方式。或者说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管理”更多了。

在被拉入一个闺蜜的家长群后,小萌最经常看见的画面除了各种花式拼团外,不外乎就是家长对陪同孩子做作业的吐槽。

“这熊孩子,平时看着都挺顺眼。但每次一做作业就变得这么蠢。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我都想......”

但是,小萌也不禁想替孩子向各位家长提问:

“家长在学生时期这些题目真的都会做而且从不出错吗?用成人的知识水平去与孩子对比,这样真的合适吗?”

与此相应的教养方式中,替孩子进行“学习管理”不免成了常态。而为了能够快速提升孩子成绩,部分家长更容易去寻找一些宣传“短频快”的培训。这也给了“量子波动速读”类培训的生长提供了土壤。

其实,普遍调查显示,民主的教养方式才是最理想的

心理学:为什么量子波动速读、蒙眼识字也有人相信?父母过度焦虑

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让TA在自己的空间里承担学习、人际交往与生活,不越俎代庖。其实未尝不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和责任感的培养。毕竟,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再给予帮助,比事事操劳真的经济环保多了!

如果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是一位家长,你对亲子教育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想要分享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哦!

关注订阅“艾壹丁心理”专业心理学|心理咨询&课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