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教师节—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编外老师”,和别人一起成长

今天是教师节,感谢我的老师、朋友、父母亲对我一生的教导与影响。

祝大家节日快乐!

刘舜才

写在教师节—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编外老师”,和别人一起成长

1,

我们的正规老师太少,跟随时间又很短,“编外老师”才是我们成长的利器

今天是教师节,我感谢从小到大的每一位老师的精心教导,但我的内心深处更感激那些虽然没有在“老师”岗位上却时时刻刻在“教人”与“育人”的编外老师们。虽然经常被太太提醒“不要好为人师”,我自己有时候也忍不住会做个“编外”老师。可能是天性使然,总觉得如果能够告诉别人一些知识、信息、理念等就可能会帮到他们,让他们少犯错误,不这样做心理会感觉遗憾。

正规教育是我们知识的基础,这些知识很重要。但正规教育的缺憾也不少,一是不能持续太久(一般人大学毕业就结束了);二是不能预测你未来要面对的工作场景(可能学的和用的是两回事);第三是每个人的个性与兴趣也不一定能够照顾到(大锅饭式教育,缺少个性化)。因此,正规教育可能给我们很多知识,但工作中能够用到的却不多。与此相反,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到的东西则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但要做到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需要付出很多的经历与巨大代价,并经过思考与总结之后才会有收获。遇到难题的时候你的身边刚好有“好为人师”的高人的话,他们随时“指点”一二,则会让你事半功倍,避免很多误区和雷区,快速成长。

由于体制与文化习惯的原因,大多数人往往不善于总结和表达自己或者没有意识到需要主动帮助别人或者内心过于内敛——不好意思主动帮助和指点别人,因此这样的“编外老师”是很难遇到的。我今天写这个小文,就是呼议大家都担负起周围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编外老师”的职责,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顺利和谐,促进年轻人健康成长。

写在教师节—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编外老师”,和别人一起成长

2,

一些人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为一个老师,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

2.1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我们很多人误以为没有老师就不会成长,其实对于大多数成功的人来说,他们深深知道——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这个“老师”随时激励自己,问自己问题,探讨未知领域,追寻生命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些,再好的老师也难教出人才来。相信自己能够成为自己最好的老师,我们就能够遇到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取得成功。自己进步了,成功了,才有能力、资本和信心去帮助别人。

2.2 身为父母,我们要做孩子的老师

俗话说:“身教胜过言传。”不管你能力如何,愿意不愿意,你都是自己孩子最初的老师,并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可惜的是,一些人没有意识到这些就做了父母,更可悲的是有的人虽然“望子成龙”但终其一生也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①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呱呱坠地,是一张白纸。父母亲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人,也是孩子最依赖和信任的人,他们最初的知识、是非观都是跟父母亲学的。每一个父母亲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就是孩子的老师,自己想要孩子做的事情必须先做到和做好。我们教孩子的同时也是自己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②塑造孩子的性格:一个人的年龄越小,性格的可塑性就越强。而孩子的性格决定其一辈子会怎么对待人和事,影响其人生成败。

③启发诱导孩子的梦想:一个人能不能成功,源于其有没有内源性驱动力,这个驱动力就是人内心想要成长和成功的欲望。有成长欲望的人不需要你花功夫去约束和警醒,他们会自己想办法获得进步和成功。

④帮助孩子:孩子的幼稚与无知,需要父母亲的不断帮助、指导与鼓励。

2.3 身为同事,我们要做新人和下属的老师

作为一个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让下属明白该做什么和怎么做,这是一个老师的基本职责。能不能做好老师,是管理者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

写在教师节—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编外老师”,和别人一起成长

3,

如何才能够成为一个“编外老师”?

3.1 学习

自己要帮助别人,至少在某些方面比你要帮助的人强。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但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加强这些强项就会让我们更加强大——不但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也足够给别人在这方面提出可靠和可行的建议。

其次,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时候如果我们和被帮助者一起学习就能够很快掌握所需知识与技能。“问题-学习-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最有效的。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提高自己。这也是我提倡自己应该成为编外老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3.2 思考-做事-总结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除了上面提到的学习,还更应该注意总结我们的种种生活与工作经历,形成可以交流和分享的心得、感悟或方法。你的经历越多、思考和总结越丰富,对别人的价值就越大。

遗憾的是一些人不习惯于思考和总结,经历了很多事却不能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从现在开始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慢慢你就能够说出别人没有想过而又有意思的东西来了。别人听到这些不是书本上的东西,会觉得你“好有才啊!”,更会受到你的启发和指点而让生活与工作更有成效。所以,除了不断学习外我们要成为一个对自己经历的东西有真知灼见的人,我们才会肚子里有干货,也才可能给别人“指点一二”。

3.3观察别人,找准时机

无论是周围的朋友还是工作中的同事,如果我们不留心去观察他们,就不会注意到我们与他们在知识、认知、行为上的不同。这些不同是判断我们在哪些方面应该向他们学习,哪些方面可能可以给他们帮助与建议的基础。一群人能够相互学习又相互帮助,那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事实上,这种幸运是我们自己可以创造出来的。

3.4沟通(关系-提问-建议)

要成为别人名不正但言很顺的老师,沟通能力尤其重要。

①关系:首先要建立不错的关系,别人认可你,信任你,然后才会听得进你的知识与建议;

②提问:不是什么东西都直截了当地“教”别人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下正确的教法是“问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别人思考。工作中,你能够引导和启发别人找到关键问题,大多数时候就已经找到答案了;

③建议:如果引导不了而彼此关系又很紧密,那就可以直接给出一些提议或建议供对方参考或选择。

3.5爱心与热心肠

你凭什么去帮助别人?我认为作为一个老师,爱心是不可或缺的。你必须成为一个有爱心和热心肠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写在教师节—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编外老师”,和别人一起成长

4,

“好为人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别人的自尊与舒服

我们的初心想要帮助别人,前提是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如果别人不接受我们的为人、学识、经验、沟通方式等,我们的所有努力都将是徒劳的,不但不能够帮到别人,相反可能还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带领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要注意给予帮助对象足够尊重,照顾到别人的自尊与面子。有的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识或问题),就要考虑如何让他们意识到还有很重要的知识在这件事情上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大帮助。这样的情况可以用形象的故事或实际例子给予启发而不一定直截了当地指出来;对于他们已经知道有那样的知识、经验、方案存在但不知道要如何获得,则可以直接传授;对于自己也不是很懂的东西,干脆就直接说我想跟你一起学习。

总之,要让人觉得受到尊重,感到舒服,先接受我们的人,然后才可能接受我们的帮助和建议。

4.2 自信与勇气

要帮助别人,自己先得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够让别人感觉到可信任,这样他们才会听得进你的建议;但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更不是百科全书,而生活和工作又会经常遇到很多“出其不意”的问题和场景,所以,我们需要有勇气去面对这些意料之外,才敢于去“帮助”别人。

4.3 正直与公正

能够被人从内心深处尊为“老师”的人,应该是一个真正、诚实与公正的人。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些,或者过多纠结于利益,则可能损害到不错的信任,进而影响到相互关系和学习的意愿与效果。

4.4 指点而不是“指指点点”

当然,既然不是专职的老师,又不一定是一种义务或职责的话,对人是“指点”也要适可而止,做到“点到为止”而不是喋喋不休,指指点点。如此说来,能够彼此互为人师确实是需要缘分的。

写在教师节—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编外老师”,和别人一起成长

最后,我希望不管你有没有教师证,在什么岗位,你都能够成为一个好老师!

祝你节日快乐!

刘舜才

2019-9-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