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汉初,韩信平定齐国,被册立为齐王。

当时,天下正楚汉争雄,久持不下。于是楚王项羽派遣使者前往规劝韩信说:“当前刘、项争夺天下,您的地位举足轻重。您支持谁,谁就能取胜。但如果项王今天被消灭,下一个被消灭的就是您了。您和项王旧有交情,为什么不反汉与楚联和,三分天下自立为王呢?韩信说:“我曾经侍奉项王,职位仅仅是个持戟的卫士,得不到重用。后来我投奔汉王,汉王随即授予我上将军的印信,给我几万人马,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汉王对我如此信赖,我至死也不会背叛他,请您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

使者走后,齐国人蒯通又规劝韩信道:当今刘、项二王的命运都攥在您的手里。您协助汉王,汉王就胜利;协助楚王,楚王就胜利。您不如让楚、汉双方都不受损害,同时存在下去,您和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形成那种局面,就没有谁敢轻举妄动。俗话说:‘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况且如今大王您的功劳天下无二。拥有着威胁君主的威势,持有不能够再封赏的功绩。”希望大王您能仔细地考虑这件事。”

韩信犹豫不决,终于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以为功勋卓著,汉王终究不会夺去自己的齐国,于是拒绝了蒯通的建议。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