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我看鑑

筆者本期聊聊對古玉鑑定的看法及鑑定實踐經驗的分享,分別從玉的材質、環境、時間三個維度闡述。

首先材質角度分析,古玉的材質從文化期的地方玉,到商周開始使用和田玉,直到戰漢廣泛使用,所以真正的古玉絕大部分是新疆的和田玉加工而成。因此拋開文化期,識別玉的材質可以排除一大部分贗品。新疆和田玉的特性為透閃石含量高,結構細膩,給人的視覺感受為糯、韌,整體光感呈油脂光。

目前和田玉的替代品為俄料、韓料及其他類似和田玉的材料,俄料的晶體顆粒粗,缺乏油性(當然極品俄料也有和田玉的特徵,市場價格極高一般不會用於仿古玉),韓料則表現結構松、密度低,硬度低並且顏色偏黃,其他材質的玉與新疆和田玉的區別則更加之大,這裡就不一一舉例。

下圖則是韓料、餓料、和田料圖片表現,若讀者能區分材質,對鑑定古玉非常有易。

古玉我看鑑

▲新疆和田玉,結構緊,糯、韌,如同米油的視覺感受

古玉我看鑑

▲俄料,白度很好但是油性不足

古玉我看鑑

▲韓料,密度小,結構松(來源於網絡)

保存環境的不同從而古玉的表現也有所不同,這裡筆者就要提到古玉的包漿、沁色。因為環境的不同產生不同的包漿、沁色。

先說說沁色。第一、玉本身有縫隙有一定的滲透性,導致環境中的物質(鐵、鋁、銅等氧化物)滲透入玉。第二、玉經過長期的風化,使得玉內部容易溶解、分化的物質流失,造成玉內部結構鬆散產生空洞,環境物質填充其內部空洞,因此玉沁色就與保存環境的物質有關,大量鐵離子沁入則成“紅沁”,大量銅離子沁入則成“銅綠沁”,有機碳的沁入則成“水銀沁”等等。

接下來說一說包漿,包漿也是沁的一種表現方式。眾所周知,地表含量最多的三種元素為氧、硅、鋁,土壤中富含鋁氧化物及硅氧化物。古玉在土壤中被富含Al2O3和SIO2膠體溶液所包裹,膠體溶液長年的滲透膠結,形成的硅質膠結層包裹在古玉表面,形成細膩、平滑的包漿。硅質膠結表現為玻璃或油脂光澤,硬度也為7左右。由於緻密的硅質膠結層的存在,古玉內結構疏鬆部位無法從環境中補充填補,所以往往古玉表面結實而內部酥鬆,從而也證明了先沁色後起包漿的順序。當然,墓道包漿由於環境不同也有可能產生鈣質包漿,“雞骨白”的古玉就有一部分是這類情況產生,以後會闡述。

古玉我看鑑

▲沁在下玻璃包漿在上

古玉我看鑑

▲“雞骨白”玉豬龍,包漿光澤依舊瑩潤內斂(遼博館藏)

瞭解墓道玻璃包漿的形成原因,讀者也明白了為什麼幹坑出來的包漿不如溼坑的好了吧。那是因為水媒介相對溼坑少很多,但也會有一層硅質膠結層。凡事有利有弊,但是幹坑對古玉的破壞就相對小很多,出來的玉器蝕坑少,也更為開門。

古玉我看鑑

▲幹坑的古玉局部圖,雖然一層薄薄的硅質膠結,包漿光澤還是瑩潤硬挺

接下來談談傳世古玉的包漿。傳世包漿是古玉於環境中的空氣微粒,接觸物質如人體油脂、汗液等,日積月累附著在古玉表面的物質。一般傳世包漿可理解為汙垢包漿,影響古玉的開門程度。

原生狀態的墓道包漿的古玉基本是玻璃包漿產生玻璃光澤,玉齡越長的古玉墓道包漿越厚越緻密,產生的反射光澤越收斂,即玉齡越大包漿光澤越緊越收斂。實踐中墓道包漿的光澤與仿墓道包漿的仿品區別非常大,生坑的玻璃包漿表現出的光澤緊而收斂,光感出水出油,而仿品的拋光工藝的光澤鬆散,光感乾澀。下圖對比

古玉我看鑑

▲原生狀態的墓道包漿,瑩潤,聚光,包漿微油並且有厚度

古玉我看鑑

▲模仿墓道包漿,光澤散,並且乾澀(來自網絡)

古玉我看鑑

▲真偽對比,差距非常明顯

對於傳世古玉的鑑定通過包漿的判斷是相對於出土古玉稍難,因為傳世環境產生的汙垢包漿容易被仿品仿製導致誤判,後文提到的皮殼有助於鑑定傳世古玉。

接下來筆者講述時間與古玉表現關係

。這裡提出古玉皮殼的概念:古玉表面於外界接觸,經過氧化、分化所產生的老化層稱之為皮殼。皮殼是古玉的本質特徵,它是古玉材質老化的表現,鑑定古玉最最核心的依據。

玉石作為天然礦石是億萬年所形成的,所以探討玉石的新老本身沒有價值。這裡探討的是從玉石琢磨成器的那一刻起距今的時長。也就是說從那一刻起古玉便開始老化,日積月累形成老化的皮殼層。

由於古玉的氧化、風化使得玉器表面產生許多肉眼不可見的細縫、古玉晶體的流失,最終導致古玉表面產生不規則的,細小的坑窪。尤其入土的古玉,受到土壤裡酸鹼的侵蝕從而產生的坑窪尤為嚴重明顯。

古玉我看鑑

▲古玉表面老化特徵,不規則凹凸不平的坑窪

古玉與環境中的氧,水氣為主的物質接觸發生物理化學反應(筆者認為以水解反應為主),相對不穩定易分解的物質流失的同時,殘留的穩定的物質又與環境物質發生重新結合形成老化層,隨著時間的積累老化層的厚度也隨之增加。不論傳世還是出土的古玉,其老化層是有共性的。傳世古玉盤去其傳世包漿後與出土古玉盤去其墓道包漿後所呈現出的皮殼層的光澤特徵相一致,主要表現為光澤潤、收斂、硬挺,起果凍感。對於不開門的古玉,尤其是破壞原生狀態的出土玉器以及汙垢包漿厚的傳世玉器,以尋找開門點的手法鑑定。所謂的開門點就是因為包漿的不均勻性,古玉包漿最薄的位置觀察其皮殼產生的老化光澤特徵判斷其真偽。一般來說古玉都有開門點,實在無法找到開門點讀者就要小心了,但可以盤去包漿的手法驗證是否為古玉,其依據則是暴露古玉的皮殼達到驗證的目的。

古玉我看鑑

▲宋玉,墓道包漿早已被前人盤玩去除,皮殼層光感潤,光澤收斂微微起果凍感

古玉我看鑑

▲晚清傳世古玉,去其傳世包漿後的皮殼層光澤,微微起果凍感,畢竟玉齡小皮殼薄

筆者為了說明問題,包漿和皮殼分開解釋,其實包漿和皮殼沒有非常嚴格的界限,即包漿和皮殼緊緊的結合在一起,區別則是包漿可緩慢盤拭去除而皮殼則是古玉質變一部分無法去除(質變嚴重呈雞骨白的狀態另當別論)。在實際操作中,觀測“極小點的反射光”是鑑定的最佳實踐。由於古玉表面老化產生不規則的坑窪,導致反射光呈星點狀(包漿把蝕坑填平的情況也是有的,非常難得),並且

反射光是由老化皮殼反射而成,那麼每一塊極小的反射面所反射的光澤必須收斂,微微出油,並且帶有一定的厚度感,如下圖所示。

古玉我看鑑

▲極小點的反射光澤內斂,微微出油,有厚度感

最後筆者聊一聊為什麼不談工藝痕跡。常常聽人說工痕老一定是老玉的說法,而不知工藝痕跡可以仿製,古人能做今人一定能做,沒有任何技術難度。當今的琢玉沙琢磨出來的痕跡與古代也不會有任何差別,鑽孔的外大里小等這類特徵的模仿也沒有技術門檻。只有工痕在包漿皮殼下的說法還具一定道理,但是前提必須會看皮殼和包漿,最後還是回到鑑定古玉看的是包漿和皮殼的思路上來。

這期古玉鑑定的特輯講到這裡,假如讀者只能記住一點我希望是古玉的核心是其具有老化皮殼,老化皮殼產生光澤潤,緊,有厚度,起果凍狀視覺感受,隨著古玉年齡的增加,皮殼層加厚,其老化特徵光澤也隨之增加,表現為更潤,更緊,果凍感更強。凡超過晚清玉器的潤度,緊度即可判斷為古玉。

(以上內容由老妖學生小沈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