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列強――大漢

換個角度重新審視漢代,或許會收穫另一番景緻。

漢,是很“列強”的。文明與遠征、向心與教化、制度和技術、持久且遠播。

真正的列強――大漢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回看歷史,你發現①它先派探險家去“探險”,瞭解未知地域的地形、風俗、人口等最初印象,②接著掃除障礙、鼓勵貿易,互通有無和加深瞭解。③然後就出現地域摩擦或者貿易摩擦。④再然後,派出軍隊,征服、佔領並設置都護。⑤最後一步,文明同化,讓它完全被華夏文明所覆蓋……怎麼樣,這是不是和當初的兩牙、英法還有沙俄的步調如出一轍?不,是它們和漢的步調如出一轍才對.......如此,至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呼韓邪單于朝漢時,漢庭已然控制了中南半島東海岸、朝鮮半島大部、河西走廊、新疆和如今中亞地區的綠洲地帶。可謂目之所及而莫稱臣者已然無幾!當然,西漢是有能力控制漠北、東胡和今天的青藏的,只是朝廷未想過發展漁獵和牧業罷了........正如關內侯陳湯所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比之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的聯合王國,其豪氣未嘗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真正的列強――大漢

漢也與後世明清形成了鮮明對比。想想兩千年前的國家,人口、技術、物產如何?可是它卻將生產力所能達到的可用之地均納入掌控之中。而明代人口、技術、物產的積累和發展又如何?十五世紀初的鄭和船隊明明已和十六世紀後期的西班牙無敵艦隊規模相當。可大明朝就是選擇了“片板不出海”,而無敵艦隊卻封鎖和主導了大西洋兩岸的貿易。千年已逾,“列強”之漢、鎖國之明,不能不說涇渭分明。其中轉敗之機,至今難得其解…………

真正的列強――大漢

經歷過近代被瓜分的我們,其實很難想象兩千年前漢帝國是如此的高調和“列強”。但是,這並不是野蠻,而是文明!它和黃金家族時期的蒙古比,完全是兩個概念。所以,1259年8月,蒙哥汗殞命釣魚城,大蒙古帝國繼而分裂。而前87年,武帝蹦,西漢帝國依然延續了昭宣元成哀平六帝而近百年。並在此之後,在劉玄、劉秀等人的努力下,使的漢室又在洛陽延續了兩個世紀。這,就是野蠻和文明的區別,或者說,是文化和非文化的區別.........儒家是很偉大的,雖然竇太后習慣了黃老之術,然而,黃老之術並未讓國家避免七王之亂。幸運的是,一代至偉漢武大帝,卻信任和選擇了儒術,所以,像衛青、霍去病、李廣、陳湯、班超、馬援、竇憲這樣的功蓋大將,他們至死也沒有幹出出格的事。而蒙古就不同了,大汗亡,自己內部先掐了起來,所以就亂了。很明顯,他們沒有秩序感,或者說不懂得宗法秩序的重要性!而同為北方少數民族,十七世紀中後期的女真,就比他們強多了,因為建州女真世受漢化影響,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再到順治等一直到宣統,在多次關鍵的節點時刻,他們都沒有自亂陣腳。這其中又有多少博弈、妥協、協議值得回味?因此,十七世紀滿清入主中原,絕非偶然。而孔孟可以千年傳續,亦非偶然。

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孟上承西周的宗法禮制,而周公旦的思考與實踐,正是社會由部落散居向國家形態過度時自然而然被發現和總結出來的,它和國家自身一樣,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產物,所以,它的存在自然而華麗,出水芙蓉一樣。而後世孔子,集大成又不語怪力亂神,它的存在又是如此的真實而貼合現實,這與“玄幻”而又深奧的其它文明形態已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真正的列強――大漢

所以,像中華文明這樣的世界級古典文明系統,它所提倡的寬仁、中庸、修齊、正義、向心、秩序、禮制等,就像一雙精巧的手,將一個部落社會,組裝成一臺精密的國家機器,並且長久而高效的運行。而運轉的同時,更為高階的財富、科技、軍隊和思想也就被進化出來。這一切,當然也是那些出自獵、漁、牧業社會階段的漠北蠻族所望塵莫及的,也因此,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党項、回紇、契丹、女真等,它們都最終全部或者部分的融入了漢族。當然,那些沒有融入漢人的部分蠻族,他們最終也會融入其它的文明形態,比如兇人融入了基督世界、奧斯曼突厥融入了伊斯蘭世界。這就是文明與野蠻,孰強孰弱一目瞭然。

真正的列強――大漢

綜上,漢的輝煌並非只是一家一姓一臣一將的輝煌,而是孔孟的輝煌。因為就個人能力看,很難說劉漢君臣就一定比黃金家族更強。至少,黃金家族只靠燒殺,曾經控制過從多瑙河到對馬海峽的廣袤地域。這,大概是冷兵器時代人類蠻力的極限了。然而卻並不能持久。相比之下,儒家卻能讓歷代君王和諸多將臣形成合力,並持久影響且不斷猛進。因而,從本質上看,漢的持久擴張,其實就是文明的外溢和教化的延續。比起古代蒙古的屠殺毀城,漢存在的結果是:兩千多年的影響、更高階的財富、更先進的科技、更廣泛的貿易和不斷改進的儒家思想。用今人的眼光看,這些結果無疑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遇、更大的市場、更為合理的社會結構和更安居樂業的家庭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