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传奇 盘点功夫明星,功夫巨星李小龙

2005年11月25日 在香港尖沙嘴海滨长廊的星光大道上,竖立起来引人注目的雕像-李小龙 ,他是功夫片的代名词,说起功夫片的历史,要从1971年李小龙拍摄《唐山大兄》开始,他一共拍摄了5部经典的功夫片引起了全球的轰动,这样就使得“功夫”这词 真正出现在了英文的词典当中,可以说香港的功夫片呢,自李小龙开始才真正从武侠片当中分化出来,并引起了世界影坛的瞩目,

七十年代 一个年轻人回到香港,他自信可以震惊世界,虽然人们并不相信,后来,真的给他做到了,用了四部半的电影,李小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绝响,虽然后来的电影武坛群星闪耀,但是绝不会再有第二个集于哲人、武者、画师、明星于一身的独立独行 卓然不群的李小龙了,

李小龙1940年出生于美国三藩市,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旧金山,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李振藩”,希望他有一天能够名震三藩市,李小龙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过的,因为幼师的李小龙身体虚弱,用药不能根治父亲只好让他练武强身,结果一不小心成就了一位功夫之王,因为李小龙出生在美国,根据美国法律,他具有双重国籍。

当他年满18岁时 按照美国法律,如果他要保留美国国籍就必须每年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于是李小龙在18岁时来到了旧金山,他在美国求学期间开始吸收跆拳道、柔道、拳击、泰拳等搏击术的优点并结合中国武术发展出自己独有的武术门派-截拳道,1964年美国砸加利福尼亚州举行全美空手道比赛,当时年仅24岁的李小龙横扫所有选手取得桂冠,随后他开始在美国开馆授徒,后来又进入好莱坞发展,李小龙第一次出演电视剧是在美国电视片《青蜂侠》中扮演男二号,结果李小龙大出风头完全盖过男一号,但当时的好莱坞影片终究不能接受华人担当纲主角,李小龙在1970年决定回到香港发展,在1971年《唐山大兄》面世该片在香港上映时击败了当时正风靡世界的好莱坞影片《音乐之声》创下了当时香港有史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300万港元。

李小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我挥拳时要微微前倾,目的是不档摄影机,当你全力出击时让这一拳成为一种武器,对我来说 武术的最高境界代表着诚实地表达自我,现在要那么做很难,我是说要我去表演很容易,装出趾高气扬的样子,然后,你觉得自己很酷很厉害,我可以装出那种感觉来,你明白吗?你可以被它所蒙骗,我也能演给你看,但诚实地表达自己 不欺骗自己能够真正地表达出自己,我的朋友 ,那是很难的

李小龙的电影讲究真正的功夫、纯粹的功夫,他将自己所创立的各种拳术淋漓尽致地在电影中表现出来,当时成龙、元彪、元华等人正好开始步入电影界发展,经洪金宝介绍他们开始为嘉禾电影公司做特技替身和武师,而在这段时间里,对他们来说最难忘的经历,则是参与李小龙影片的拍摄工作,其中元华在《精武门》影片中第一次跟李小龙合作,做一个日本人,在这部电影里李小龙挺喜欢元华的动作,在拍《龙争虎斗》中,其中有一个替身和元华供李小龙选择,最后李小龙选择了元华,在里面替李小龙完成了几个动作,原本计划准备带10个类似元华好功夫的人到好莱坞拍片,可惜最终没有成行。


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日李小龙在拍摄新片《死亡游戏》时辞世,享年三十三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