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願長大的成年人

​沒有蹭李小璐熱度的意思,乾脆等熱度過了再發,不是我不想蹭,蹭總要蹭準了才有意思,而她那一出,只是這篇文章的引子,群嘲之下,哪怕不相關,難免有落井下石的嫌疑。


這種做法老被友人詬病,叫能力不夠還要臉,剛開始還覺得有道理,但後來想想,要臉有什麼不對?那些本不配得到的利益,沒有才是正常嘛,偏題了。

李小璐和賈乃亮,程序化公佈離婚後,李小璐迫不及待就發表了一篇邏輯混亂的長文,沒起到她想要的效果是肯定的,我看完,第一反應倒不是去挑錯,而是感覺,已經快奔四的李小璐,前半生一定過得很幸福吧?

因為她的思想,還能理直氣壯地停留在孩子階段,對,理直氣壯。

就拿她開頭舉的那個類似卡西莫多老爺爺的例子,同樣是遇到,她和其他人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或者不是她,而是兩類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一類是李小璐式的,帶著優越感和理所當然的謝謝,一類是感恩。

那些不願長大的成年人

就像《妖貓傳》裡,在其他影視裡黯然失色的張榕容,她的楊貴妃在裡面豔光四射,並且宛如神靈,她有句這樣的臺詞:

我從小就沒有父母,是在叔父家長大的。寄人籬下,反倒讓我對別人的好,一點一滴都想報答。你也一樣,對吧。

尋常人沒有明星的美貌,沒有那麼多毫無緣由的好,對好也更為感恩。長得美貌的,也有人命運多舛,也能感念他人的好。但如果一個在蜜罐子里長大的美人,對這種好,或許就無動於衷了,當然還有一個前提:

如果她不願長大的話。

李小璐顯然就是這樣的人,我無意去攻擊這有什麼錯,誰都不是聖人,誰都有自私利己的一面,李小璐只是被攤開了而已,尋常一個看似良好的普通人,又有幾個人經得起用放大鏡攤開去照?

當然,我更沒有為她洗白的意思,我只是看著她,不免想起了見過的這一類人,大的甚至都步入老年了,我把他們叫做:

那些不願長大的成年人。

比如有這樣的親戚,作為家中的幼子,在重男親女的環境下成長,難免傾斜了更多資源,因為從小聰明的關係,又被寄予了更多厚望,但直至退休,仍然一事無成,而姊妹們,早成了行業翹楚。

為什麼?我不知道其他原因,懶是一定的,做什麼事情都三分鐘熱度,創業多如牛毛,卻沒一次成功的,循環往復。

問題就出在這裡,他從來無需為自己的失敗付出代價,每一個不願長大的成年人,其實都潛在把自己當成了不用負責的孩子,而總要一些自願或者被迫的人,在為他負重前行。

比如李小璐,毫無疑問,她是她小世界裡的核心。

她選擇賈乃亮當伴侶,一點都不意外,很多把自己當公主的女孩,她想要的不是王子,而是一個把她當公主的人,騎士也罷,奴僕也罷,這個人本身如何並不重要,如何看待她才是最重要的。

但問題在於,這個小世界沒問題,和李小璐一樣構築自己小世界的人都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出了小世界,你什麼也不是,這個事實必須要清楚。

活在童話世界裡的李小璐,出了這個小世界,還想成為外在世界的中心,當被外在世界詬病時,她表現出了巨大的不理解,這就是她的問題了,不知道是該說天真,還是愚蠢,畢竟她的歲數真不小了,只能說可能幸運罷,沒有經歷過挫折和摔擺?

《沉香屑 第一爐香》裡的姑母,“是個有本領的女人,一手挽住了時代的巨輪,在她自己的小天地裡,留住了滿清末年的淫逸空氣,關起門來做小型慈禧太后”,那是她的能力,也是她的聰明。

那些不願長大的成年人

沒有人不想有一個可以自我掌控的小世界,就像《海上鋼琴師》裡的1900一樣,他能掌控的,是他在船上的自己,所以他不下船。這樣類比或許不太合適,畢竟1900還有天選之子的才華,而他也不是索取型。

我所想說的,只是很多人都有相似之處,希望在自己的小範圍,掌控一切。當然每個人能成就的不同,比如姑母能做小型慈禧太后,畢竟她的犧牲也在那裡,美貌女子嫁年老富人,專等他死。很多人美貌不夠,慾望不大,只能互相構建,輪流做小世界的C位,當然也有微妙的平衡在,這也更趨向於常人。

而李小璐們,則更趨向於姑母,他們要做一個小世界的掌控者。

但姑母的聰明之處,是沒有把拳腳伸出在圈子之外,她太精明瞭,太自知了,她想要的一切,是自己爭取、計算後的得到,她是有分寸的。

而李小璐們,他們沒有過姑母的犧牲,自然也不會有姑母的清醒,她們抱著天上掉的餡餅,她們並不自知。

那些不願長大的成年人

就像李小璐作為最年輕的金馬獎影后一樣,這樣成千上萬人擠破獨木橋也得不到的殊榮,誰能想到她的第一反應是因為裸戲替身,“陳沖阿姨騙了我呢?”

巨大的掌聲和歡呼都可以不要,大世界裡的殊榮也可以不要,只要在她的小世界裡,哪怕只是迪斯尼公主的塑料王冠裂了一片,這才是她最重要的事情。

這是典型的孩子思維啊,只能看到自己周遭的一切,而成年人若是如此,只能說是狹隘和蠢了,抱歉,說了幾次蠢,但這是事實。

但李小璐好歹有她的資本,只要她不求外在世界圍著她轉,她照樣可以和姑母一樣,姑母當她的小型慈禧太后,李小璐當她的粉紅泡泡公主,而現實中很多同樣想當公主王子的人,際遇則大不同。

大多數人家,沒有優渥的條件,一個成年人不想長大,就意味著:

自私、不負責、我行我素,乃至贍養缺位、夫妻失責、喪偶式育兒等等,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擔負在別人的肩膀上。

比如剛才舉的例子,退休仍然一事無成的幼子,他的妻子才是一家的頂樑柱,他所有埋下的坑,都需要家人一個個去填補。

這樣的人真不少,30了,40了,仍然沉浸在少年的白日夢裡,他們覺得自己伸手就會觸到成功,失敗全是其他的錯,我懷疑他們從來沒想過負責,哪怕他們有所不好意思,但骨子裡,他們是把責任擔負給家人的。

而無數中國式家庭,就這樣過去了,典型的中國式,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中國式忍讓是非常強大的,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只是這種願挨,也是有邊界的,比如一旦李小璐逾矩了,賈乃亮就選擇了離開,還在給她點贊,表示支持的,只剩下了父母。

對每一個自私的成年人來說,父母大概是唯一能要挾的人了,而其他人給予的愛和付出,總要有相應的代價。

這沒什麼可詬病的,成年人的世界,本就有成年人的規則,愛本來也該是平等的,有付出,有回報,有邊界,有約束,所以我們才能在不是1900的船上,在社會的千百條路之間,不至迷失方向,在規則中找到安全感。

如果還在當沒長大的成年人,只能說,珍惜這份幸運吧,但也別當做理所當然,也儘量不要禍害他人,不然登高跌重的時候,別人抽身而去,慘的只有自己,而抽身不了的,比如家人,你讓他們被迫承擔的,也太過殘忍。

而能夠自己負責的那群人,我覺得也蠻好的,一些人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他們靠自己給自己構築了這個巢,這樣的人,我還蠻尊重的。

一個人可以不長大,也可以兩個人,一群人結伴不長大,在他們的小小世界裡,這是他們童話的夢。出了這個小世界,他們又變成了“正常人”。

兩者交匯之間,他們不給任何人添亂,一切由自己構建,像這樣當小公主、小王子,也挺好,真的。

微博:@一頭萌鹿

公舉號:迷宮中的萌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