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無為 一芽一葉吐芳華

四月的無為,萬木吐翠,茶香四溢。

在這個美好時節,“春暖茶香助脫貧”全媒體來到無為進行公益行活動。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芽一葉吐芳華。

無為地處皖中,南瀕長江,北依巢湖,境內西南部山巒疊嶂、水系豐富,是傳統的茶葉產區,已有400多年的產茶歷史。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多雲霧、無汙染的生態優勢,造就了無為茶葉與眾不同的優良特質。生長在此處的茶葉因水而綠,因山而翠。

無為茶葉美在其形,峰芽粗壯、色澤翠綠、勻潤顯毫,實為茶中上品;無為茶葉美在其色,湯色晶瑩剔透,色純鮮亮,綠茶鮮脆欲滴,僅觀其色便能讓人沉醉;無為茶葉美在其香,香氣馥郁,清香撲鼻,沁人心脾,聞之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無為茶葉美在其味,味醇鮮美、滋味香醇、入口滑潤、回甘清甜,曾獲得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是名副其實的潔淨茶、生態茶、健康茶。

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無為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蕪湖市委決策部署,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引進龍井、猴魁、黃金芽等品種對傳統的茶葉品種進行本地化種植和改良升級,同時,還積極引進安吉白茶進行本地化種植,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無為市茶葉種植面積已達到2.18萬畝,其中白茶麵積7200畝,全年產茶近350噸,產值達9100萬元,帶動貧困戶就業1100餘人,“小茶葉”正在成為無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自古香茗敬雅客,焙香一壺結知音。

今天我們相聚無為都督山、霸王山、三公山、蜀山跟著茶農去採茶,泡一壺新茶、品一杯翠茗,感受無為春天的旋律,同時也感受到無為發展的活力。(安徽經濟報融媒體記者 陳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