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孩子養成“高分低能”,否則娃將面臨下列隱患,父母請反思

他們如果離開了父母,就像魚離開了水一樣,不能生活。

執筆:宇一桐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現在你會發現越來越多孩子被嬌生慣養,像幼兒園的小孩不會自己吃飯,小學的孩子不會自己剝雞蛋,初中的孩子還要爸媽每天接送,很多孩子就連去讀個大學都要父母陪著一起讀。

這種孩子成績好,但是在生活上卻是白痴,他們如果離開了父母,就像魚離開了水一樣,不能生活。而造成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父母過度的溺愛以及對成績的高度重視。

別把孩子養成“高分低能”,否則娃將面臨下列隱患,父母請反思

案例:

媛媛是我鄰居家的女兒,她也是附近人眼中成績好的代表。有一次大夏天,附近都停電了,她家一家人為了讓她好好學習,爸爸給女兒打傘遮太陽,奶奶則是拿扇子給她扇風,媽媽在旁邊端著一杯水,女兒口渴了就餵給她喝。

照她們一家子的說法是,只要女兒的成績好,他們做什麼都願意。後來她家孩子出去工作了,不到一個月就換了3家公司。後來的工作還是她爸媽幫忙找的,但沒工作一個月就遲了。

最後聽別人說,是因為那些公司的老闆覺得她家孩子特別眼高手低,本事不大脾氣還不小,但其實這一切的後果都是由於父母的教育原因造成的。

別把孩子養成“高分低能”,否則娃將面臨下列隱患,父母請反思

孩子為什麼會“高分低能”

造成孩子“高分低能”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父母的教育態度,家長往往會覺得這些小事,自己動手就可以了,還可以為孩子節省更多的學習時間。但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最需要被鍛鍊得,而父母的這種思想會讓孩子失去動手能力。

一次、兩次、三次、四次……多次的拒絕只會讓孩子慢慢失去自己的獨立能力。你想想一個從小到大隻接觸學習的孩子,產生“高分低能”的情況也就一點也不稀奇。

別把孩子養成“高分低能”,否則娃將面臨下列隱患,父母請反思

“高分低能”對孩子的影響

1、影響孩子的思考判斷能力

一個沒有自己的思想的孩子是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的,因為他們無法創新、不敢反駁,而新事物的發生就是需要不斷的創新。如果家長只知道讓孩子一味地讀書,按部就班地去做,那麼這樣的孩子只會失去他的思考判斷力。

別把孩子養成“高分低能”,否則娃將面臨下列隱患,父母請反思

2、沒有基本的生活常識

高分低能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看書和做作業的時間上了,他們很少去接觸一些生活上的東西。而且大部分家長只會覺得這些生活知識對孩子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只會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

這就會導致很多成績好的人卻會出現很多特別幼稚的錯誤。有的甚至還會因此引發更大的災難,比如火災、觸電等。

別把孩子養成“高分低能”,否則娃將面臨下列隱患,父母請反思

3、不被社會所需要

社會上所需要的人才,不僅僅只是擁有高成績,而是在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人才。知識最後還是要為實踐所鋪墊的。

一個只知道讀書,動手能力、獨立能力、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卻很弱的人,又怎麼可能會被社會所需。

別把孩子養成“高分低能”,否則娃將面臨下列隱患,父母請反思

擴展延伸:家長的幾種錯誤教育觀,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1、孩子太小,教育是以後的事

有些家長則會認為孩子還太小,等孩子大了再就進行教育也不遲,尤其是對於家裡孩子是在0歲到3歲的家長而言。

這種家長就是缺乏早教意識,不知道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了認知能力,這段時期是孩子智力發展最快的階段,如果錯過了這段黃金時期,就是對孩子的一種損失。

別把孩子養成“高分低能”,否則娃將面臨下列隱患,父母請反思

2、對孩子不聞不問,任其發展

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什麼都知道了。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對他採取不聞不問,任其發展的方式。

但是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自控能力也比較差,所以這時候往往就需要父母的約束和管教。不然若是等孩子長大再想糾正,只能難上加難。

別把孩子養成“高分低能”,否則娃將面臨下列隱患,父母請反思

3、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

很多家長就會把孩子的教育寄託到學校和老師上面去,可是學校並不是培養孩子的唯一場地。而家庭才是對孩子影響最深的地方。

因為從剛出生到上學這段時間孩子接觸的就是家庭教育,一個好的家庭教育,能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習慣,對孩子的啟蒙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