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唯一见过列宁的党员,入党时间早于建党,授衔大将却直接拒绝

我党唯一见过列宁的党员,入党时间早于建党,授衔大将却直接拒绝

1921年7月,嘉兴南湖上飘着一叶扁舟,舟上围坐着十余人,他们克制住激动的情绪,在这无名小舟上宣布了党的成立。殊不知有个三十出头的中国小伙子,在一年前就于上海加入朝鲜共产党,被后人称为“入党比建党还早的革命家”。此人便是王维舟。虽然岁月变迁,今人大多对这名字倍感陌生,然而但熟读党史的人却都是把他烙刻心中,不敢忘怀。


王维舟,生于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本名王天桢,或是当时的局势不容他“天真”,故改名维舟。王维舟同志祖籍四川清江,战乱与生活上的窘困使他很早就受共产主义影响,中共未成立前便已加入朝鲜共产党。中共成立后,他热泪盈眶,似是见到了振兴中华的曙光,立即递交了入党申请,随后组织召开会议,将王维舟的组织关系从朝鲜共产党转入中国共产党。就这样,他成为我党中资格最老的党员,还是唯一见过列宁的老布尔什维克。


毫不夸张地说,王维舟同志是真正的老革命家。论“老”,他虽与主席都享年83岁,实际上却比主席大上六岁;论“革命”,在“辛亥革命”之前,年纪轻轻的王维舟就已投身于四川“保路运动”中。虽遭清政府镇压,但王维舟没有气馁,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0月与好友冉崇根、石体元等在四川组织青年义军,成功打下县城,以响应“辛亥革命”。同年12月2日,王维舟带领义军成立东乡军政府,任警备队长一职,时年24岁。相比之下,同样是早期便投身革命的朱老总,此时还在滇军任司务长一职。


王维舟一战成名,在军中一路高升,然而由于旧军队中充斥着腐朽不堪的气息,王维舟最终在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舍弃一身荣誉,丢掉一身包袱,如曾经改名一般决绝,离开了旧军队,向上海出发。可以说,上海是一座给了他新希望的城市,他在上海的这段时期,对共产主义着迷不已,抓住机会加入朝鲜共产党。同年,为更好地了解共产主义思想,他亲赴苏联学习。谁也没有想到,在这趟学习之旅中,他有幸见到了列宁同志。1921年,王维舟抱着极大的热情启程回国。在北京,他与好友吴玉章同志共同组织了赤心社,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募捐救灾。在中共正式成立后,他如愿转入中共。


1923年,王维舟回到四川并主持成立了共产主义组织,向百姓、青年等宣传共产主义,他曾组建的川东游击军成为了后来武装起义的重要力量。1933年,川东游击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此后川东游击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33军,王维舟同志任军长。全面抗战爆发后,王维舟临危受命,任八路军129师385旅副旅长,后任旅长兼政委。解放战争期间,王维舟又出任西北军区副司令,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党唯一见过列宁的党员,入党时间早于建党,授衔大将却直接拒绝


其实,论资历、辈分和战功,给王维舟授衔上将绝不为过,若是考虑到川东游击军曾对敌人造成过重大打击,就算是授衔大将恐怕也绝无一人敢提出异议。然而就在军衔评定征询个人意见时,王维舟却主动放弃。虽然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但组织上尊重了他的意见。十年动乱时期,王维舟已是八十高龄,但他依然义不容辞,保护那些需要保护的老同志,在多方之间奔波斡旋,最终积劳成疾,于1970年1月10日遗憾病逝。纵观王维舟同志的一生,乃是为革命而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