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家長:看到孩子在數學學習上,有這三種解題姿態,及時糾正

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剛上初一的同學往往在學習時,由於自己的原因,出現以下三種習慣,家長髮現後,要及時糾正,避免在考試中造成過失性失分,中考時數學這門課程才能發揮孩子的最優水平。

初一家長:看到孩子在數學學習上,有這三種解題姿態,及時糾正

第一:解讀數學題時,對於題目中問題的疊加部分,解讀粗枝大葉,只抓住其中的部分。

例如:求:-1/3的倒數的絕對值的平方,在這個問題中,有三個知識點(1)倒數(2)絕對值(3)平方,而我們在做這道題時候,初一學生往往出現這兩種錯誤:一種錯誤是三個知識點,只解讀了一個或者其中兩個,另一種錯誤是知識點不熟悉,不熟練,亂做一通,尤其是絕對值得出負數,平方得出乘以2這樣的基礎計算錯誤。

家長們一旦發現孩子出現上述情況時,立即讓孩子解讀題意時候,用(1)(2)(3)在草稿紙上標明,然後找10道類似題型,讓孩子練習,並且給孩子要求今後做數學題時按照這樣的方式去解讀題目,這樣才能保證孩子養成解讀數學題的良好習慣,做到基礎中等題型不失分,難題、偏題型得步驟分沒有問題。對於孩子知識點不熟練這種情況,家長就要有針對的找出這部分題型,讓孩子在先熟記這些知識點情況下,再去運用,如果孩子遺漏做法,就需要家長引導孩子去學習,通過網上尋找視頻,孩子觀看,適合他運用等方式去解決問題。

第二:沒有數學整體意思。數學整體意思包括整體思考意思,整體計算意思

什麼意思呢?小學數學是數字和數字的運算,或者是數字和單個字母之間的運算(方程),這就讓孩子上初中後很多不適應,造成小學數學高分,初一月考、期中考,成績大幅度下滑,不是孩子不聰明,也不是孩子接受能力差,更不是孩子沒有數學思維,也不是初中數學難度有多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孩子還沒有具備數學的整體意思。

例如:A-5X+3=2X-9,我們要表示出A,怎麼辦呢?很多孩子就回答老師沒有講過,自己不知道怎麼去做,有孩子就和小學知識聯繫:把2X-9看作和,看成A和-5X+3的和,這樣求A,就可以用2X-9減去;另一個加數-5X+3,這樣的思路完美,要點贊。但下面的計算就讓人大失所望了,為什麼?他們得到:A=2X-9+5X+3

這個計算錯,原因就是沒有數學整體意思,計算時候不具備整體計算意思。既然都知道另一個加數是-5X+3,那麼你減去的時候,這個-5X+3就是一個整體,代表的是另一個加數,你現在變成5X+3,還是之前那個加數嗎?一眼看出,就不符合。那怎麼來表示另一個加數呢?就需要在這個整體前加一個小括號,來表明它的身份特徵,來確定它是一個整體。由於很多孩子沒有整體意思(包括整體思考意思,整體計算意思)也造成他們錯誤不斷,數學成績提不高,數學學習自信心一次次被考試成績所擊垮。

針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們要怎麼辦呢?還是要進行大量的此類針對題型練習,讓孩子通過訓練形成機械記憶,這樣才不會忘記,才會再也不會出現錯誤。這個機械記憶是必需操作的一個過程,不要產生厭倦,這與孩子小學數學訓練有很大關係,如果你一旦切割這個過程,孩子還是老三樣,整體計算能力差,還是錯誤百出。

初一家長:看到孩子在數學學習上,有這三種解題姿態,及時糾正

第三:數學概念模糊不清。

初中數學不會像小學那樣只要概念模糊,我會算,就會得高分。由於初中很多題型,需要大量的解讀,而要解讀正確無誤,這就需要所涉及知識記得牢固,這樣解讀才會幫助後面的解題思路清晰,分析正確無誤。

例如:有理數X、Y、Z,滿足XYZ<0,X+Y+Z>0.這樣兩個式子的信息,你要解讀什麼呢?我們現有知識會解讀到對於第一個式子:X、Y、Z中有一個或者三個為負數,這是我們根據有理數乘法法則確定的,再結合第二個式子三個都為負數,這種可能錯誤,所以得到只有其中一個為負數,其他兩個為正數。

在整過解讀過程中我們運用了有理數的乘法法則,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如果對概念模糊不清,能解析出正確信息嗎?

初一家長:看到孩子在數學學習上,有這三種解題姿態,及時糾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