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宿舍樓分食堂,宿舍為單位取餐,動線標識+分流圍隔

從手部清潔的動作要點和注意事項,到防護服的穿戴方法和穿脫順序,根據區校聯防聯控機制,奉賢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科副科長王志和他的同事,也走進海灣地區的高校校園,為師生現場演示,進行防護技能培訓。

圖片

華東理工大學正在加緊準備次日上午在徐匯老校區進行的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演練,此前留校學子以及各部教職工近百人已在奉賢校區加入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演練,各種預案通過“實戰”檢驗,做好開學後師生安全保障。

圖片

【在校門】

圖片

“奉賢校區北門、學生公寓第四圍合、第一食堂、校醫院和教師公寓,這5個點都是演練實操點。”華理後勤保障處處長嶽海洋介紹。根據預案,在集中返校當日,學生將統一從校區北門進入校園。返校學生依次進行身份識別、體溫監測;若發現學生有發熱狀況,引導至校門口的體溫複測點進行復測;若複測後體溫≥37.3℃,則更換醫用外科口罩後在臨時等候區等候送醫。此時,相應學院就安排人員陪同就醫,校醫院聯繫防疫專用車輛送診,同時上報學生信息至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

圖片

【在宿舍】

圖片

對於萬人以上的大學校園,住宿生活也是防控重中之重。在學生宿舍區域,返校學生進入圍合範圍時,由宿舍管理員對學生進行身份識別、體溫監測,併發放《小浴室洗浴時間安排表》及《宿舍公約》,提醒學生注意個人衛生和宿舍通風。若學生在宿舍出現了發熱現象,則由輔導員陪同至校醫院複測體溫。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若學生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疑似,學校將配合疾控部門開展流調、密篩、終末消殺,並對密切接觸學生進行集中隔離。

圖片

【在隔離】

圖片

應急處置的演練中,一名學生志願者模擬了入住隔離醫學觀察點的環節。根據防控指南和閉環流程,高校也設有隔離醫學觀察點。若學生就醫排除新冠肺炎後,可返校併入住隔離醫學觀察點。由校醫院醫護人員告知入住觀察要求後,“他”從發熱患者專用通道直接進入房間。

圖片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發現,觀察點佈置細之又細,房間內已提前放置生活用品、消毒用品和入住須知,清晰告知學生關於消毒、用餐、垃圾收集和相關聯繫方式等信息。按照隔離要求,餐品由工作人員無接觸配送至隔離間外,生活垃圾由學生定時放置在隔離間外,工作人員收運並進行噴灑消毒。同時,還要定期對隔離點走廊,以及扶手等公共接觸重點部位進行消毒。

圖片

【在食堂】

圖片

與中小學一樣,大學食堂也因疫情防控作出相應調整。在演練中,“北歐式排隊”再次現身。就餐環節,師生有序排隊,進行體溫監測後,再進入指定食堂;食堂內還設置了取餐動線標識和人員分流圍隔,引導師生動向,避免擁擠。後保部門表示,疫情期間,師生就餐仍以打包為主,按照宿舍樓來區分就餐食堂,並以宿舍為單位進行取餐。

圖片

觀摩新校區演練後,校黨委書記杜慧芳認為,繼開展集中返校首場培訓之後的首場演練總體平穩、有序,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返校當天和返校後最初兩週,將是對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大挑戰,”她表示,全校各部門在演練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職責、細化方案,確保應急處置規範有序,疫情防控工作準備充分,切實保障師生健康安全。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編輯:徐瑞哲

題圖來源:莫輝 李強 攝

圖片編輯:邵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