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就忙到見一面都不行呢

我想我真是歲數大了,畢竟94年生的老人了,越老越念情。

後天是我大學室友結婚,廊坊的,本來去北京的往返車票我都買好了,但是老闆臨時要加班。

撕扯了一番,得出結論:眼下我去(幹)不(不)了(翻)北(老)京(板)了。

不只是參加一場婚禮,更是和大學不少朋友的久違相聚,自畢業以後,這樣的機會少之又少,好像就只剩下一場場婚禮。

但如今的趨勢,似乎連婚禮都越來越難保。

因為工作忙。

而且好像大家都還理解並接受“工作忙”。

但問題是,工作怎麼就能這麼忙,忙到對越來越多事情開始碾壓。連特麼要好的哥們結婚這般權重的事情,都能碾壓。

工作真有這麼偉大嗎?

全然沒有。

但結果就是,只能二選一。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江湖是什麼?

是人情世故。

但如今因為“忙”,都顧不上人情世故,可笑不可笑。

為什麼都這麼忙呢?

怎麼就忙到見一面都不行呢


……

這兩年,老家有不少年輕人結婚,婚禮在老家舉辦,其實少有近齡朋友來參加,因為都在外地忙工作……婚禮,似乎更像是給父母長輩們準備的。

年輕人因為工作,錯過很多朋友的婚禮,在我看到的周遭,這種情形似乎越來越普遍。

每年就那麼幾個假期,所謂的“良辰吉日”也就那些天,婚禮扎堆,不要太常見。

沒有一場婚禮是從容的。無論是結婚的新人,還是賀喜的友朋。

大家都很趕,但沒辦法。

僅僅能夠出席,甚至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誠意和機緣了。

這樣的節奏,真的正常嗎?

從來如此,便對嗎?

為什麼都這麼忙,忙到少有團聚,忙到工作可以成為拒絕99%事情的“正當”理由?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現在不得不來考究一番,因為惹到我了。

一種關乎人生哲學的回答,會告訴你,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如此。

當青春消散時,大家紛紛開始選擇紮根,成家立業,根立住了,自然就不能像中二少年一樣飄忽來飄忽去,身上有了責任,為另一半,為孩子,為四位父母,得擔當起來。

親情和家庭,成為紮根後的重心。友情,尤其是異地友情,沒辦法,少了聯絡,慢慢就會淡了。

所以你知道,為什麼《送別》格外動人,“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知交半零落,你無可奈何。


怎麼就忙到見一面都不行呢

另一種回答,則富有時代特徵。

今天的年輕人不能不忙。

因為我們的祖國要飛奔前進。

中國崛起的背後,是我們用短短几十年時間要走完歐美二百年的路。

中國不得不趕。

我們不得不忙。

現代化的車輪滾滾向前,中國沒有歷史退路。

我們這一代大多數人,也沒有迴旋餘地。

這叫歷史使命。


怎麼就忙到見一面都不行呢

今天在抖音上看到一段電視劇剪輯,是《激情燃燒的歲月》這部劇。

石光榮老了,和老伴儲琴鬥嘴,後來一聲電話鈴響,是在外的兒子打來的,跟大多數中國家庭一樣,總是母親和孩子嘮叨,父親死活不接電話,但還是湊在一旁聽,後來電話給到石光榮,那頭傳來孫子問候爺爺的聲音,又倔又擰的石光榮情緒瞬間就繃不住了……

這就是家,這就是親情。

早先少年時,“人情”這個詞,在我這裡基本是個貶義詞。

我討厭辦事講“人情”而不是按制度,我反感農村鄉里我至今都沒有完全掰扯清楚的各種錯綜輩分……僅僅是幾年前,甚至是兩三年前,我還是那個決意離開故鄉飛得越來越遠的鳥。

但年歲越大,越來越能感受到“人情”的厚重。

很多人一邊抱怨城市裡的新生活越來越沒有“人情味”,一邊對故土的“講人情”嗤之以鼻。

多少青春意氣的少年,總想仗劍走天涯,去闖蕩江湖;

但回頭還是張大帥那句詞經典:

“江湖是什麼?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怎麼就忙到見一面都不行呢


於是我只有一個疑問:

即便我們有N種正當理由可以向前狂奔,可以忙起來,但還是請問,這種狂奔之於你我短短人生的代價,真的值當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