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忙到见一面都不行呢

我想我真是岁数大了,毕竟94年生的老人了,越老越念情。

后天是我大学室友结婚,廊坊的,本来去北京的往返车票我都买好了,但是老板临时要加班。

撕扯了一番,得出结论:眼下我去(干)不(不)了(翻)北(老)京(板)了。

不只是参加一场婚礼,更是和大学不少朋友的久违相聚,自毕业以后,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好像就只剩下一场场婚礼。

但如今的趋势,似乎连婚礼都越来越难保。

因为工作忙。

而且好像大家都还理解并接受“工作忙”。

但问题是,工作怎么就能这么忙,忙到对越来越多事情开始碾压。连特么要好的哥们结婚这般权重的事情,都能碾压。

工作真有这么伟大吗?

全然没有。

但结果就是,只能二选一。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江湖是什么?

是人情世故。

但如今因为“忙”,都顾不上人情世故,可笑不可笑。

为什么都这么忙呢?

怎么就忙到见一面都不行呢


……

这两年,老家有不少年轻人结婚,婚礼在老家举办,其实少有近龄朋友来参加,因为都在外地忙工作……婚礼,似乎更像是给父母长辈们准备的。

年轻人因为工作,错过很多朋友的婚礼,在我看到的周遭,这种情形似乎越来越普遍。

每年就那么几个假期,所谓的“良辰吉日”也就那些天,婚礼扎堆,不要太常见。

没有一场婚礼是从容的。无论是结婚的新人,还是贺喜的友朋。

大家都很赶,但没办法。

仅仅能够出席,甚至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诚意和机缘了。

这样的节奏,真的正常吗?

从来如此,便对吗?

为什么都这么忙,忙到少有团聚,忙到工作可以成为拒绝99%事情的“正当”理由?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现在不得不来考究一番,因为惹到我了。

一种关乎人生哲学的回答,会告诉你,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如此。

当青春消散时,大家纷纷开始选择扎根,成家立业,根立住了,自然就不能像中二少年一样飘忽来飘忽去,身上有了责任,为另一半,为孩子,为四位父母,得担当起来。

亲情和家庭,成为扎根后的重心。友情,尤其是异地友情,没办法,少了联络,慢慢就会淡了。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送别》格外动人,“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知交半零落,你无可奈何。


怎么就忙到见一面都不行呢

另一种回答,则富有时代特征。

今天的年轻人不能不忙。

因为我们的祖国要飞奔前进。

中国崛起的背后,是我们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要走完欧美二百年的路。

中国不得不赶。

我们不得不忙。

现代化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没有历史退路。

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也没有回旋余地。

这叫历史使命。


怎么就忙到见一面都不行呢

今天在抖音上看到一段电视剧剪辑,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剧。

石光荣老了,和老伴储琴斗嘴,后来一声电话铃响,是在外的儿子打来的,跟大多数中国家庭一样,总是母亲和孩子唠叨,父亲死活不接电话,但还是凑在一旁听,后来电话给到石光荣,那头传来孙子问候爷爷的声音,又倔又拧的石光荣情绪瞬间就绷不住了……

这就是家,这就是亲情。

早先少年时,“人情”这个词,在我这里基本是个贬义词。

我讨厌办事讲“人情”而不是按制度,我反感农村乡里我至今都没有完全掰扯清楚的各种错综辈分……仅仅是几年前,甚至是两三年前,我还是那个决意离开故乡飞得越来越远的鸟。

但年岁越大,越来越能感受到“人情”的厚重。

很多人一边抱怨城市里的新生活越来越没有“人情味”,一边对故土的“讲人情”嗤之以鼻。

多少青春意气的少年,总想仗剑走天涯,去闯荡江湖;

但回头还是张大帅那句词经典:

“江湖是什么?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怎么就忙到见一面都不行呢


于是我只有一个疑问:

即便我们有N种正当理由可以向前狂奔,可以忙起来,但还是请问,这种狂奔之于你我短短人生的代价,真的值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