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欲則剛,這句話不僅適合個人,同樣適合整個人類。
俗話說“飽暖思淫慾”,人一旦生活富足,就會產生更多的慾望。所以古人提醒我們,時刻不要忘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人類在滿足了基本生存需求後,其頭部發展機制使得少部分人生活富足,產生了強烈的對比和示範效應,多數人的慾望被激發。由此,人類整體產生更多的慾望。人類發展生產力,除了滿足生存需求,另一部分就是為了滿足這些多出來的慾望。
一頭野牛來到水邊,東張西望,在確定安全後開始低頭飲水,期間還會時不時地抬頭張望,以確定環境沒有變化仍然沒有危險,但就在這時,遠處的豺狼正在盯著野牛,水面下潛伏的鱷魚也在伺機而動,進食的這一刻對於野牛來說就是最危險的時刻。進食是動物最大的慾望之一,在慾望中,野牛的眼界迅速變窄,目光迅速變短。同樣,在慾望中的人類,當潛意識中“過把癮就死”的思維佔了上風,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
人類歷史上,每一次慾望超越了認知,都可能產生兩種結果,一個可能激發科技突破,另一個可能招致禍端。而往往,當認知趕不上慾望的腳步時,人類會不顧一切利用發展出來的科技,造成對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浪費,反過來“懲罰”自己。
時至今日,人類科技發展主要體現在迅速增長的向大自然索取的能力,特別是翻出地下寶藏的能力。
1859年,美國人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州鑽出第一口具有現代意義的油井,標誌著近代石油工業的開始。有誰知道幾億年前形成的石油是不是地球的血液?
更早的時候,人類就開始利用煤炭,而大規模開採地下煤炭也是在工業革命開始以後,有誰知道煤炭是不是地球用了幾億年堆積下來的脂肪?
自然界的動物在獵食後就會停止捕食,直到下一次飢餓,而人類不一樣,在去除了動物威脅後,在吃飽穿暖以後,還要為了美而獵殺動物,食其肉寢其皮,扒皮做衣。難道人類和動物們有那麼大的仇恨?參與地球大循環的動物,誰知道在地球眼中是不是人類的兄弟姐妹?
科技發展為人類提供了條件,地球上還沒有哪一種動物能夠如此折騰,也沒有哪一樣動物長期處於飽食狀態,尤其是大多數現代人,過飽過細的食物,加上熬夜不運動,造成各種生活方式疾病,尤其是三高。
從整體的角度去看,前述的這一切都有可能。
人類在抽地球的血,燃燒地球的脂肪,迫害兄弟姐妹,人類是地球上唯一一個只索取不回報,試圖從整體獨立出來,走向整體對立面的動物。
科技發展推波助瀾了人類的食慾,養殖業也沒有阻止人類伸向野味的舌頭,導致了巨大災禍。
相對於人類,地球生態是一個更為巨大的整體,幾十億年形成了現代的運行機制,人類也是其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類的認知到了什麼程度,自由度就達到什麼程度,一旦自由度突破了認知形成的安全框架,就可能打破平衡,招致禍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將用它自己的機制回應人類的行為,只有順應天地的規則,才能更好地發展。
如何控制發展的速度,在保護環境和獲取資源之間取得平衡,是人類修正認知的結果,人類已經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科技發展和慾望的增加可能同步,相輔相成,也可以形成落差,出現矛盾。這背後其實就是感性和理性的關係。人類一直在這兩個因素中游移。慾望從來就伴隨著混亂和短視,而發展科技的目的應該是對抗熵增,使得一切井井有條地按部就班地發展,以提升人類的掌控能力。不加選擇地利用科技,帶來的可能還是混亂。
人類科技發展的作用就是提升資源的轉化能力,包括將自然界中的物質轉化為人類可以利用的形態和構成。
地球上的資源是個常數,能夠帶來增量的只有太陽。發展直接利用太陽能技術、發展核聚變技術看來是兩個終極解決辦法。同時,還要發展資源回收利用或者轉化為大自然原有形態的一部分的能力。
生活在社會中的個體,在評估自己的認知與所要做的事情是否匹配時,在沒有明確答案的時候,可以遵循幾個原則,起碼能夠避免禍端,其中最為有效的原則就是“與人為善”。
在人類的認知和慾望沒有達到匹配的時候,或者不知道自己的認知是否與慾望匹配時,也可以參照人類個體的做法:儘量減少對地球資源的單向索取,儘量不要傷害其他動物。
人類認知天地規則的能力才是保證生存的最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