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江整頓產業,張作霖說想關哪個都行,但于鳳至名下的不能動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

提及“東北王”張作霖,在民國時期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能夠在局勢混亂的東北迅速站穩腳跟,既離不開他的個人能力,又少不了王永江的支持。

於張作霖而言,王永江可謂是他事業上無可或缺的重要搭檔。可是在王永江奉命整頓產業之時,張作霖卻表示想關哪個都行,但于鳳至名下的不能動。

于鳳至乃是張作霖的兒媳,此話一出定會引起王永江的不滿。但張作霖絕不是一個考慮問題不周全的人,能夠說出這樣的話,定是有著自己的考量。這背後的利益糾葛,值得人們考量一番。

王永江整頓產業,張作霖說想關哪個都行,但于鳳至名下的不能動

從表面上看,是出於對於鳳至的尊重

“吾輩中誰有治國安邦之能人,我將高薪啟用之!”張作霖此話一出,便有人舉薦了王永江。王永江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學者,亦是一名為官清廉、善於理財的優秀官員。

在他的管理之下,張作霖的財富得到了最好的安排,因此在決策之時才能毫無顧慮。聽到張作霖說出于鳳至名下的產業不能動,王永江雖然有些吃驚,卻也表示理解。

于鳳至是張作霖的兒媳婦,自嫁給小六子之後表現得非常令公公張作霖滿意。如果將她名下的產業動用,難免會影響一家人的感情。因此張作霖此舉雖然令王永江不滿,卻也能夠理解。

王永江整頓產業,張作霖說想關哪個都行,但于鳳至名下的不能動

而張作霖此舉,確實有這方面的考量。于鳳至與兒子的這門婚事,乃是張作霖一手包辦。由於雙方沒有堅實的感情基礎,小六子對待妻子的態度一直比較冷淡。

在張作霖看來,于鳳至懂得顧全大局,將家中打理的妥妥當當,作為公公自然要給予她一定的尊重。與此同時,這也是對於鳳至的一種考驗。

這些產業放在她的名下,究竟會打理的怎樣有待商榷。如果於鳳至表現得出色,剛好可以贏得丈夫的認可,促進夫妻的感情。如果於鳳至打理的不好,這時候再讓王永江管理,則顯得名正言順,不會讓兒媳婦有什麼異議。

事實證明,張作霖的考慮是正確的。于鳳至雖然沒辦法與王永江的能力媲美,卻也做出了一番成就。看到妻子為家中做出了這樣的貢獻,小六子與她的關係也有所緩和。後來于鳳至在美國的時候,還憑藉這時候培養的經營頭腦,賺取了不小的財富。

王永江整頓產業,張作霖說想關哪個都行,但于鳳至名下的不能動

小六子

從深層考慮,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財富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張作霖此舉,也有著自己的私心。

于鳳至名下的不少產業,實際上都歸張作霖所有。王永江雖然在理財方面有著遠超常人的天賦,但無法保證自己的所有決策都是正確的。經濟學家常說“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張作霖此舉就是這一目的。

王永江整頓產業,張作霖說想關哪個都行,但于鳳至名下的不能動

王永江

如果王永江管理不利,憑藉于鳳至名下的這些產業,張作霖尚有捲土重來的資本。但若是全部都交給了王永江,也就意味著將自己的經濟命脈握在了他的手上。

即便張作霖再欣賞王永江的才華,也不會願意這般冒險。比起一個外人,還是家裡人更為可靠。此外,這些產業也是張作霖的一張底牌。如果將於鳳至名下的產業也交由王永江打理,自己全部的經濟情況就都暴露在了王永江的面前。

一旦他有任何不軌之心,或是質疑自己的決策,全部的產業就會變成一個定時炸彈,早晚有爆炸的那一天。張作霖謹慎的性格,無法容忍這樣的隱患存在。

張作霖作為王永江的領導者,既要保持自己在下屬面前不拘小節的一面,又不想讓自己的利益遭到侵犯。這種情況下,于鳳至就成了最好的藉口。此話一出,王永江再無質疑的道理,只能乖乖聽從張作霖的安排。雖然會引發王永江的不滿,但這已經是利益最大化的結果。

王永江整頓產業,張作霖說想關哪個都行,但于鳳至名下的不能動

真正的原因,是避免王永江權力過大

“多言不可與謀,動多不可與久處。”王永江因為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張作霖的欣賞,卻也因此遭到了猜忌。

從表面上來看,張作霖對於王永江可謂是“無條件信任”。但雙方的底線,則在於兵權。自古亂世出英雄,在民國那個動亂的年代,成敗只不過一瞬間。今日手下的得力干將,第二天就可能會刀劍相向。

張作霖願意信任王永江,因為在他的管理之下自己可以不用再為金錢發愁。而正是因為這一緣故,王永江也成了張作霖的軟肋。若是將自己全部的產業都交給王永江,一旦他產生了不好的心思,雖然不一定會動搖張作霖的地位,卻也足以令他陷入被動的境地。

王永江整頓產業,張作霖說想關哪個都行,但于鳳至名下的不能動

因此以兒媳婦于鳳至為藉口,不將全部的產業交到王永江的手中,成了最好的做法。這樣既不會令自己處於被動的境地,又能夠避免直接與王永江撕破臉的尷尬。如果他沒有不好的想法,自然也不會因此記恨上自己。短短的一句話,顯示出張作霖的深謀遠慮。

除此之外,張作霖此舉也是想敲打王永江。過分的縱容,帶來的便是輕視和越權。在此之前,王永江得到了張作霖太多的信任,在言行之中也不免透露出一種優越感。通過這次的經歷,他明白自己不過是一個執行者,真正的決策權仍然把握在張作霖的手中。而這,就是張作霖想要的結果。

從古至今,太多的例子表明,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與敵人。而真話往往太過傷人,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考慮到種種因素,張作霖選擇以于鳳至名下的產業為由頭,對王永江敲打一番。財富上一時的得失是次要的,讓下屬認清自己的本職才是主要的。

王永江整頓產業,張作霖說想關哪個都行,但于鳳至名下的不能動

張作霖的為人之道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張作霖從一個貧寒人家的子弟成為名震四方的“東北王”,靠的絕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深謀遠慮。面對王永江這樣的優秀人才,他給予了對方極大的權力與自由。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對方沒有對自己產生威脅。

隨著王永江的才華不斷得到施展,他也最終難逃被猜忌的命運。但這也是張作霖偉大的地方,他懂得剋制自己的情緒,選擇用一個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敲打。若是換作古代的地方,王永江的悲慘結局可想而知。事實證明,張作霖的這一舉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結果。

王永江整頓產業,張作霖說想關哪個都行,但于鳳至名下的不能動

於公,王永江明白了自己的責任範圍。他將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上,為張作霖此後的種種決策保駕護航。可以說他與張作霖,是相輔相成的。

於私,張作霖給了兒媳婦足夠的面子,讓她能夠施展自己的才華,並被小六子所欣賞。都說“家和萬事興”,兒媳婦與兒子的關係和睦了,張作霖也能更加安心。

而意外之喜在於,這段經歷培養了于鳳至的投資眼光。在時局動盪之時,她可以在美國的股市上賺取一大筆財富,保障了全家人的開銷,度過那段艱難的日子。而這一切的源頭,都在於多年以前張作霖的一句話而已。由此可以觀之,每一個成功都不是偶然得來的。

通過簡單的一句話,張作霖改善了自己的家庭關係,為此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一次小小的敲打,張作霖與王永江的配合更加默契,創造了更多的奇蹟。而這,就是“東北王”張作霖的為人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