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明心,安身心,不要将自己的心执着于任何观念上

认识内心世界,首先要认识我们的心。由实心而找心,由找心而明心,由明心而安心。人若能悟道这一层次,就算是修行到了正真的境界。如果说心心念念柱某一种东西上,或住在某一种习气上,始终不能解脱,就很难认清自己,更无法与世界形成和谐的关系。

寻明心,安身心,不要将自己的心执着于任何观念上

因此,一个人看清自己,认识自己,看透外界的人,必须学会不要将自己的心执着于任何观念和习气上。

名师百丈和尚每次说法的时候,都有一位老人跟随大众听讲,众人离开,老人也离开。老人忽然有一日没有离开,百丈禅师于是问:“面前站立的又是什么人?”老人云:“我不是人啊,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我曾主持此山,因有位云游僧人问:“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就因为我回答错了,使我被罚变成狐狸身而轮回五百世。现在请和尚转一语,为我脱离野狐身。”

寻明心,安身心,不要将自己的心执着于任何观念上

老人于是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百丈禅师答:“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行礼说:“我已脱离野狐身了,住在山岭,请和尚礼仪葬我。”百丈禅师真的在后山洞穴中,找到了一只野狐的尸体,便依礼火葬。

寻明心,安身心,不要将自己的心执着于任何观念上

这就是著名的“野狐禅”的故事,那个人为什么被罚变身狐狸并轮回五百世呢?就是因为他执着于因果,所以不得解脱。

执着就像一个魔咒,令人心想挂念,不能自拔,最后常令人不得其果,劳心费神,反而迷失了对人生、对自身的真正认识。就像一个人做事之前,必须要理解自身所长,才能放手施为地去做事。如果只看到事物的好处而忽略自己的能力,又怎么可能将事情做好呢?这便是寻明心,安身心的魅力所在。

寻明心,安身心,不要将自己的心执着于任何观念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