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察举制”到“科举制”,探析士家大族由盛转衰的内在原因

前言

华夏文明历经千年,辉煌卓绝。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用智慧书写了,一部又一部传奇,他们

绞尽脑汁想出赋税制度,用人制度,朝廷的机构制度,还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开天辟地的四大发明。原始社会时期各大部落之间相互残杀,为自己争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到了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在自己统治下能四海升平,万民归顺启用更多的人才,为自己谋取更大,更稳定的江山,他们创建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识人,选人,用人的方法与成体系的制度。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探析士家大族由盛转衰的内在原因

古代社会人才选拔机制发展历程

这些制度不断演化与精炼,同时也逐渐完善,完整;也为统治者选拨出了一大批能人志士,从最早的世袭世禄制(夏到春秋)-----军功爵制(战国时期)-----察举征辟制(两汉时期)-----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到清末)经历这五次大进化。这五次的用人制度大改革,展现了统治者征服天下的决心与信心,更展示了我华夏民族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作出的巨大贡献。今天我们主要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去探析“士家大族”的没落之谜。

察举制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探析士家大族由盛转衰的内在原因

察举制“孝廉方正”

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夺得胜利建立大汉王朝,此时国家历经秦末时期的长期战乱,国家需要休养生息,皇帝和功臣们商议长治久安的办法,在高祖与大儒生陆贾谈论《诗》 、 《书》 ,高祖说:“我马上得天下,《诗》 、 《书》有什么用啊?”

陆贾立即反驳道:“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经历了此番的争论皇帝最终采纳了萧何,曹参的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汉初的局势得以稳定。建汉的第二年刘邦就召集三老商议选拔人才的相关事宜。他下诏让各个诸侯国,记录各地人的 行 义 年。这也开启了察举制的先河。

公元前179年文帝登基,就下诏推举敢于直言进谏者。文帝十五年再次下诏,让各地举荐,并有皇帝亲自考试,其中包括

(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宜,民之不宁)包括这四项内容。经这两次有了考试的方法以及选荐的要求,这标志这察举制的正式形成。

武帝时期察举制已发展基本完备,像“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他在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以各郡人口多寡定举人之数,以及「四科」之制,被武帝采纳。自此察举制已基本完善。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探析士家大族由盛转衰的内在原因

察举制史稿

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的科目不断增加,但他都是以选出专门的人才而设定的。科目主要是:常科,特科。常科:孝廉,茂才(秀才) ,察廉,光禄四行。特科:孝弟力田(孝与尊老),明经(通晓经学),明法(通晓律令),明阴阳灾异(天文地理),勇猛知兵法(文武)。

察举制是两汉为能选得优秀人才,选拔能臣干吏的一种选官方法,他依靠三公九卿,诸侯等地方官员按照一定的规则选拔德,品,才兼备的人才,为统治阶级所用。

九品中正制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探析士家大族由盛转衰的内在原因

九品中正制品阶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到581年)各地纷争不断,政权错综复杂针对汉代后期大族控制察举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选人制度。这种选人制度是讲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九阶,这个制度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局面,他为科举制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隋朝统一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品中正制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设置中正官,他有大小之分,州设置大中正官,掌管一州或者数郡人物品评,各郡则另外再小中正官,小中正官辅助大中正官进行最后的评选。品第人物:家世,行状(品行才能),定品(确定品级),这三点中正官都必须详细掌握,但这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悲观局面,致使几百年里朝中高官再无寒门的悲惨局面,这个局面一直到唐初才被打破。同时一旦评议结果送达司徒审品通过,被品这不得诉讼,若要改变在等下次品议。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探析士家大族由盛转衰的内在原因

九品中正制人才选拨

同时中央为了将选人,用人的权力收归中央在晋代有这样的记载:

《晋书·傅玄附子咸传》:“豫州大中正夏侯俊上言鲁国小中正司空司马孔毓,四移病所,不能接宾,求以尚书郎曹馥代毓。旬日,复上毓为中正,司徒三却,俊固据正。” 从中不难看出大中正有司徒推荐产生。


在《三国志·吴志·鲁肃传》有这样的记载:“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牍车,从吏卒,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表明以品第选官在曹操的时候已经出现。但在《三国志·魏志·陈群传》:“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中略)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表明了中正一词在曹丕任魏王之后出现的。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探析士家大族由盛转衰的内在原因

九品中正制研究书籍

九品中正制的出现时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他的出现标着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的进步与发展,它虽有瑕疵但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同时也推动了华夏文明的发展,为实现上品有寒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举制度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探析士家大族由盛转衰的内在原因

科举制考试

九品中正制国语看中门第,出身,使得寒门子弟无法进朝廷的重要部门,更无法让寒门士子一展才华,为了打破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种局面,隋朝统治者于公元587年创建科举制,它使得中下层读书人,可以进入重要机构,施展才华。

科举制主要分为常科(秀才,明经,明法,明算等50多种)制科(由皇帝下诏举行),明经与进士两科在唐备受重视。太宗时期十分注重人才的任用,贞观年间,学校规模,学舍夸大尤为明显。武则天更是开创了殿试武举。宋代进士备受重视,更有“进士科即宰相科”的说法,宋吕祖谦曾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探析士家大族由盛转衰的内在原因

科举取缔的层阶图

在宋代进士被分成了三等:一等进士及第;二等进士出身;三赐同进士出身 。由于宋代录取范围的扩大,人数更是成倍的高增。大家都已高中为荣,徇私舞弊逐渐增多,于是宋时出现了糊名和誊录,大大降低了作弊现象,这一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评价

“察举制”“科举制”人才选拨制度的变更展现统治者渴望人才,珍惜人才。科举制的出现更加深刻了打击了士家大族垄断上层现象,更加帮助了统治者削弱了豪门大族对政事的干预,使得皇权更加的集中,皇权更加之上,选人,用人制度变更加速社会发展步伐,减少了相权对皇权的挑战,更加现实皇帝的尊贵与至高无上。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探析士家大族由盛转衰的内在原因

科举高中皇帝颁发诏令

科举制存在1300多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对社会,历史影响最大的选人,用人方法。它使得读书人有机会进入政府的各个阶层,促进了社会读书风气的发展,但是它奴役了人民的思维,固化了人民的四项,减缓科技事业的进步。降低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也束缚了人才的思想,固化人民的思维,降低人民的创造力为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奠定了坚实基础。它也是的自宋代以后发明减少,影响力巨降。

参考文献《晋书·傅玄附子咸传》、《三国志·吴志·鲁肃传》、《三国志·魏志·陈群传》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