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有时候需要一些缓冲

以前经常写一些如何转变后进生的文章,因为他们的话题比较强。这次我倒想写写关于自尊心超强的优等生的故事。

文文,成绩优异,是个聪明活泼而又十分淘气的男孩。可他却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只要老师一批评他,或者有什么事情不顺他的心,他就满脸不高兴眼泪哗哗淌,好像受了多大委屈。这个学期在课堂上他还和一些调皮的学生一起唱“对台戏”。


教育学生有时候需要一些缓冲

孩子是祖国 的花朵

一次在英语课上,他一直不停地和同桌说话老师盯着他看了几眼,可他却无动于衷,而且将铅笔插在橡皮上玩了起来,老师点了他的名请他站起来可是他很不乐意小嘴翘得老高还小声嘟哝:“哼!我又没说话!”真是把老师气坏了!老师又批评了他几句,他却对着老师大声地吼起来:“我又没干什么!”气的英语老师直冲我喊:“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后来,其他科任老师也反映,他经常喜欢和老师唱反调,你叫他这样,他就偏要那样。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这种行为是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这一类学生往往自尊心很强,容易把他人的某种举动与是否尊重自己联系起来。由于生活经验有限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听不进别人的批评意见一受批评就容易产生对立情绪。长此下去对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为此事,我专门请来了他的家长一起商量对策,还当着他的面对他说教,他也点头答应说一定改正。可是,时间一长,我觉得他又“强”起来了。

教育学生有时候需要一些缓冲

从小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有次排队放学,我一出门就遇见了他,看见他满脸的气愤样,似乎要把谁给吃了!经过我再三询,才知道放学的时候,后同学踩了他的脚后跟,因为那个同学不知道,就说没踩。文文非常气愤!我的天啊!就这么个小事,文文就不依不饶,痛哭流涕。他该不会天真地以为全世界就他一人最优秀吧?于是,我把他拉到一边,轻声地教育起来。“你是不是觉得你自己神圣不可侵犯呀?如果是你不小心踩了别人,而你自己又不知道,你会怎么做呢?老师记得有一次,你放学排队时撞到了前面的同学,那个同学找你,你不是也不承认吗?要记得得饶人处且饶人,我们都是一(4)班的一份子,要相互关心照顾,这样我们这个集体才会融,大家在一起,才会很开心。”他看了我一眼,没出声。

我看到文文的情绪稳定下来,就接着给他举了个例子。有次,凡凡把他的本子弄到了地上,凡凡不仅主动把他的本子捡起来,掸干净,第二天又带了一本新本子赔给他。我问他:“对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这次他再次选择了沉默。他的两次默不作声,我知道他明白我的话了。

教育学生有时候需要一些缓冲

形式多样的教育

打铁要趁热,我接着说:“这个世界不是你的,也不是你最优秀,你要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你要学会原谅别人,这样你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

最后,想借用这段话作为我的结束语:做这类学生的工作要坚持说服,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耐心地进行教育疏导,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提高认识,再具体指出前进的目标。反对压服,即使学生一时想不通,坚持错误看法,也不要急躁,而要耐心地教育和等待,给他一段时间去思考,想通了他是会转变的。这时可以运用“留白”艺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冷处理,稍作停留,给学生留有一个余地,反思审视,自省自悟,这样的教育效果也许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