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後,鄭州生態葬迎來新政策:喪屬將可獲得1000元補貼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李佳蘭/文 記者 鄧萬里/圖

鄭州的生態葬從2008年的首屆公益樹葬開始,迄今已13年。

為進一步推進這種節地又環保的殯葬方式,陵園在流程和技術上探索,政府積極推動相關活動,並出臺相關資金補貼政策。

10月24日上午,鄭州市第十三屆公益樹葬活動在河南福壽園舉行。

13年後,鄭州生態葬迎來新政策:喪屬將可獲得1000元補貼

【現場:41個家庭參與樹葬】

當天上午,共有41個家庭參加活動,安放親人骨灰50盒。

在紀念追思儀式現場,敬獻花環、祭文朗誦把氣氛推向肅穆,家屬手捧杯燭默哀、填寫心願卡許願表達哀思和緬懷。儀式之後,家屬列隊進入樹葬公園進行落葬。

據瞭解,樹葬是生態葬的一種,目前河南福壽園推行的生態葬包括草坪葬、花壇葬、壁葬等方式。相較於傳統殯葬,生態樹葬是一種文明環保的殯葬方式,使用可降解骨灰盒,不立石碑,不留姓名,節約土地,既實現了入土為安,又能保護環境,同時使生命得到延續和昇華。

13年後,鄭州生態葬迎來新政策:喪屬將可獲得1000元補貼

【14歲少女最後的選擇——樹葬】

在這次樹葬的落葬現場,一位啜泣的母親把年齡永遠定格在14歲的女兒骨灰放在“新家”中,完成女兒離世前最後的願望。

據瞭解,少女出生於2003年,不敵病魔被奪取生命,離世時年僅14歲。

“孩子在臨終前的時候說,把自己身上能用的都給別人用的。樹葬是種公益行為,我們就選擇把她用這種方式安葬。”

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少女母親把裝著女兒骨灰的可降解骨灰盒放入穴位中,培土將盒子與花瓣共同葬在樹葬花園中,再把寄脫懷念的心願卡片系在旁邊的樹上,完成對女兒最後一次願望的達成。

儀式完成後,樹葬花園迴歸清幽,生命已和樹木融為一體,只留片片心願卡在深秋的風中飄蕩。

13年後,鄭州生態葬迎來新政策:喪屬將可獲得1000元補貼

【陵園近兩年將設立電子緬懷區】

從2008年至今,河南福壽園在鄭州推行公益樹葬已經13年,共有1056個家庭參與,1556位逝者通過樹葬長眠樹下。

河南商報記者查詢公開資料得知,從2008年到2019年鄭州死亡人口不低於50萬人,在此期間公益樹葬的比例約為千分之三。

對此,河南福壽園的工作人員指出,儘管現在人們報名諮詢生態葬的人越來越多,但大體對於生態葬接受的程度還不夠。

而對於鄭州市民王先生來說,現在樹葬最讓他難以接受的地方是沒有祭祀和寄託的地方。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在樹葬完成之後,不立石碑不留姓名,緬懷的親人只能通過回憶確定過世親人的大概位置。

為此,今年初,其官方平臺上線了“雲祭掃”功能,為線上祭祀提供了通道。另外,福壽園工作人員提到,“我們近兩年準備建立一個實體的電子信息屏終端。”

13年後,鄭州生態葬迎來新政策:喪屬將可獲得1000元補貼

【新政策已出臺,生態葬的喪屬將獲得1000元補貼】

“節地生態葬是符合社會發展和時代需求的安葬方式。”

鄭州市殯葬事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今後要持續不斷宣傳和推廣以公益樹葬為代表的多種生態節地葬,形成綠色、環保、文明的殯葬新風。

13年後,鄭州生態葬迎來新政策:喪屬將可獲得1000元補貼

為了進一步推廣生態葬,鄭州市已經出臺了初步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生態葬喪屬給予資金補貼。

在鄭州市民政局、鄭州市財政局2020年上半年下發的《關於落實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機制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市委市政府要求全面推行節地生態葬法,建立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激勵機制,對實施節地生態安葬的喪屬給予1000元獎補。”

“這樣既能節省土地資源,又能滿足群眾基本的安葬需求,人們還能得到獎補。”

河南商報記者得知,補貼的具體申領執行措施即將出臺。

(編輯:劉夢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