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真的相輕嗎?難道不是惺惺相惜?

快慢有序


文人真的相輕嗎?難到不是惺惺相惜?

從古自今文人與文人之間即存在相輕,也存在相惜。

【文人相輕】成語,出自三國·魏·曹丕《典論· 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文人相輕的意思是文人之間互相看不起對方。



【惺惺相惜】成語,出自王實甫《西廂記》:“他若是共小生,廝覷定,隔牆兒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惺惺相惜的意思是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愛護、同情、支持。

一,文人相輕的因素有很多,這主要與中國的文化傳統有密切的關係。

首先,在秦漢之後,中國形成了大一統的局面,中國文人失去了朝秦暮楚的自由,為了在朝廷謀取一官半職,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就會取悅權貴。而朝廷的官職只有那麼多,就會相互競爭,在那樣的情況下就會出現文人相互輕視相互詆譭的情況。

王安石和蘇軾都是進士出生,同為八大家之一,雖同朝為官,但因為兩人在朝廷政治上的理念不同政見不同而相互牴觸,相互輕視,相互打壓。但當蘇軾遭遇“烏臺詩案”命懸一線時,所有人都視而不見,只有王氏兩兄弟挺身而出,仗義執言。時任直舍人院的王安石之弟王安禮對皇上說:“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語言罪人。軾本以才自奮,今一旦致於法,恐後世謂不能容才。”歸隱山林的王安石也給皇帝上書說:“豈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其神情儼然一個俠士!至此,政敵的恨意已全然消散,心中升起的只是文人相惜的寬容和仁愛。



二,文人相輕的因素還有可能是文人氣量狹小,嫉妒心作祟。

所謂相輕,就是“文人”自己比較出來的,因為不能接受自己不如別人,比別人“輕”。就生出嫉妒之心。嫉妒心一旦放在文人身上就會轉化成很奇妙的東西。一方面文人不喜世俗,“倘若說是嫉妒,萬不能是在形容我”。但文人又很難率真,即使是嫉妒,也不會直接表示出來。口誅筆伐都得是有理有據的。

傅毅和班固兩人文才相當,不分高下,只是各人在各人的領域上造詣不同。然而班固輕視傅毅,他在寫給弟弟班超的信中說:"傅武仲因為能寫文章當了蘭臺令史的官職,(但是卻)下筆千言,不知所止。”其實就是班固以己之長比己之短,看不起傅毅,或者是說不想看得起傅毅而所說的話,其實就是嫉妒心使然。



三,當然文人墨客的世界也有相互珍惜相互欣賞的。

就像蘇軾和黃庭堅還有佛印的關係。

一日遊船至三塔之畔,此時明月當空,清風徐來。蘇軾擎著酒杯,高興地對黃庭堅說:“今天沒有佛印,我們終於可以清靜了。今夜月色正好,不如行個酒令,前兩句要用眼前景,後兩句要用‘哉’字結尾,如何?”

“好啊。”黃庭堅說。

只聽蘇軾說:“浮雲撥開,明月出來。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黃庭堅望著滿湖荷花,接口說:“蓮萍撥開,游魚出來。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突然,船艙板被人推開,佛印從底下鑽了出來,一邊擦汗一邊說:“船板撥開,佛印出來。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蘇軾和黃庭堅起初嚇了一跳,等認出是佛印,又十分好奇,問:“你怎麼在這兒?”

“我早打聽到你二人要遊湖,於是就躲在船裡面了。”佛印得意地說。

“你藏得好,對得也妙,今天這頓又被你趕上了。”蘇軾笑道,拉佛印入席。



這是他們三個人在一塊兒遊玩的一些小趣事,當然還有很多。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都有不得以而為之的苦衷,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和對待生活的態度。理念不同,做法不同,活法也就不完全相同。

遇到了你不贊同的人或事也不要去輕視去批評去指責,因為你不是當事人你無法去感同身受。而你唯一能改變的就是對他的態度。

遇到了和你投緣的人就要好好珍惜彼此的情意,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田七姐姐愛喝茶


我的觀點是:不能一概而論。

一、文人相輕,一地雞毛

文人手無縛雞之力,靠的就是一張嘴皮子。能幹的文人,可以把案件嫌疑人,說得無罪開釋;這就是嫌疑人的辯護律師。可見文人的嘴的厲害!

各門派的文人,他們都有學問;各持己見,互不相讓。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古有“百家爭鳴”,今有“紅學流派”......彼此之間,唇槍舌劍,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分不出高低勝負,比不出誰是“老大”、誰是“第一”!

文人相輕,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爭來爭去,吵來吵去;就是一地雞毛!

二 、武人相重,耿直一生

武人的嘴巴不行,吵架不行,不喜歡玩陰招,有本事就拳腳見功夫!打一架,就分出勝負,“華山論劍”得出“第一高手”!

看到別人的武功比自己強,就佩服得五體投地,敬重萬分!這就是武人相互敬重,耿直的一生!

三、惺惺相惜,美好人生

文人中,有李白與汪倫的惺惺相惜“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有王勃與杜少府的惺惺相惜“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他們志趣相投,相敬相惜!

希望每一個文人,各文化流派,都能摒棄前嫌、取長補短。用那不服氣的“一地雞毛”,紮成一把“雞毛撣子”,撣去心靈上的塵埃。相互仰慕、相互欣賞,做到文人也能“惺惺相惜”,有著志同道合的美好人生!


君子如花


社會上任何現象都不是絕對的,文人之間因修養差異,相輕,相惜兩種狀態並存。

修養鄙薄者則輕視眨低對方而欲抬高自己,適得其反,相輕別人的高恣態最為大眾憎恨而遭唾棄。

惺惺相惜有兩種,其一,正能量文才受到不公正對待,有人受良心驅使表示同情和聲援。

其二壞人之間因興趣相投,或利益相關,深知唇亡齒寒利害,對自己欣賞的人或作品受到譴責或打壓表示憤慨,給予保護或聲援。這是一種眨義相惜,為大眾所不齒!

補充一點,文人相輕也有兩種,上面所述是劣質相輕。還有一種是正能量人輕視負能量人,這是正當行為,為大眾所接收和支持的。回答完畢。

2020/4/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